王文思
(甘肃省文联《飞天》编辑部 甘 肃 兰 州 730000)
2012年6月,《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报道的题目是《云南一官方文学杂志出“野鸡刊”敛财》。报道中所说的文学期刊便是在文学期刊界赫赫有名的《大家》,这本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曾红火一时,但报道却说该杂志在原有纯文学版外另出“理论版”,用高价刊登论文形式一月敛财百万,两种《大家》共用一个刊号。
事实上,《大家》的困境折射出的是目前文学杂志的普遍困境。著名成都作家邓贤旧曾表示,目前大多数文学杂志社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实际上,在互联网巨大冲击下,整个出版业都困难重重,杂志更是首当其冲,除《当代》、《中国作家》等杂志外,纯文学杂志的发行量都很少,每期往往仅几千本。由于印刷、人员、房租等因素,杂志社运营成本高,处境艰难。
目前,全国的纯文学刊物的生存状况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本省财政支持,以培养本省作家为主要目的,杂志没有市场影响力,更没有发行和广告经营,以一种简单的拨款出刊模式维持生存。还有一些刊物虽然发行量每况愈下,但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依靠一些政府支持和企业赞助,虽然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但可勉强自负盈亏。
总体来看,文学期刊面临的困境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当前的中国,要办一本一流的文学杂志,必须有独具有艺术眼光的投资者给予资金支撑,这种支撑有的来自政府的,有的来自企业。但事实上,很多文学杂志是缺乏这种支持的,造成刊物质量下降,发行量下跌,进入恶性循环。文学期刊的繁荣与否跟文学的好坏无关,只跟当地财政习惯、文化传统、思维习惯等有关,带有很强地域性。
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文学期刊数量,已超过市场的实际需求。目前现存的文学期刊大量创刊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中国社会刚刚从封闭停滞苏醒,科学技术刚刚起步,社会文化百废待兴,文学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而在当下,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使文学期刊的需求普遍下降,但文学期刊的结构并没有适时调整,就文学期刊在期刊市场所占的份额而言,文学期刊相对过剩。除一些出版社办的文学期刊之外,全国各地市的作家协会,都办有文学期刊,其中纯文学期刊居多。长期以来,这些期刊以发展本地区的文学创作、扶植本地区的作家队伍为目的。期刊社有固定的编制,有政府拨款,期刊自身显示出来的地域性、封闭性和依赖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背离。这些期刊栏目雷同,风格相近,个性风格不明显,读者数量逐渐减少,资金困难。
文学期刊的繁荣离不开作者,离不开文学作品,有作者、有作品,期刊就有生命。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是当下进行文学创作的青年人,很多人心浮气躁,作品缺乏修改和锤炼,对文学缺乏尊重。对文学期刊来讲,由于没有好的作品,选稿就变得很困难,也很难从杂志上看到新面孔。
文学不再是文化消费的主流,报纸和期刊也不再是人们在文化领域的唯一选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广播、录音机、VCD、电脑等开始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共存使期刊开始受到读者的冷落。
虽然和音像、多媒体传播方式比起来,纸质媒体也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但在文化市场的发展中已经很难占据主要阵地。加上娱乐生活类报刊的活跃、影视传媒的发展和电脑的网络化的进程加快,新兴的传播媒介必然会夺走文学期刊的大部分读者。新的文化消费方式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同时也制约着传统的文化消费方式的发展。
电视是目前最强劲的传媒,它对文学期刊影响最大,电视把文学期刊的读者变成观众,把文学期刊的作家变成了电视剧的剧作家,不仅吸引了观众,还瓦解了文学的创作阵营,把文学期刊推向了恶性循环的境地。文学期刊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文学环境衰落是第一位的。
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能有效、快速地传播,出书的周期也在缩短,相比之下,杂志就变得有些“尴尬”。杂志本身的功能也在渐渐丧失。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杂志与现实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丧失对应时间的关系。此外,上网的便捷性,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杂志在功利性选择中变得十分尴尬,杂志变得弱势,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现实。
当代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马尔库塞在其哲学名著《单面的人》中曾指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们已不再是既执著现世满足又向精神超迈的双面的人,而是沦为完全受物质欲望驱遣的单面的人;与此同时,以往具有批判功能的哲学也同既定现状协调一致,致使单面化意识成为普遍的思维定势。社会日渐商业化的文化背景对文学的发展极为不利。不少人以利为重,讲究实效,缺乏想像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学期刊长期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编辑人员读者意识淡漠,形成了等、靠、要的编辑思路。当文学期刊真正面对读者,经受市场考验之时,文学期刊自身的脆弱就显示出来了。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文学必须学会面对市场。
2011年5月,中央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6月,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面部署改革工作,明确了分期分批按照规范程序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由此全面铺开。
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浪中,文学期刊又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
