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文本类型理论与古建筑文本翻译研究——以贺州古建筑文本为例

2013-08-15 00:47:17陆海涛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围屋黄姚赖斯

陆海涛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贺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一、引 言

在翻译研究领域,文本类型理论是指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1997/2000)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涉及文本类型、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理论[1]53。根据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赖斯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或表达型(expressive)和感染型(operative,操作型或感召型)[1]53。赖斯还进一步阐述了各种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的总体关系。换言之,其认为,翻译方法要由文本类型决定。尽管在翻译历史上,不少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类和相应的翻译方法,但相对而言,都不及赖斯的类型学全面[2]374。根据赖斯的文本分类,旅游资料处于以上三种文本类型中间,同时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感染功能[1]55。有人对目前国内旅游翻译现状作过调查,得出国内旅游翻译问题颇多。究其根源,在于译者没有对手上的旅游材料进行文本分析,忽略了旅游文体的特殊功能和交际目的[3]25。而古建筑书籍文体包含在旅游宣传资料之中,因此其具有旅游宣传资料的一般特征。虽然目前对古建筑书籍文体进行的翻译研究较多,但是还未发现专门就贺州古建筑文本进行翻译研究的论文。因此,本着促进贺州的对外宣传与文化价值传播,把贺州古建筑风貌展现于中外读者面前的目的,下文将以赖斯的文本类型与翻译关系之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贺州古建筑文本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翻译研究现状,进而对其进行翻译实践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古建筑文本的翻译方法。

二、赖斯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

如上所述,赖斯首次将文本按不同功能进行分类,奠定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赖斯的文本类型分类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超越了词句的层面,力图再造适当的功能效果,以达到交际的目的[2]376。”赖斯建立基本文本类型的主要目的是给翻译者提供明确的指导,在某一种文本下该采取哪种翻译策略[4]146。也就是说,文本类型决定译者的翻译方法,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下是她的三种功能文本类型和与之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1.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此类文本旨在传递信息、观点和知识等事实,其典型例子有百科全书文章、学术论文、真实的商业信函和正式声明等。其中,事实内容主导着信息,语言往往明确、合乎逻辑并实事求是[4]145。信息型文本呈现的是客观事实,其焦点不是形式而是内容[1]54。因此翻译策略应相对直译、流利,解释目标语读者不清楚的特征。例如短语with a grain of salt意为半信半疑,但以下这句话These statements areworth takingwith a basket of salt中,将grain换成basket,表明程度大大增大,因此可译成:“这些话的可信程度应大打折扣”。因此,信息翻译应直白易懂,必要时需要将原文外显化[2]375。

2.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由文本作者所创造的美学成分主导,突出文本作者和文本特殊的形式特征。小说作品、传记、散文和诗歌属此类文本。表情型文本的语言有美感,感情丰富、富于创新,文体复杂[4]145。此类文本用于表达信息发送者对人对物的情感和态度,侧重点是信息发送者及其发送的形式。表情型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远远超过其“陈述”的内容。它们既建构于句法—语义层面,又建构于艺术层面。表情型文本的翻译应采用仿效法,以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美学效果并重塑原文的语义内容[1]57。

3.感染型文本(operative texts),旨在使读者采取某种特殊行动,说服其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从行为上对文本做出反应。此类文本包括广告、布道、规劝和政治宣传等。其语言是劝诱性的,目的是呼吁或感召读[4]145。其关注点是信息的接受者,翻译时要采取“适应性的手段”(adaptive method),突出译文的感染功能。例如“No Smoking”既可译成“请勿吸烟”(为公众场所使用),又可译成“禁止吸烟”(为危险地区使用)[1]58。

此外,赖斯还增加了第四种文本类型,即多媒体文本或视听性文本(multimedia texts/audiovisua1texts),这类文本是一种高于其它三种类型的文本,其包括歌曲、卡通、戏剧等[4]144-145。但在她的后期理论中放弃了该概念[2]376,所以在下文中只结合前三种文本进行论述。

“以上是针对某一特定文本具有单一功能时的情况,但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文本的功能并非单一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个文本可能同时具有几种功能,赖斯称之为‘复合类型’。以上是赖斯翻译类型学的理论构架,其重点是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的关系”[5]204。总之,在翻译某一具体文本时,要根据其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及交际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

