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英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财务管理总部,上海 201204)
盈余管理的概念由Watts 和Zimmerman 首次提出,他们认为企业的管理层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使用不同会计核算和估计方法影响公司的财务数据。这种企业管理层操控盈余水平的行为称为盈余管理。对于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企业的真实财务数据是不可观测的,只有企业管理层才能掌握真实的盈利状况。因此企业管理层有动机操控盈余实现自身利益。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人,扰乱资本市场秩序,阻碍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开展盈余管理研究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近二十余年来,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学术领域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以期对已有的盈余管理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监管机构给予有益的参考,同时也致力于探寻未来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向。
财务报表是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公司可以利用披露财务报表的机会将公司经营的优异表现提供给投资人,有助于投资人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既然企业管理层用财务报表来传递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那么管理层会利用他们掌握的经营信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核算和估计方法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此同时,审计工作并不能完全洞察这种操纵盈余的行为,给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财务报表是否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公司经营现状,我们对此表示质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Arthur Levitt 曾经表达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谈话。他指出,企业管理层滥用操纵盈余的行为正在威胁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为了迎接这一挑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研究新的披露方法监管滥用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影响企业投资者和影响相关利益者对于公司业绩的判断,从而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定义许多方面都值得探讨。首先,企业管理层可以操纵财务报表的多个项目。比如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和残值的估计、员工福利的设定、递延税款、坏账损失和减值损失的估计等。管理层也要选择可接受的记账方法来披露交易,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加速折旧还是直线折旧法,存货的估价方法等。这些会计核算和估计方法的选择都会影响企业盈利数据。企业操控盈余的手法往往隐蔽而多样,因此想要发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极有难度的。
在研究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管理层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进行盈余管理对我们的研究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来看盈余管理主要有三个动机。1.资本市场动机,改变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预期,改善股票估值。2.监管动机,改善公司业绩以达到监管标准。3.契约动机。
资本市场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利用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对股票估值,公司管理层为了让本公司股票得到理想的估值水平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影响本公司股票短期走势。Perry 和Williams(1994)通过对收购企业应计项的研究发现收购前应计项相对收入呈下降趋势,说明企业在收购前刻意降低盈余从而达到降低收购价格的目的。同时经理人也会在收购资产时高估盈余,有关研究表明公司在IPO 或增发新股前会披露超预期的盈余增长以达到提高发行价格的目的,这样的公司在IPO 后一期的盈余规模会迅速萎缩。(Teoh,Wong,and Rao 1998;Erickson and Wang 1998)。盈余管理有时也是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预期。Burgstahler and Eames(1998)的研究发现企业管理层操控盈余主要是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对公司的盈利预期,特别是为了避免公司的盈余低于证券分析师的预期。如果公司披露的经营业绩低于分析师预期,一般股票会遭到投资者的抛售严重影响到公司股价走势,因此企业管理层有动机为了达到分析师对公司业绩预期而提高盈余水平。Abarbanell and Lehavy(1998)选取被分析师评为“买入”和“卖出”级别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预测盈余管理的程度,他们发现被分析师评为“买入”级别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符合分析师预期的财务数据。
企业会为了应对监管进行盈余管理。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相对严格,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给盈余管理监管动机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对于这部分内容国内的学者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和优秀的研究成果。我国监管层对配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盈余水平有严格的要求,有配股需求的上市公司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获得配股资格。魏刚(1998)通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在10%左右的样本公司发现,这类公司会操纵净资产收益率使其高于10%用以获得配股资格。也有学者研究发现,获得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应计项目规模明显大于非配股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主要是企业管理层利用盈余数据影响债务契约、管理者的报酬契约和合同违约。有研究发现在合同违约的前期,企业管理层倾向于提高应计项目增加盈余,使外界误认为违约的概率减小。在管理者薪酬和业绩挂钩的公司,管理层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业绩奖金。