要改变文学期刊的面貌,取得较好的效益,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文学期刊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应用市场经济发展的手段,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等方式,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文学期刊的转企改制是我国文化产业转企改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文学期刊的独特性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与一般的文化产业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国家进行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中,文学期刊并没有一刀切地被要求转制为企业,这次改制是深刻的、全面的、影响广泛的改革,它不仅关系到文学期刊的命运呢,更关系到文学期刊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未来。笔者以为,文学期刊的转企改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文学期刊的改制是必然的,但是怎么改,改成什么,就涉及到文学期刊的改革应该确立怎样的目标的问题。从西方出版业比较发达国家的办刊模式和办刊理念来看,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经营化等特征都相当明显,以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例,它向200多个国家提供图书和期刊,每年出版新书2500余种,办刊200余种。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文学期刊大多数是由国家支付办刊成本的。转企改制后国家的财政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办刊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只有建立灵活的市场化管理机制,打破大锅饭,打破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办刊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文学期刊走出困境。所以,文学期刊的在转企改制中必须确立合理的改革目标,宁肯短期内多付出一些成本,也要为长远来收到更好的效果做好准备。
任何改革都会涉及到人的问题,文学期刊的改革也不例外。因为文学期刊的发展历史和环境决定了文学期刊复杂的人员背景,所以,在文学期刊的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很多文学期刊都是地方政府创办的,相当多的主办者都把自己办的期刊当自留地看待,自己耕种自己收获,观念十分狭隘。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办刊人员,有着很强的身份认同感,即把自己看做是事业单位的一员,是文联与作协的一员,而且很多人还具有多重身份,兼职从事编辑工作,既从事创作,又是办刊人员。因此,为使转企改制顺利进行,在改革当中,要充分尊重办刊人员的个人意愿,明确期刊工作者的职业身份,打破管理不专、兼职从业的格局。这就涉及到个人职业定位和未来发展问题。所以,在制定转企改制实施办法时,吸引优秀人才,把真正适合办刊的人员留在岗位上,才能使文学期刊获得发展的人力支持。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所谓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构成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三个:一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是界定和保护参与企业的个人和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利的法律和规则;二是企业的组织制度,即企业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规定着企业内部的分工协调和权责分配的关系;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安排,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依据。其中,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基础,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三者共同构成了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产权清晰是法人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权责明确是组织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管理科学是管理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政企分开则是这三方面的基础和前提,体现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各个环节上。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统一的整体,三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新组建的期刊社是一个文化企业,这就要求管理上按企业去管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另外,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激发办刊者的积极性,为办出好期刊奠定基础。以集约化为最明显特征的文学期刊转企改制,目的就是大大提高办刊效益,由此形成正向的激励机制。
文学期刊的转企改制工作不仅涉及到期刊本身,还涉及到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制度与政策设计及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制度政策本身的包容性和具体操作层面的协调性。只有将文学期刊的转企改制与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协同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1]陈秀云.论当代大众传媒与纯文学的生存空间[J].当代作家评论,2006(5).
[2]杨会.中国当代文学编辑身份考察[J].中国出版,2010(02).
[3]周根红.从新世纪文学期刊视觉化转型看编辑策略的调整[J].中国编辑,2011(1).
[4]詹歆睿.论大众传媒对路遥小说的传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05).
[5]周仲谋.论近年来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