三、文本类型与古建筑文本翻译

换言之,上述文本类型理论观点意味着任何类型的文本至少都具有信息性、表达性和诱导性三种功能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而且往往以其中一种为主导功能,以另外两种为辅助功能。根据赖斯的文本分类,旅游资料处于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的中间,同时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感召功能。“旅游宣传文本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游客……因此,“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而应认真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翻译应当使用归化(adaptive)法,在译文读者中创造同等效果”[3]25-26。而古建筑书籍文体包含在旅游宣传资料之中,因此其具有旅游宣传资料的一般特征,属于赖斯所称的“复合类型”文本。金凌燕认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翻译的目的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激发读者实地旅游兴趣。古建筑书籍的文本特点重召唤,并重信息和表达功能,这就要求古建筑英译文同样要体现出这三种功能[6]93。金结合古建筑英语的文体特点和翻译研究相关理论,概括出古典建筑翻译的原则,即:“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尽量保持中国文化信息中的民族特色和传统,同时又不拘泥于原文,充分考虑中西文化不同的思维范式,从译文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合理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来处理原文信息。达到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又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6]93-94。下文将选取贺州古建筑有关文本,结合赖斯的文本类型与此古典建筑翻译原则,探讨古建筑文本的翻译方法。

贺州始建于汉朝,历史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最为悠久的临贺古城,而且还有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黄姚古镇以及秀水状元村等古村落。这些古城镇和古村落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在国内也并不多见。古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表现,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文化内涵,随着贺州旅游业的发展,贺州古建筑特有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者们开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如,已经发表的论文有黄喜林、潘立文的《论黄姚古镇的文化与旅游价值》[7]、石承斌、陈才佳的《黄姚古镇建筑艺术的影视人类学保护》[8]、王俊平的《贺州客家围屋的保护与民俗旅游发展》[9]、韦祖庆,陈才佳的《黄姚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10]和宋俊娟的《从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看客家人的审美——以贺州莲塘围屋为例》[11]等,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宣传、开发保护及美学角度等进行研究,且主要还是集中在对黄姚古镇、客家围屋等较著名古建筑群上,其它景点涉及相对较少。而要把这些建筑文化介绍到国外,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贺州来旅游观光,促进对外文化交流,还是要靠翻译。而据笔者了解,对贺州旅游景点、特别是针对贺州古建筑的英文介绍并不多,仅见于极少数的旅游指南和网页介绍。相关的纸质翻译材料很少,既没发现专门就贺州古建筑文本翻译研究的论文,也难找到一本优秀的中英文对照的旅游指南手册。即便是目前少有的带英语译文的贺州旅游指南《森林之城,田园都市》,其译文也让人难以恭维。相关网页的英文介绍也很少,而且只限于介绍黄姚古镇,而关于客家围屋、临贺古城的英文介绍则付之阙如。虽然这些网页对黄姚古镇的英文介绍确是连贯流畅,有美感,但也没能对古镇、特别是对古镇的古建筑做全面介绍。广西昭平县政协主编的《梦境黄姚》旅游指南手册一书,对古镇的名胜古迹、祠堂文化、遗韵雅境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很好地展现了古镇的风貌。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相应的英语译文。由此可见,对贺州古建筑文本的翻译工作尚未全面开展,仍处于初始阶段。而英文文本介绍的短缺必将不利于外国游客了解并欣赏这些古建筑风貌及建筑文化内涵,从而制约贺州旅游业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黄姚古镇,在2006年2月由广西《当代生活报》主办的“广西最值得外国人去的10个地方”的评选活动中喜获第二名,并在当年4月“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九位[10]10,其缺乏相应的高质量的英文文本介绍与其名气极不相称。

四、古建筑文本的翻译方法

如前所述,贺州古建筑众多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的临贺古城内的各个寺庙、祠堂、古塔、民居街道等文物古迹,能较完整地展示古代城市的文化、行政、防御及交通等多种功能。还有广西四大古镇之首的黄姚古镇,明显受到岭南文化的影响,很好地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再如,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称的贺州莲塘镇客家围屋,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总之,贺州的古建筑明显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建筑形制丰富多彩。同时,介绍这些古建筑的文本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语言正式、文体华美,结构严谨、辞藻华丽。同时,文本中众多古建筑专业术语和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专用构件,构成了这些古代建筑文本的翻译特点。以下将具体从“建筑物地名”、“古建筑专业术语”、“朝代和年号”及“语篇连贯”方面探讨其相应的翻译方法。

