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

2013-08-15 00:43:31
关键词:围城隐喻译者

徐 芳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莱柯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日常生活充满了隐喻,它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维、行为和概念体系中。[1]隐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隐喻翻译随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年以来,国内学术刊物上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论述隐喻翻译的文章,不过这些探讨大多零散片面,不成体系,主要罗列一些传统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结合”等,缺乏一个从全面动态描述隐喻翻译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顺应论作为近年来在西方颇具影响力的语用学理论,从语言、认知、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语言交际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为人们审视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用综观视角。我国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中,把顺应论应用于隐喻翻译的并不多,至今没有用顺应论来阐述《围城》中隐喻英译的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内探讨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问题,希望能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翻译活动过程和本质的认识。

一 顺应论内容简介

Verschueren(1987)在其著作Prag 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中首次提出,并且他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 matics)(1999)一书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2]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做出各种恰当的选择,是由于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协商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2]语言的这三个特性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变异性和协商性是条件和基础,没有变异性和协商性,顺应性也就无从谈起;顺应性是目的和结果,是最终保证交际成功的语言特征。顺应性包括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关系顺应,二者共同构成了言语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即上下文,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以及他们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

顺应论是由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

二 顺应论与翻译的关系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要想交际获得成功,在语言选择上就要不断地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翻译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本质上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是语言使用一种更为复杂的特殊形式,因此也可以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内去研究。

译者首先要对原文进行解码,理解、领会原文信息和语言特点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码,把原文内容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在宏观语境方面,译者需要一个适应原文文本整体性的策略,避免策略上的不一致。”[3]此外,译者还要权衡微观语境层面上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从而作出具体而细微的选择。

由于源语与译语读者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心理认知、风俗习惯等有很多差异,译者的选择需要顺应多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译者的选择需适应原文文本,尽可能地传达出原文文本的信息;另一方面,译者的选择需适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接受心理等。只有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顺应,译作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译文和原文的语用对等,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隐喻是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表达,正如Newmar k所指出的:“隐喻的翻译成为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4]在隐喻翻译中,译者更是要有意识地在体现原文意义和风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交际对象、交际环境等,在顺应论的指导下选择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思维定势、审美情趣等的译文,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中的交际目的。

三 《围城》中隐喻英译的顺应

钱钟书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一位才华横溢,享誉中外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巨著《围城》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书中许多耳目一新、极具独创性的隐喻。钱钟书在严肃的主题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对增添小说的美学效果,深化主题及刻画人物性格等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作,将此书译成英文Fortress Besieged。本文将以该英译文为语料,从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两个层面探讨Verschueren的顺应论对《围城》隐喻英译的阐释和指导作用。

(一)顺应语言语境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二者在多方面存在差异,比如说词汇系统。英语和汉语分别具有一些由各自的句法和搭配决定、限制的独特词汇结构,这也正是隐喻翻译中有时需要在词汇层面作出顺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原文中具有特殊语用效果的一些结构在译入语中不存在,在翻译中不得不舍弃,或另辟蹊径,这个过程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原文信息的流失,这是由源语和译语不同的内部结构造成的。

例1: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5]41

Later,t he planes kept co ming in much the same manner as the peerless beauty whose“one glance woul d conquer a city and whose second glance could vanquish an empire.”[6]40

此句将飞机比作美人,乍看不易理解,但仔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又会发现这个隐喻奇妙生动、幽默风趣,尤其是三个“顾”的双关使用,自然、贴切,令人叫绝。译者把隐喻译成了明喻,可是译文读者可能会对这个译文感到有些困惑。原文中的“光顾”很自然地引出了后面的“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而汉语成语“倾城倾国”内涵丰富。译文中co me和glance分别用来翻译“光顾”和“一顾倾城、再顾倾国”中的“顾”,汉语中“顾”的双关含义在英文中荡然无存,原文的幽默风趣也不复存在,译文失色不少。再者,如果译文读者对汉语成语“倾城倾国”的使用一无所知,他们会认为译文中引文部分和前面部分关联不大,令人费解。这种翻译中信息的不对等是由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词汇系统导致的,是译者顺应译语语言语境的结果。

例2:现在万里回乡,祖国的人海里,泡沫也没起一个——不,承那王主任笔下吹嘘,自己也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拥就不知去向。[5]33

His return home from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hadn’t raised a single fleck of fr ot h on t he sea of his fellow country men.Now,thanks to all the blat her spewing out of Chief——secretary Wang’s pen,he had been blown up into a big soap bubble,bright and colorf ul while it lasted but gone at a single jab.[6]32

