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丽,董 博
(1.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2.兰州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兰州 730107)
政校企合作办学是由地方政府、属地高职院校和当地企业共同参与,即政府主导,以学校、企业为主体,三者相互依赖的合作办学模式。政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由政府搭建平台,学校发挥教学、科研和人才优势,企业发挥资源、市场优势,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急需人才的目的。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创立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这一理论为政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依据。在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其“双元制”教育模式被称为德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武器”。“双元制”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构成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分别有明确的职责。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证明:政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政校企合作的指导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也明确指出:“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在这种形势下,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建设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计划,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明确指出“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
基于以上理论和政策依据以及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如广东、福建等省都开展了政校企合作办学的尝试,出现了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热情参与,合作培养人才的“多赢”局面。保定市是文化大市,高职院校和应用本科在校生数量众多,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及企业发展迅猛,为保定市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河北省保定市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大学之城”的美誉。全市共有大学16所,27万余名在校师生,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67个,国家、省级重点学科6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6个,其他各类实验室382个,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5 020名,是名符其实的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创新高地。同时,保定市位于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目前销售收入2 000万元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1 627家,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和新能源为支柱产业,机电、纺织、食品、建材和信息产品制造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民营企业总数达到5.9万家,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点①数据来源:保定市校地合作办公室统计资料.。目前首都经济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经济发展由“虹吸”向“外溢”转变,这些为保定市的经济转型和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保定市政府也提出打造河北“中关村”的战略规划。保定市开展政校企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目前来看,保定市政校企合作办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认识模糊,把简单的顶岗实习或见习等同于校企合作,合作层次不高。二是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与院校合作动机不一致,高职院校缺乏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整体方案,片面强调或过度关注学生就业,而对企业参与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缺乏监督和有效配合;企业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是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三是学校与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匹配,教师的研发工作往往脱离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科研工作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或者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只能消极地充当技术的接受者。四是政校企合作办学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世界教育大国的经验表明,有效利用政策工具是达到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和职权法授目的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利用拨款工具助推政策目标的实现,利用标准工具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利用评价工具推动教育改革,利用信息披露工具加强社会监督。
在政校企合作过程中,保障是政府最实在的服务,具体体现在经费保障和政策保障上。比如江苏省先后出台了《劳动合同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意见》、《南通市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专项建设经费奖励办法》、《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构建政府主导体制,政府还应将高职院校发展纳入到地方发展战略规划中,对高职院校的建设项目优先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全力支持其发展。在高职院校党政领导人员的配置上,也给予特殊安排。这种机制为高职院校获取社会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对校企合作进行宏观指导。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可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如保定高新区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保定高新区电谷学院的实践和探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以服务IT产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对接保定市高新区内的中国电谷。中国电谷建有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型储能等六大产业集群,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保定高新区现有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技术中心,25个高新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家级光伏系统检测中心、风能检测中心和15名院士参加的国内首家风电叶片研发中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大学科技园开创了一园多校、联合创新的发展模式。依托这些优厚的资源,学院重点发展新能源、动漫、软件等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教师下企业等都有充分保障。
为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需创新体制机制,即政校企共同参与的办学模式。电谷学院的建设主体包括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园区企业和软件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三方共同制定《电谷学院章程》,明确政校企三方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各方的权利义务。高新区管委会为电谷学院提供政策支持和办学场地,协调资源,搭建发展平台;园区企业为电谷学院提供人才需求规格及数量预测,选派专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开放实训基地,吸收学生实习与就业;软件学院作为人才培养主体,面向企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制定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通过各方合作,构建起一个“政府政策主导、企业实体支持、学院具体实施”的人才培养耦合体,形成学院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学院提供办学支持,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北京等15个省市,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职教集团是政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种全新模式。通过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完善办学模式,制定发展目标,推进科研部门、高等院校、重点行业企业的深层次联合。
职教集团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学校依托优势专业,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全方位合作。集团成员试行设备、师资、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形成集团经营优势。把企业资金引入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和文化展示基地;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承担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强化学校实训教师队伍;引企业进校园,采用前厂后校或厂中校、校中厂模式,做到知识与技能无缝连接。保定市可依托长城汽车等优质企业组建职教集团,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共赢模式。
中国电谷大学科技园是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为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发展,促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保定经济与文化发展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是保定多所大学科技、智力资源优势与高新区的产业聚集优势强强联合的成果。保定市中国电谷大学科技园2012年5月正式开园启动,截至目前,在孵企业总数230家,其中创业园124家,科技园33家,大学科技园73家。企业注册资金合计6.69亿元。2012年在孵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5亿元。2012年新入驻科技企业74家,在孵企业拥有有效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成功孵化优秀企业7家,其中自己购置土地的有2家,购置场地的5家。①数据来源: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统计资料.园区入驻企业运行呈现良好态势,主要涵盖新能源、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软件、节能环保、金融及科技服务、设计咨询等七个方面。大学科技园紧紧围绕打造四个基地,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高校师生创业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自主创新重要基地的总体目标,由保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和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于2012年底共同组建了运营主体——保定电谷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探索形成了一园多校、联合创新的发展模式。大学科技园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正日益显现。保定市应广为宣传,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院校,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这一平台,进一步深入开展政校企合作。
总之,政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其合作过程涉及利益面较广,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其体制机制,政、校、企三方均应开展制度创新,以推进政校企合作办学不断走向深入。
[1]陈粟宋.按区域产业特色的政校企合作 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机械职业教育2011,11.
[2]朱雄才.试析政校企合作开展农民培训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3]万伟平.公办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4]王向岭.政校企四方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与战略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