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肖像绘画的历史发展述略

2013-08-15 00:49哈萨克斯坦特列乌让诺夫阿布吉了汗周成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肖像画自画像毕加索

〔哈萨克斯坦〕特列乌让诺夫·阿布吉了汗(著),周成(译)

以表现人物外在容貌特征为体裁的造型艺术在法语中被称为肖像画(Portrait)。从本质上说,肖像画最重要的意义并非只是强调人物外在的相似性。一位真正的肖像画画家不仅再现人物的外部特征,还试图传达出人物的性格,揭示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并创造一个特定的时代和文化的经典形象。大量的艺术学著作致力于对肖像画本质做出论断,综合其相关结论,可以肯定地说,肖像画的本质就是画家自身个体与所描绘的对象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众所周知的艺术时代,就像古埃及或者古巴比伦一样,人物绘画及具体人性的描绘都有很大局限性;而很多民族,包括很多文化,由于缺少描绘“人”的这一概念,也没能诞生出肖像画。只有欧洲艺术为肖像画的发展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在古罗马,对个体和私有问题的浓厚兴趣成为了肖像画在古代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古罗马肖像画的繁荣也与其本身不同寻常的对祖先的祭祀和制作死亡面具的风俗有关。随着皇权的建立,君主的神明化导致了大众的个性特征丧失和意识转变,古罗马对个人主义的浓厚兴趣和共和国公民社会的性格特征开始衰退。秉承时代的发展,肖像画在公元一世纪仍然可以称为耀眼的富有表现力的体裁,然而,随后这一传统被中断了。基督教的胜利和唯一的仁慈的神的胜利更加削弱了人们对个性的探求。在早期的基督教艺术中,甚至皇帝与皇后都满足于自身的存在即是一个特定的符号,相对于其它的客观事实,自身的特征应该更大程度上符合于宗教约定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增长及对古罗马艺术的关注刺激了肖像画的发展,使之成为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19世纪,肖像画达到了发展的顶峰,产生了现实主义概念。对于客观事实的重视,使得这一百年来的艺术家在刻画人物上更加仔细和恭敬。

18世纪,俄罗斯的肖像绘画开始了积极的发展。半身像是常见的形式,胸像和半膝像较少。艺术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研究人物的脸部。在艺术史上有不少使用水彩、色粉笔、炭笔和其他绘画工具表现的肖像画杰作,然而,油画技术通过众多杰出大师的发展,其在肖像相似度的描写、心理状态的表达、绘画造型的语言和整体形象的创造方面具有宝贵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对油画技术的使用之日起,油画在肖像绘画的发展中一直都扮演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油画的化学成分和丰富的色调,特别是可多层着色,是最适合于生动表现肖像的绘画手段。

列维茨基 (Д.Г.Левицкий)、勃留洛夫(К. П. Брюллов)、 吉 普 林 斯 基 (О. А.Кипренский),别洛夫(В.Г.Перов)、克拉姆斯柯依(И.Н.Крамской)、盖伊(Н.Н.Ге)、列宾(И.Е.Репин)等都是突出的肖像画画家的代表。在这些具有卓然才能的大师的创作实践中,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他们如何通过个人的探索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如何用新锐的形象进行传播,如何使用生动的绘画造型语言,与此同时又不失掉其个人的特点。

特殊风格肖像画的形成即肖像画典型,是对所有的心理的复杂活动的描绘,是对社会角色的评价,是个体特征与典型特征的重组再造。这个派别中有许多杰出的天才艺术家,包括:列宾(И.Е.Репин)、苏里科夫 (В.И.Суриков)、谢洛 夫 (В.А.Серов)、 弗 鲁 贝 尔 (М.А.Врубель)、柯罗文(К.А.Коровин)、马利亚文(Ф.А.Малявин)、索莫夫(К.А.Сомов)、涅斯捷 罗 夫 (М.В.Нестеров)、 马 柳 京 (С.В.Малютин)、戈洛文(Я.Я Головин)、巴克斯特(Л. С. Бакст)、 格 里 戈 里 耶 夫 (Б. Д.Григориев)、雅科夫列夫 (А.Е.Яковлев)、彼得罗夫 沃德金(К.С.Петров-Водкин)。