在该例句中,鸿渐被比作“泡沫”和“大肥皂泡”,因为假文凭使他深感内疚和渺小,这个隐喻充满辛辣讽刺。通过比较原文和译文不难发现英汉语篇衔接的差异:汉语是意合语言,注重隐性连贯,经常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衔接手段而多借助于逻辑事理顺序、功能和意义;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显性衔接,注重结构完整,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如短语、各种分句或从句。因此在两种语言之间作出转换时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顺应译语的语言结构。该英译文中增添的人称代词he,物主代词his以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but是必要的,是顺应英语衔接手段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恰当的顺应,原文中隐喻的寓意成功传达给了译文读者。

(二)顺应交际语境

交际语境由语言使用者以及他们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因素构成。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中的语境成分必须由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来激活。在隐喻的翻译中,交际语境的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译者的语言选择。

1.顺应物理世界。物理世界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就时间而言,它包括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就空间而言,它包括绝对空间关系和参照指称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此外,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生理特征、外表形象等也是物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作为跨时空的语言交际活动,译者要充分考虑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在物理世界方面的差异,在选择译文的过程中作出动态的顺应。

例3:“……为什么当初我告诉了你韩学愈薪水比你高一级,你要气得掼纱帽不干呢?”[5]222

“When I first told you Han Hsueh-yu’s salary was a grade higher t han yours,why did you get so mad you wanted to throw away your coneshaped hat?”[6]206

“纱帽”或“乌纱帽”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员戴的一种帽子,“掼纱帽”是一个隐喻,意指“辞职不干了”,它被直接译成了throw away your coneshaped hat,此外,译者通过加注作了进一步解释:The coneshaped hat was worn by officials in ancient ti mes.‘To thr ow away the cone-shaped hat”means to resign one’s position.对于英语读者来说,这个译文是合适的,作者加注是考虑到此隐喻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可是,就“纱帽”本身的翻译而言,此译文也并非无懈可击。根据笔者在互联网上所查资料,纱帽的形状并不是锥型(coneshaped)的,而是更为复杂的。此外,纱帽两边各有一翼,据说是为了防止官员们上朝时窃窃私语,而这些信息从译文中我们无从得知,从某种程度上讲,译者改变了纱帽的真实面目,没有忠实于原文。究其原因,时间流逝,世事变迁,许多人们曾经谙熟的东西已从生活中完全消失,这也就导致了译者的片面了解。因此,不难发现,时间因素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隐喻翻译。

例4:鸿渐道:“小胖子大诗人曹元朗是不是也请在里面?有他,菜也可以省一点:看见他那个四喜丸子的脸,人就饱了。”[5]89

“Is t hat little fatso and big poet Ts’ao Yvanlang included?If he is,they can save on the f ood.Just looking at t hat meat ball face of his will make people feel f ull,”he said.[6]82

“四喜丸子”是中国人在逢年过节、婚庆等喜庆场合常吃的一道菜,以精瘦肉及碎馒头等为主料。钱钟书注意到了“曹元朗的脸”和“四喜丸子”两者在形状和肥腻油光方面的相似,作出了这一新颖的隐喻,鸿渐对曹元朗的厌恶也不言而喻。但是,在西方读者的物理世界里并没有“四喜丸子”这种食物,“四喜丸子的脸”这一隐喻被译成了“meat ball face”。“meatball”在西方国家的超市到处可见,在形状上和成分上与“四喜丸子”类似,因此把“meat ball”和“人脸”作比较对西方读者来说是能够理解的,这样,译文读者可以类似地感受到原隐喻蕴含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显然,隐喻翻译中译者的语言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由译语读者物理世界中的物质条件决定的,若原文中的某物在译文读者的物理世界中不存在,译者必须作适当的顺应,以求译文读者取得类似的交际效果。

2.顺应心理世界。交际过程中的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双方的性格、情感、意图、愿望和信念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交际中一方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交际另一方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

例5: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非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5]5

Some called her a charcuterie——a shop selling cooked meat——because onl y such a shop would have so much war m-colored flesh on public display.Ot hers called her“Tr ut h”,since it is said that“the tr uth is naked.”But Miss Pao wasn’t exactl y wit hout a stitch on,so t hey revised her name to“Partial Tr uth.”[6]7

例5中鲍小姐着装暴露,近似赤裸裸,作者用了“熟食铺子”和“真理”两个喻体来比喻她,读者看了定会哑然失笑,鲍小姐卖弄风骚的形象跃然纸上。在翻译这个隐喻时,译者采用了保留原喻体的策略,“熟食铺子”和“真理”直接译成对应的英语表达“charcuterie”和“the truth”,译者这样做是顺应了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共同认知心理的结果。如同“熟食铺子”和“真理”,喻体“charcuterie”和“the tr ut h”同样在英语读者心目中产生幽默、辛辣讽刺的语用效果,原隐喻的寓意成功地传达。

例6:太不忠实,偷人,丈夫做了乌龟,买彩票准中头奖,赌钱准赢。[5]5

Mr.Fang said t hat if t he wife is unfait hf ul and has an affair,the husband is sure to take first prize if he buys a lottery ticket,and he is sure to win if he gambles.[6]6

