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13年第一期《特别报道》栏目推出的封面文章《办在教师身边的教研博览会——武汉市小学高效课堂巡礼“三走进”活动侧记》一文,受到广泛关注。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阅读后欣然作出批示:此文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质量”目标,从教研、教学、管理、评价等多角度深度研究,提供了武汉市一系列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鲜活范例,是我省“课内比教学”工作常态化的深化,文中既呈现小学教学特色和风格,又高度提炼了其规律和一般方法,对全省中小学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本刊编辑部)
近日,湖北省老区教育研讨会在红安县龙泉小学召开。来自全省各县市区老区教育研究会会员30余人参加会议,原湖北省副省长、省老区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韩南鹏,省老区教育研究会会长李怀中、副会长邓辉,黄冈市教育局工会主席屈银安,红安县副县长高红英、红安县教育局局长张安洲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创新德育方法,焕发革命传统教育新的活力,进一步打好老区的“红色教育牌”,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让优良的革命传统焕发新的时代魅力,扎根在青少年心中,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成为他们人生的指南针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会议听取了红安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胡耿作的“红安精神”专题报告后,与会人员围绕“找准革命传统教育与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契合点,积极用好用活老区红色资源”展开交流研讨。与会代表还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七里坪列宁小学、七里坪长胜街、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李先念纪念园。
近年来,红安县坚持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模式,找准革命传统教育与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契合点,积极用好用活老区红色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培养出了以湖北省“十佳少年”“十佳留守儿童”罗姣、王宝菊、曹颖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造就了以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罗芳谨、湖北省首届“十佳班主任”李其武、“十佳师德标兵”赵长志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红安县列宁小学少先队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少先队优秀大队”称号,红安县将军城小学少先队“秦基伟将军中队”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
(红安县教育局 陈化群 卢杰峰)
日前,由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洞庭湖(岳阳)国际观鸟节落幕,来自国内外的30支代表队参加了观鸟比赛,京山观鸟队获得此次赛事学生组最高荣誉“雏鹰奖”。
京山县中小学生历来就有观鸟的好传统,此次京山观鸟队由京山县教育局选派、“寸草心”乡村环境保护促进会给予活动经费资助。该队平均年龄只有10岁,是此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队伍,但观鸟时间都在2年以上。此届观鸟节上,该队以观察、记录并确认65种鸟种的成绩摘得桂冠。
目前,以“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为主题的观鸟特色教育活动正在京山县43所中小学深入开展。该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对鸟类、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队员余博说:“如果没有鸟类,大自然定会黯然失色。如果人们都来观鸟,喜欢鸟的人越来越多,捕杀鸟、吃野生鸟类的人会越来越少。”
(京山县教育局 韦 平 杨德记)
日前,从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传来好消息,黄冈市黄州区教育局在湖北省“比访同行·演绎精彩”征文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单位”,黄州区考棚街小学被评为“先进学校”。在本次征文活动中,黄州区共选送176篇文章参赛,最终166篇文章获奖,获奖率高达94%。
此前,在黄冈市黄州区教育局的积极组织下,区教育系统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教师参与率达到100%。在整个“比访”工作中,广大教师写下了大量的“比访”工作心得、手记或相关论文,共计6000多篇。
(黄冈市黄州区教育局 方红 孙建勇)
“今年,我的爸爸妈妈不出去打工了,星期天,他们也可以陪着我玩儿了!”老河口市洪山嘴镇苏家河小学六年级留守儿童赵诗雨同学这一番话引起了其他小朋友一阵欢快的笑声。这是该镇关注民生,创建“和谐洪山嘴、宜居洪山嘴、富裕洪山嘴”的新举措——“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一个掠影。小诗雨有幸成为了近三年来告别留守生活的1200多名儿童中的一员。
前几年,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出现了普遍的儿童留守现象。据统计,2009年,全镇留守儿童1924人,几乎占在校生的60%,亲情、家庭教育的缺失,出现了一批性格缺陷儿童和问题少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该镇镇政府精心部署下,镇中心学校结合全省实施的“课外访万家”工作,组织全镇242位教师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对所有留守生重点登门走访,寄发了省妇联的《给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与他们身在外地的父母以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了沟通。广泛宣传教育政策、惠农政策、创业就业政策,以政策留人,以情感留人。同时,结合“三万”活动,组织镇机关干部,通过标语、横幅等形式宣传引导,教育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履行家庭责任义务,重视完整、幸福的家庭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性。