复杂的历史环境——社会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工业革命),对整个艺术都产生着影响,这表现在艺术家新锐的艺术追求及观点见解的矛盾性上。这一阶段的肖像画,其发展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途径的。画家对待对象的态度,肖像画自身的特点和类型,还有绘画造型的方式都改变了。照相技术和无声电影的发明,成为了这一时期再现影像的非同寻常的历史事件,同时创造活动不再受到作者的影响而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生命。鲜活影像的进程至今没有得到普及,这大概证明了多数的观点认为照相消灭了肖像绘画。尽管使用机器5分钟就能得到一幅作品,但街头的肖像画家和来自15世纪著名的法国铅笔肖像绘画的继承者们仍然繁荣昌盛。虽然摄影师努力采用和模仿著名肖像画家的手法,但照相技术永远也无法取代肖像绘画。

对肖像画的威胁在19世纪则完全不同。产生了与梵高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现代主义的肖像绘画。梵高的肖像画不是描绘对象的内在,而是主要表现艺术家自身的情绪、思想和感受。在梵高的作品中,他人的个性特征完全融入到作者的个性特征之中。任何的肖像画都是作者的自画像,所有的客观现实和他人的个性特征都成为了艺术家表达自身感受的媒介。这样一种方式的自画像减弱了各种流派间的区别。在梵高作品中的肖像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自画像,是建立在“存在的”影响上的,就像作品“梵高的椅子”和“高更的椅子”,物体已经完全代替了人。因此,静物、风景和室内装饰都是肖像画,也就是说,任何的现实都被转移到了画布上了。毕加索的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与20世纪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即现代主义,是首个极端的个人主义的胜利。有一种观点,认为毕加索描绘的每一个形状都是肖像,这并不完全正确。毕加索总是在传达自己的情绪,他在绘画肖像时,几乎忽略任何所描绘的对象表现出的个性。在一些博物馆的现代艺术展厅中总陈列着数十幅同一人物的画像,他们彼此都非常的不同,我们明白,如果不去考虑毕加索的心理状态,不可能明白为什么今天毕加索的“多拉·玛尔的肖像”或者“阿尔及利亚女人”是这样,而明天则完全不同。毕加索描绘的形状不是肖像,而是自己的自画像,但是,悖论在于,事实上,个人主义是对自己的一个残酷的玩笑。肖像性在自画像中丧失了,同时自身面孔的永无止境的实验导致了我们对毕加索的自画像无法形成任何的印象——它到底是怎样的:它的面容无限地分解成各种结构,这与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毫无区别。这些都说明了有关肖像画体裁的前卫艺术的危机。这样的趋势有很多的例子。所有抽象主义纲要的工作最终都不了了之。因此,写实绘画的追随者,特别是我们考虑的肖像画体裁,都与之大相径庭。肖像艺术要求在表达人物外在容貌相似性的同时要表达人物的内心需要、社会身份和人物所处时代的典型风貌。肖像画作者,不是单调的记录对象的内在和外在的特点,还包括对象的世界观、艺术家和对象的关系和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作品中的印记。因此,外在的相似性不是唯一的,恐怕也不是最主要的肖像画艺术价值的评价标准。而重要的是——心灵的反映、面孔和眼睛的表达。视线被凝固,或者延伸到心灵深处,才能穿透观众。他们的实质在于精准地找到了个别与整体、具体的个体和典型、感觉与教条、瞬间和永恒的关系。

大自然的创造力、精湛的技巧、诗般的意象和丰富的表现手段是肖像画体裁杰出的特点。甚至当对象的身份在没有完全被揭示的情况下,他们都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都显示出艺术追求的特点和精神生活。强烈的时代感觉、深刻的时间感受是肖像画的长处。专业肖像画展览的普及化、社会公共利益和广泛的观众需求都证明了肖像画的必要性和显著性。

猜你喜欢
肖像画自画像毕加索
五月·自画像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糟糕的肖像画
《梦》和毕加索
小丑的肖像画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独特的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