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2011年上海的GDP是19195.69亿元,人均GDP为82560元,为境内各城市之首。在未来的20多年里,上海将要发展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超级特大城市,需要形成与特大城市相匹配的产业结构体系,以其深化的集聚效应形成高端人才的聚拢,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开发,优化传统制造业的盈利模式,增加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发展具有上海特色的特大城市产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上海也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一次调整是20世纪80年代,上海基于由传统工业基地向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型,加快了传统工业的改造,大力培育以宝钢、一汽大众为代表的重工业,推动了产业结构从日化化工、纺织等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变。第二次调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上海紧紧抓住了浦东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以及稳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方针,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对外贸易、交通通讯、房地产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发展,实现了连续从1992年至2007年16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第三次调整是21世纪以来,上海开始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关联性大的产业,如信息、金融、商贸、房地产等,努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新型产业体系。2006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首次迈上万亿元台阶。全球金融危机后,上海仍创造了生产总值14069.87亿元,以占全国仅0.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当时全国生产总值的4.5%。其间,上海的产业结构转型明显加快,随着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保持相对较低的比重。
至今上海本质上还是一座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而服务型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显然上海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发展潜力。2011年,上海的第三产业仅占全市GDP比重58%,而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所占全市GDP中仍占据高达41.3%之多。此外上海更远远落后于国际的特大城市,如香港、东京以及纽约的第三产业占比均早已达到80%以上。然而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三大产业特征的行业迅速扩张的以支撑GDP的高增长率的前景下,以上海为代表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最近几年上海生产总值的增速大幅下滑。具有“两高一资”特征的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上海应该充当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排头兵”,注重节能、减排、降耗、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高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国际物流、信息通信、文化教育、房地产业、社会公共服务等,并将“两高一资”的“工业制造”行业逐渐迁出特大城市,加大服务行业的所占GDP的比重,压缩工业所占GDP的比例。
上海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均衡性和稳定性不足,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一些服务行业诸如金融、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而另一些诸如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综合技术等行业发展缓慢。2011年金融业生产总值为1804亿元,比2010年增长28%,占全部第三产业的20%,房地产生产总值为1237.56亿元,比2010年增长32%,占全部第三产业的14%。而2011年教育行业的生产总值仅比2010年增长8%。与此同时,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业的就业人数却很少,这些新兴高端服务业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而批发零售业的就业人口很多,但其相对生产率较低,对GDP的贡献较小。
受上海“两个中心”战略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只有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才能“救”上海。因此,上海很多开发区都开始转型做服务业。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基于一个以现代化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制造业不能一下子得不到发展的重视逐渐“被抛弃”。长期以往,钢铁、石化、机械、电子、汽车等重化工业产业成为支撑上海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冲击影响最大的也恰是这些行业。随着商务成本高企、土地资源有限、能源消耗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不断加剧,上海在重化工业等产业发展上的竞争优势日益弱化,重化工业受危机影响的下行趋势日益显著,第二产业的内部转型势在必行。
由于上海早期就开始发展工业、制造业,因此其产业规模和提及结构上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继续高速发展遭遇困境,对GDP的增长贡献度也在逐年递减。此外,上海作为具有辐射效应的特大城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如江苏、浙江都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的问题,其制造业上的附加值率也远低于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
上海作为典型的特大城市,具备其特有的集聚效应,可以借助原有产业优势聚集大量劳动力。过去上海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使很多人口集中在这些地区。当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并向服务业转型时,除了需要解决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的问题外,同时也必然要求过去的劳动力转型为能够为第三产业提供高素质的服务的人才。结构性失业会显现出来,许多劳动者随着第二产业从低端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调整的同时被迫失业,然而又不能够符合新兴第三产业的要求,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
毫无疑问,上海要发展高新科技和高新产业,最需要的就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但是中国现阶段只有不到30%的劳动力接受过中学以上的教育,科技创新激励体制相对落后,专利技术的法律保护尚不健全。上海本身具有较为优越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但是人口的素质提升是个全民性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上海在努力吸引人才的同时,也要自主地培育一批金融、地产、软件开发以及其他服务型行业的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支持。据相关调研报告分析,上海金融人才在2008年之后增长进一步放缓,2006年上海金融人才为20万,2008年上海金融人才总数就已达23.2万人,到了2010年年底,才为23万人左右。相当于之后的两年内几乎没有增长。
上海应通过科技的开发创新,促使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尤其是将低技术含量高劳力的产业向城市周边的经济腹地转移,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且也是作为特大城市发挥其辐射效应以提升经济腹地基础的途径。而那些高端制造业为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应将利润较低的部分产业链外移,与周边的经济腹地形成产业链分工态势。由于制造业的生产及销售是创造利润的关键环节,上海只须将设计、研发、销售等关键环节掌控住,倚靠上海在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和良好的市场体系上的双重优势,开发创新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的品牌才是关键。
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海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增强第三产业的服务能力,要通过上海的集聚效应,形成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促使上海不断拓展服务业领域的新市场,为不同的客户研发和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同时,要通过辐射效应将服务范围从本地域发展到覆盖到全国的服务一体网络,综合各地区的第三产业特征,快速提升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化导向已经明确,即未来产业发展将朝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和复合型产业等方向调整。但上海的人才结构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尚不能给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充分的支持。所以,上海目前的人才结构必须进行优化调整。人才结构的调整不仅要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而且也要求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作相应的协调,此外人才结构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具体而言,要建立起合理的信息平台发布人才规模及结构、人才就业状况等静态信息。然后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开发在基本性能、功能有上发生本质变化的新产品奠定基础。
[1]曲建,彭坚.从与香港的比较中看上海产业结构发展[J].特区发展研究,2011(01).
[2]王立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服务经济遇“五大”路障[J].西部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