(一)建筑物地名的译法

翻译中国地名时,一般都应当采用规范的汉语拼音[12]115。从赖斯的文本类型来看,地名应属于信息型文本,因其主要旨在传达地名的地域特征意义,因此翻译时宜采用音译+通名法。但是,地名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旅游点名称的文化内涵更加浓郁,可以反映出人们求福重义、重武卫、重宗族以及景仰龙神和历史人物等社会心态[12]111。这些地名一般形象生动,富于联想,因此,更多应属于表情型文本,在翻译时,为了引介地名的文化涵义,激发游客的猎奇心理,还可采用意译法。下面以贺州黄姚古镇的“兴宁庙”、“见龙祠”、“三星楼”、“文明阁”,位于贺街镇临、贺两江交汇处的“浮山寺”以及钟山县的“丹霞观”等建筑物地名为例,探讨这两种译法。

1.音译+通名。如:兴宁庙:Xingning Temple;浮山寺:Fushan Temple;文明阁:Wenming Pavilion;宝珠观:Baozhu Temple;三星楼:Sanxing Tower;魁星楼:Kuixing Tower;东门楼:East Gateway;丹霞观:Danxia Monastery;古家祠:Gu’s ancestral Temple;粤东会馆:Yuedong Clan Association。

2.意译。如:三星楼:Three Immortal Tower;魁星楼:Tower of the God of Literature;丹霞观:Red Cloud Monastery;见龙祠:Dragon-seeing Temple;浮山寺:Floating-Hill Temple;文明阁:Civilization Pavilion;双龙桥:Two Dragon Bridge;石跳桥:Stone-jumping Bridge;石板街:Flagstone Streets。

(二)古建筑专业术语的译法

有关古代建筑书籍的翻译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许多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专用构件,构成了古代建筑书籍的翻译特点[13]90。古建筑专业术语主要表达的是古建筑构造信息,但又因其特殊性,不易为外国读者所理解,因此更多处于赖斯文本类型的信息型和感染型文本之间。在翻译时,一方面可采用音译加注法,保持这些专业术语和特有建筑专用构件的语言特色,还可采取适应性的手段,本着文化交流的目的,着眼于信息接收者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突出译文的感染功能,使翻译的内容更加通俗化、规范化,更容易让外国读者理解和掌握[13]90。陈香美在其《中国古建筑术语的英译研究》中,以建筑大师梁思成编著的中英文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为蓝本,对现行常用的术语英译法进行了系统探讨。最后指出,音译加意译法恰好满足古建筑术语的英译需要[14]Ⅴ。而赵速梅也认为在译文中应对许多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结构作详细的注解[13]90。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古建筑专业术语的翻译宜采用音译加意译法或音译加注法。如中国传统的五大类屋顶类型中的“悬山顶”和“硬山顶”,可分别译为:“悬山顶”:xuan-shan ding/overhanging gable roof,又或xuan-shan ding(a roof with eave extending over the uppermost of the pediment)[14]54,“硬山顶”:ying-shan ding/flush gable roof。而如果建筑屋顶为单檐或双(重)檐硬山顶,如具有中原与岭南风格的富川古城城楼为“重檐硬山顶”结构,可译为“double-eaved flush gable roof”。而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结构,如:斗拱,可音译为Dougong,再用括号加详注(a systemof bracketswidely used on top of columns,eaves and cross beamas the basic element of the Chinese wood structure)[13]90;又如清式木装修构件“雀替”,常用于大式建筑外檐额枋与柱相交处,从柱内伸出承托额枋,有增大额枋榫子受虚步剪断面及拉结额枋的作用[15]368。而这一对不熟悉中国古建筑构件的中国人来说都难以理解的术语,如在译文中不作详细的注解,国外读者肯定也不知所云,因此可用音译加注法译成Queti(slimbrackets inserted to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13]90。值得一提的是,一熙提出音译加注的方式最为严谨,但在景观标牌有限的空间里增加注释近乎不可能,因此可采用意译[16]87,如:柱顶石(capital stone),阙(watchtower),水榭(waterside pavilion)。