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有时不同或有很大差异,这时译者应顺应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采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和翻译策略。在中国男人被称作“乌龟”是奇耻大辱,那意味着他的妻子对他不忠。此外,乌龟还是长寿的象征,这时它是用作褒义的。而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乌龟除了使人联想起外貌不好看和速度慢之外就别无其它意象了。这也正是译者在上例中把“丈夫做了乌龟”译成he wife is unf ait hf ul and has an affair的原因,译者顺应了译语读者的实际认知心理作了灵活处理。当然,如果译者能采取保留原喻体并加注解释文化含义的方式,那将更上一筹,这样原喻体的意象和寓意同时传达给了译文读者,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也得到了补充和丰富,更好地达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3.顺应社交世界。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以及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语言选择时时受到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制约。《围城》中的隐喻大多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英译中语言选择与社交世界的顺应无处不在。

例7:辛媚一肚皮的酒,几乎全成酸醋,忍了一会,说:“好一点没有?今天我不敢留你,改天补请。我吩咐人叫车送你回去。”[5]104

The wine in Hs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 ousy.Mo mentaril y restraining hi mself he asked Hung-chien,“Feel any better?I better not keep you today.So me ot her day I’ll ask you out again to make up f or it.I’ll have so meone call a cab to make you ho me.”[6]96

在中国文化中,“吃醋”意味着妒忌,据说心怀妒忌的人心里的酸意和醋的味道类似,但是在西方文化里,醋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和妒忌毫无联系,如果直译,译文读者很难把两者联系起来。这里,译者作了灵活的变通,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保留了原喻体并增加了文化含义的解释,顺应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向西方读者传播了中国文化。

例8:所以鸿渐连“如夫人”都做不稳,只能“下堂”。[5]291

Thus even as a “concubine”,Hung-chien was not secure and j ust had to“leave the house”.[6]270

在旧中国,男人可以三房四妾,而这些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只有被称为正室的女人才具有妻子的资格,其余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在此例中,作者把鸿渐副教授的身份比作“如夫人”,把被学校解聘喻为“下堂”,充满了幽默和嘲讽。译者以英语中对应的“concubine”来译“如夫人”,但“leave the house”却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下堂”的文化内涵“被抛弃,被离弃”,那些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西方读者极有可能对“leave t he house”的意思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这里译者没有对西方读者的文化语境做出适当顺应,较可取的做法是另加一个解释文化内涵的注释或解释性的短语。显然,成功的隐喻译文是译者合理做出顺应的结果。

例9:鸿渐道:“啊哟,你又来了!朋友只好绝交。你既然不肯结婚,连内助也没有,真是‘赔了夫人又折朋’。”[5]312

“Ai yo!There you go again.I might as well cut off my friends.Since you ref use to get married,I don’t even have a wife.It’s a tr ue case of‘Losing a wife,and having one’s friendship destr oyed.’”[6]289

《围城》不少隐喻的喻体中出现了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典故,大多数中国人对它们是熟悉的,而很多西方读者却是不了解的,如果直译,则可能造成费解,如果完全抛弃喻体用释义来取而代之,那么原文的历史文化韵味在译文中殆失。较可取的做法是保留原喻体并加注,以顺应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赔了夫人又折兵”是我们熟知的一个典故,取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7]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例9中的“赔了夫人又折朋”是这一典故的一个变体,幽默地刻画出了鸿渐的尴尬处境。译者考虑到国外读者很少有人知道典故“赔了夫人又折兵”,更不用说它的变体“赔了夫人又折朋”,因此采取了直译加注(losing at both ends,fr o m a story in The Ro mance of Three Kingdoms)的方法,补充了译语读者的文化空缺,作出了成功的顺应。

四 结 语

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通过本文的实例分析不难发现,语言选择贯穿《围城》中整个隐喻翻译实践过程;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顺应众多因素: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及构成规则,物质世界中的时空和物质条件因素,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能力与心理需求,交际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成功的隐喻译文,从本质上说,是译者合理地做出动态顺应的结果。本文为隐喻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构建系统连贯的隐喻翻译理论框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翻译活动过程和本质的深刻理解。

[1]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7.

[2]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 matics[M].London:Arnold,1999.

[3] Wilss W.Know 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or Behavior[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mpany,1996:176.

[4] Newmar k Peter.Text book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03-104.

[5] 钱钟书.围城[M].北京:三联书店,2008.

[6] Kelly,Jeanne & Nathan K.Mao(trans.).Fortress Besieged[M].By Qian Zhongshu.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7] 罗贯中.三国演义[M].武汉:崇文书局,2008:254.

猜你喜欢
围城隐喻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40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围城”内外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27
“围城”之战
小主人报(2016年5期)2016-02-28 20:48:02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电影故事(2015年30期)2015-02-27 09:03:11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