由于盈余管理具有成本低、隐蔽性强的特性,这种行为已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种类型的企业中。监管当局对企业会使用哪种会计方法,哪个会计科目进行盈余管理是非常感兴趣的。上文中已经提到迄今许多研究都使用超预期应计项目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但也有企业利用其他会计科目进行盈余管理。Bushee(1998)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不会减少研发支持避免披露公司业绩下滑,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更倾向于使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金融业公司如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其他行业不同,也给研究盈余管理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于银行来说坏账准备科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个科目直接影响了银行的净收益和股票的账面价值,从而影响了外界对银行盈利能力的评价,保险公司相似的重要科目是索赔损失准备。Beaver et al. (1989), Moyer(1990), Wahlen(1994), Liu et al.(1997)等学者采用银行和保险公司作为盈余管理的研究样本,他们发现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同样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Petroni(1992),Beaver and McNichols(1998),和Petroni et al.(1999)通过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研究发现,财产保险公司会利用保险索赔损失准备科目进行盈余管理,但并不清楚是否是为了资本市场动机或者监管动机考虑。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会计科目,也有学者发现企业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增加企业盈余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以上的研究说明,至少有一些企业存在这种为了各种目的而进行不同方式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是否真的会对股票价格有实质性的影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过去二十多年有关资本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表明投资者相比于现金流数据更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数据,投资者并不认为企业会操控盈余而让盈余数据不具有可信度。从以往的数据来看这样的偏好是十分合理的,Dechow(1994)曾经证实预测未来现金流数据最好的变量并不是本期现金流而是当期盈余数据。投资者主要通过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来评价公司盈利水平,因此投资者的预期会给股价走势带来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如果投资者发现企业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后会作何反应?Hand(1992)发现投资者开始了解公司会利用会计手段操纵盈余,但并不会对盈余的上升过分反应。Beaver and Engel (1996)、Liu et al.(1997)通过银行样本的坏账准备的研究发现,股票回报和正常的坏账准备是负相关关系,和非正常水平的坏账准备是正相关的。超预期的低水平坏账准备银行未来期盈利较低,现金流水平也低。这个研究结果可能的解释是,投资者认为正常水平的坏账损失准备真实反映了贷款资产质量,而高于正常水平的坏账损失准备可能是银行为了改善未来期经营业绩而刻意的向下操控本期盈余。保险公司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如投资者对财产保险公司的非预期索赔损失准备也有相似的看法(Beaver and McNichols 1998; Petroni et al. 1999)。对于非金融企业的研究也有许多,Foster(1979)发现公司股价相比IPO 当日跌去了8个百分点。Dechow et al. (1996) 发现当公司披露接受盈余管理调查后股价比公告日平均下跌9 个百分点。虽然很多研究结论都表明投资者在发现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后都用脚投票,但投资者并不能识别所有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增发的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发行当期公司会有非正常水平会使盈利增加的应计项目,投资者对这种行为并不持否定态度,给予了较高的定价(Teoh, Welch, and Wong 1998)。也有学者发现IPO 公司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公开发行前为了提高股票定价,发行公司会向上操纵盈余从而使投资者高估公司未来业绩。但是这种行为并不能持久,盈余管理是以未来期盈余萎缩为代价的,因此在发行期后公司的盈余会迅速减少,所以在发行期后的公司股价表现往往和发行时的水涨船高大相径庭。总的来说,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投资者行为,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虽然盈余管理普遍存在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但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盈余管理的测度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实证方法,即应计利润总额模型、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和盈余分布方法。
应计利润总额模型认为公司管理层操控盈余主要通过应计利润,因此将应计利润总额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应计利润为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的差额。
应计利润总额模型估计盈余管理并不能分辨企业管理层利用不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因此研究学者在应计利润总额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模型,将应计利润总额分解成为可操控应计利润和不可操控应计利润,将可操控应计利润视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的关键在于通过模型估计非操控性应计利润。
盈余分布方法主要是通过盈余管理后的盈余分布来检测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目前有关盈余管理的大部分实证研究都采用了分离应计利润的方法,学术界发展出了众多的计量模型估计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使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Jones 模型、修正的Jones 模型、行业模型、截面Jhones 模型、截面修正的Jhones 模型等。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外学者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我国资本市场有其“转轨+新兴”特性,因此单纯沿用国外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我国资本市场独特制度背景也给盈余管理研究领域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可以为丰富盈余管理研究研究成果做出贡献。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的监管盈余管理行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因此适用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盈余管理研究方法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 Perry,S.,T.Willianms.Eearnings management preceding management buyout offe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4(15):485-508.
[2] Teoh,S.H.,I.Welch,T.J.Wong. E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post-issue per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50):63-99.
[3] Dechow, P.Accounting earnings and cash flows as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accounting accrual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4( 18):3-40.
[4]蒋义宏,魏刚. ROE 是否已被操纵:关于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报,199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