(三)朝代和年号的译法

许多古建筑书籍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古建筑建设的朝代和年号等,虽然朝代和年号表明了具体的时间信息,初看应从属于信息型文本。但中国的朝代尤其是年号,很多中国人都不一定明白,更别提刚接触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了。因此,其关注点还是信息接受者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程度。不得已而为之时,也要参照感染型文本的适应性的手段进行翻译,不排除对文化意义进行淡化的处理方法。所以,现在普遍的处理方法是保留公元纪年,而对年号进行模糊处理或省略不译[16]86。如

例一:兴宁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重建[17]51。

该句的参考译文应是:Xingning Temple was first built during Wanli Period of Ming Dynasty,and was rebuilt in the year 1756,Period of Qing Dynasty(or was reconstructed at the 20th year of Emperor Qianlong of Qing Dynasty).

例二:古戏台在黄姚东北角,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光绪年间曾多次重修[17]53。

这句话的参考译文应是:The ancient stage locates at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Huangyao,and was first built in the year 1524,Jiajing Period of Ming Dynasty,and was rebuiltmany times under Emperor Qianlong and Guangxu of Qing Dynasty.

例三:历史文化悠久的贺街镇,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2)时为临贺县治,三国时置临贺郡,唐武德年间设贺州,明洪武十年(1377)至1951年为贺县驻地,1952年后沿称贺街镇[18]166。

这句话的参考译文应是:Along with its lo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Hejie Town was the county seat of Linhe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u(112 B.C.)of Western Han Dynasty,and was respectively set as Linhe Jun during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220-280)and Hezhou during Tang Dynasty.From Hongwu Period of Ming Dynasty (1377) to the year 1951,it was the seat of He County,and was called Hejie Town from 1952 up till now.

(四)有关古建筑书籍翻译中的语篇连贯

以上所述都是着眼于对单个词或句的翻译上,“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突出语篇相连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整篇文章不能用割裂的方法来翻译。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篇章段落通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意连贯,语句关联,翻译的时候必须做到语篇连贯[13]91。”而现有的一些译文句子零散,不注重语篇连贯,有些显然是机译的结果,直接影响目标语读者对古建筑物本身的欣赏。如前所述,古建筑文本语言正式、文体华美,结构严谨、辞藻华丽。因此,整个篇章段落的古建筑文本更多属于表情型文本,翻译时宜采用仿效法,以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美学效果并重塑原文的语义内容。

例一:贺州客家围屋建于清朝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围屋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分南北两座,相距三百米,呈崎角之势。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八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一百三十二间[19]。

这句话的译文是:The Hezhou Hakka Roundhouse to build on the last year of the QingLong period is apart fromnow for more than 200 years.The total area of Hezhou Hakka Roundhouse coveringmore than 300 acres,is separated into the two buildings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osition,be apart from300 metersmutually,present the Cape power,the southern building crosses three horizontal lines by six vertical lines,has nine halls and 10 courtyards,sets of 132 rooms[19].

仔细读读便可发现,该段译文有多处错误,很多句子不完整,更别提语篇连贯了。首先第一句用了个to不定式,后面又有is apart from,句子结构到底如何?Qianlong拼成QingLong估计是译者一时粗心拼错,“乾隆末年”译成the last year of the QingLong period,是否就指乾隆年间最后一年呢?据汉语成语词典,“崎角之势”应为“掎角之势”,掎指拖住、牵引,拉住小脚;角:鹿角,指抓住角。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14]269。译文是present the Cape power,也许是把“崎角”误解成“岬角”了。再者,译文中后面的数字也和原文不符。最后,译文当然也就不能保留原文的美学效果和语义内容了。

参考译文:Built in the last years of Qianlong emperor of the Qing Dynasty two hundred years ago,Hezhou Hakka enclosed houses cover an area of more than thirty mu and are divided into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with three hundred distances between them,so developed as to divide forces to contain or assemble forces to attack the enemy in fighting battles.The southern parts have three houses running fromeast to west and six ones running fromnorth to south with eight halls,eighteen courtyards aswell as one hundred thirty two wing-rooms.