该镇镇政府还大力实施“春风行动”。一方面积极搭建劳务对接平台,组织辖区内20家大规模企业,1400家微型企业直接与28个村(社区)对接,开展“送岗”、送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鼓励回归人员运用“在外打拼”积累的资金、技术、营销理念创业,先后帮助安排2800多名回归的务工人员。通过变外出打工为本地就业、回归创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全镇留守生与2009年相比,减少了三成多。这意味着1200多名孩子告别了留守生活。
(老河口市教育局 陈经华梁丰展 李根强)
近日,“湖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成果展评暨教育高端论坛年会”活动在安陆举行。600余名学生与应邀前来的社会各界书法家们一起尽情挥毫泼墨,勾勒出一幅“诗词溢雅,翰墨飘香”的特色教育图画,为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活动期间,原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督导办主任,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在安陆剧院为1000余名教师作了以“做最好的校长、教师,办最好的教育”为主题的教育专题讲座。
(安陆市教研室 钟 华)
近日,中国教师研修网“国培计划(2012)”中西部项目学情通报会在北京召开,钟祥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贺祝山代表湖北省作《整体联动,提前谋划保“三率”》的典型发言,他全面介绍了该市整体推进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和教育信息技术6个学科758名学员的注册、远程学习和管理先进经验,以及取得的辅导教师参训率、学员注册率和学习率3个100%的好成绩,受到一致好评。
(钟祥市教育局 王 松 朱邦胜 王君君)
“在高效课堂上,有些同学勇于展示,表现抢眼,比如方昭君参与点评、质疑、表演次数较多。我方认为‘头羊’应该鼓励。”“我方认为‘课霸’应该压制。她参与的次数多,别的同学展示的机会就少了。”这唇枪舌剑的一幕是老河口市高级中学开展的全新的评课活动——辩论式评课的一个剪影。
这次“辩课”流程为“精彩亮相”“联合对抗”“专家点评”三个环节,高一教师为正方,高三教师为反方,高二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双方进行点评。在整个辩课活动中,正反双方结合课例,通过各种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漏洞,驳斥对方的观点。通过双方及时、充分地交流和互动,真正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从而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理解。该校校长刘林海认为:“健康课堂的理念越辩越明。辩课活动便于让执教者认知并改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便于让听课的教师明白哪些方面的经验值得汲取借鉴,使今后的课堂教学少走弯路。”
(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张 娥)
近日,孝昌县教育局在全县教育系统中积极开展“解放思想,纠风正纪”促跨越系列活动,通过“五结合”助推教育全面发展。“五结合”是指将“解放思想,纠风正纪”与“打造鄂北教育强县”的目标相结合、与教育惠民政策落实相结合、与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相结合、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相结合、与打造廉洁教育相结合。
该县教育局要求全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创新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各学校全面开展自我挖掘、自我整顿,提高行政效能,改善社会形象,并将整顿落实方案、措施上报教育局存档,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该县教育局还提出要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学生资助、教师周转房建设等惠民政策,落实好整治校园安全、周边环境安全、校车安全等系列工作,并深入企业走访,听取社会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要保证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顺利入学,形成绿色通道。该县教育局还将通过开展评选德育标兵、教学名师,培训教师钻研教材、创新教法,开展“比访”、校际交流等系列活动和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助推该县教育跨越发展。
(孝昌县教育局 陈德林)
郧县谭家湾镇中心小学位于209国道的南边,全校98%的学生住在209国道北边,学生上、放学都要横穿209国道。国道上来往车辆多,雨雪天路滑、雾大能见度低,学生上、放学的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为此,该校在强化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与宣传的同时,每天安排值日教师、值周领导、班主任、教师佩戴红袖章,来到209国道上当“交警”,在上、放学时间精心呵护学生过209国道,受到社会和家长的称赞。
(郧县谭家湾镇中心小学 陈龙才)
“贪一分,损一招,恶不除,害无穷。我少年,国栋梁,点滴事,慎思行……”走进十堰市茅箭区二堰小学,朗朗上口的《廉洁三字经》时常在耳边响起。这是该区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十堰市茅箭区教育局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逐步形成了一股“崇廉尚洁”的教育新风。
该区所属各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站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知识,将敬廉崇洁的思想融入浓浓的文化气息,让“每一堵墙、每一处景”成为“无声的导师”。该区教育局还以“一身正气廉洁治校(育人)”为主题,在干部教师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示范教育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并出台了《茅箭区教师行为规范十不准》,把师德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晋升职称及提拔使用的一个重要条件,激励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各学校还建立了廉政文化专栏,将领导班子廉政承诺、党员先进性承诺、教师廉洁从教公约张贴公示。该区教育局统一编印下发了《廉洁教育读本》,把廉洁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区属各学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搭建丰富多样的校园廉洁教育平台,强化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际效果。
(十堰市茅箭区教育局 陆春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