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言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属于普遍现象,而且非正规金融是这些地区企业创办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本文主要就非正规金融处于正规金融外而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一个更为综合的视角,对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原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发展中国家为了以投资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通常把银行利率压低到市场均衡以下的水平。并且把这些廉价的资金配置到政府优先扶植的部门,从而使得支持中小企业或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的资金变得相对稀缺。以上 观点类似于 McKinnon 提出的金融抑制假说。但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来看,金融抑制现象还有我国所特有的形式。为了实现渐进的经济转轨,为了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金融资源被国家控制并配给国有经济。同时其他经济部门(如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受到了来自正规金融系统的压制,因此它们只能依靠正规金融系统以外的融资渠道。非正规金融也由此应需而生。
Akerlof 在其工作中,将信息不对称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信贷市场。对比于正规金融系统的对借款人的经济和金融信息不仅缺乏,而且获得的成本高昂;而通过资金供求双方的人缘、地缘关系或其他商业关系发展起来的非正规金融却拥有相对的信息优势。这种现象即便是在金融体系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中也是存在的,因此也有学者通过实地研究发现在那些发达的经济体中大多数小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依然很少依靠正规金融体系。林毅夫、孙希芳(2005)的工作表明一些当地的高利贷者通过对贷款者信息的充分了解,能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可以依靠这种信息上的优势索要较高的利率。
由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得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现象。即使银行已经达到了预期收益最大化,亦即其利率水平已经达到了使预期收益最大化,资金的需求仍然超过了供给。此时银行就没有任何动力使得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产生了信贷配给的现象。这样使得总存在一部分企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得到贷款,即使这部分人可以接受比均衡利率水平更高的利率。
由于政府经济政策的短期性和一次性,使得很多寄希望于政府扶植的经济部门不能得到政府的长期帮助。甚至,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会致使他们无法偿还短期贷款,从而造成信誉的损坏。Diamond 在他的工作中引入了“信誉”概念,即是说良好的还款记录才可以使贷款者获取更好的信誉,从而实现信贷渠道的多样化。而政府的工作往往没有给特定需要借款的群体提供一个得到良好还款记录的机会。拉美国家金融体系的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誉”缺失,致使他们失去了信贷渠道多样化的机会,他们只能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渠道。
通常情况下,正规的融资渠道拥有庞大的组织结构和庞大的智囊团体,因此他们应用一些标准的、客观的标准对借款者进行衡量,故大中型企业相对于较小企业拥有借款优势。而非正规的融资渠道,不会采取标准化的贷款合约,转而收集一些容易得到的区域性的或社区特性的指标,通过与相对较小的企业进行长期、密切的合作来获得这些指标和信息,故而小企业相对于较大中型的企业有借款优势。因此,非正规金融渠道也就作为小企业的贷款者应运而生。
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待非正规金融的问题,可以从综合的角度得到很好的洞见。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原因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源自于金融抑制;二、源自于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从关系融资、信贷配给、“信誉”缺失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的原因分析,基本都是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正确看待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现象,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把它看做是组织结构与系统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非正规金融能够动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即使这些变化是无规律的。研究就很好地应证了这一设想:政府为消除非正规金融的努力是徒劳的。非正规金融是从一般的融资结构中演化出来的另一种较为高级的融资市场的组织形式,而其形成过程是非线性的,也是不可控的。
非正规金融这种市场组织的形式、特点、大小,不但由人口规模,而且由这个市场中有效借贷水平决定。而借贷水平决定于生产力,生产力又依赖于分工的水平。这样分工和市场结构内生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非正规金融作为一个自组织结构,是个体内生的选择的结果,而个体的选择则是在分工与由此带来的交易费用上展开的。因此非正规金融这样的组织在复杂系统的角度下,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的动机存在的。
研究结论证实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对非正规金融的偏见和不公平待遇。应该正视非正规金融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其的规范与引导,而非一味的禁止。复杂系统理论作为研究的视角,可从综合的角度对非正规金融现象得到很好的洞见。
[1]郭梅亮,徐璋勇.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变迁[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7).
[2]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 经济研究,2005(7).
[3]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