例二: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四周有三米高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厅与廊通,廊与房接,迂回折转,错落有致,上下相通,屋檐、回廊、屏风、梁、柱雕龙画凤,富丽堂皇[19]。

这段说明文字的译文是:The Hezhou Hakka Roundhouse is a symmetry structure of square,a 3-meter high wall around the Hakka Roundhouse which separates the inside and outside environment.The layout of Kakka Roundhouse is reasonable,of sumptuous building decorated and carved the delicacy painting the dragon carved phoenix on the hall,corridor,screen and the pillar[19].

译文中明显存在句法错误,并且用简化手段省译了原文中间部分的内容,只一句The layout of Kakka Roundhouse is reasonable并不能充分体现围屋的合理布局,让目标语读者无法想象围屋的布局到底是怎样的合理法,割裂了整个段落的有机性和语意的连贯性。

参考译文:The whole houses(Hezhou Hakka enclosed houses)shape in square symmetry,and are enclosed by a three-meter-high wall which separates the houses fromthe outside world.The houses, halls, as well as courtyards are well organized as a whole with zigzagging corridors connecting themin a picturesque disorder.With carved dragons and painted phoenixes on the eaves,corridors,screens and pillars,the enclosed houses are verymagnificent.

例三:在广西昭平县的东部,有一座保存了明清时期建筑特色的古镇,这就是黄姚古镇。古镇按照九宫八卦图布局建筑,始建于宋朝开宝年间,明清时期得到了大发展。现在的古镇保留了许多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透视出悠久的历史和昔日的繁华。古街道全部用青石板镶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镜[20]320。

以上文字若做以下翻译,应更恰当些。参考译文是:In the east part of Zhaoping County,Guangxi,there is an ancient town which preser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itectur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that is Huangyao Ancient Town.The layout of the ancient town was based on the ancient tactical method called Eight-diagramTactics of Nine Directions.The ancient town was first built in Kaibao Period of Song Dynasty(972)and got great development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The many intact ancient buildings preserved in the ancient town now still reflect their long history and the former prosperity.All paved with blue stone slates,the surface of the ancient streets is smooth as amirror.

五、结 语

通过对赖斯文本类型理论与古建筑文本翻译关系的分析和对贺州古建筑文本汉英翻译实例探讨,本文得出在翻译古建筑文本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文体特点,既要保持其特有的语言特色,又要从译文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在处理原文信息,特别是对其中特有的建筑物地名、专业术语、朝代和年号等信息时要合理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同时又要做到语篇连贯,使译文更易为外国读者理解,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之时,又达到宣传中国古典建筑文化的目的。

[1]张美芳.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9(5).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9).

[3]薛莉.赖斯文本类型理论关照下的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

[4]Dollerup,C.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李谧.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本类型与目的性翻译—以赖斯的翻译理论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6]金凌燕.古建筑翻译的文体特点和翻译策略—以中国古典园林翻译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7]黄喜林,潘立文.论黄姚古镇的文化与旅游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8).

[8]石承斌,陈才佳.黄姚古镇建筑艺术的影视人类学保护[J].艺术百家,2008(6).

[9]王俊平.贺州客家围屋的保护与民俗旅游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6(3)增刊.

[10]韦祖庆,陈才佳.黄姚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1).

[11]宋俊娟.从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看客家人的审美——以贺州莲塘围屋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08(3).

[12]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3]赵速梅.古代建筑书籍翻译的特点及直译与意译互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14]陈香美.中国古建筑术语的英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15]王效清.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M].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7.

[16]一熙.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以李庄古镇旅游资料英译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1(1).

[17]广西昭平县政协.梦境黄姚[Z].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18]陈思宇.放歌广西[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9]森林之城,田园都市[Z].(内部资料).

[20]赖富强,刘庆.趣闻广西[Z].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围屋黄姚赖斯
黔中访古·榕江客家围屋
双重救赎
上海故事(2021年9期)2021-11-03 02:14:11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古镇黄姚
歌海(2021年5期)2021-01-01 09:10:58
记住黄姚
歌海(2021年5期)2021-01-01 09:10:58
夜黄姚
歌海(2021年5期)2021-01-01 09:10:58
黄姚:惊艳了时光
格赖斯准则何以适用于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50
围屋的月光
岭南音乐(2017年1期)2017-03-18 06:44:50
客家围屋的文化寻绎及其保护策略——以贺州莲塘江氏围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