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三道中学 吴 楠
2007年春天,小镇突降一场春雪,初春的鹅黄粉蕾多半夭折。那沉睡在寒冰下的莲花湖,那春雪白头的锅盔山,不免让人心生寒意。可就在那时那地,我的心头暖暖的,因为那一坡一坡一岭一岭的达子香如霞般映红了小镇,整个小镇飘渺在一片浓郁的芬芳中。达子香,故乡人的爱物,凌寒独放。
可我不知道这报春的使者还在孕育着一个更惊人、更温暖的喜讯——小镇要飞出金凤凰了。三道镇东升村女孩李晓薇考上清华了。那一个月,这是小镇唯一的话题。
普普通通的家庭,清秀文雅的女孩,表面与常人无异,可走进她的世界,你就会发现她决不是平常的女孩,李晓薇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她的成功对于当班主任的我有什么样的收获?
2009年,一封来自她写于清华园的电子邮件引发了我关于教师职业定位的深刻思考。
“尊敬的吴老师:
您好。好久不见了,真的很想念您。有人曾说,一个女孩的身边一定要有一位优秀的女性做榜样的。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心里,老师您一直是我的偶像!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您的情景,白色的上衣,米色的裤子,清新的微笑,一双能够洞察心灵的眼睛,至今印象深刻。您不是特别漂亮的那种,但在我心目中却是最有气质最特别的一位,兰花一般的气质,高雅,有灵气,有追求。您的课讲得真好,我觉得这源于您对教学事业的热爱,潜心的专研,有自己独特的心得。您从不照本宣科,总是在启发我们,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对美的发现力。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我们的情商,这一点让我一生都受益匪浅。正是您春风化雨般的言语滋润了我们正在成长的心灵。让我们幼小的心灵丰富起来,有血有肉,热爱生活。对一个偏远山区的初中孩子来说,老师就代表一个世界,接触一位老师就是走进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时代是成长的关键时刻,从这一点来说,能遇到像您这样优秀的老师,真的是我一生的幸运。”
当我读到这里时,心中不免涌起一份骄傲。原来,老师在山里孩子的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的举足轻重。做老师的你要懂得担当啊!为了这份担当,你不仅要做事业型、智慧型的老师,你还要做魅力型、榜样型的老师,你更要懂得,你想要什么样的学生,你首先就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是一面镜子,孩子在这面镜子里看到了梦想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他们才会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路欢歌。步入不惑之年的我,还有那份追逐梦想的张力吗?还能带动学生一起奔跑吗?还能以自己的那份对事业对生活对知识的爱感染学生吗?
“当时我也没想到自己今天能在清华学习。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算是一种成功。但是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平凡,很普通。来到清华,大家也都是普通人。其实,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在清华,80%的学生都是各省前十名,这些人中那种特别聪明的人只是少数,但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就像您说的‘智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态度却可以决定人的未来’。他们勤奋,上进,始终如一。这些品质都是老师的外在培养直至形成学生内在的动力。我觉得,老师们最大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让学生有梦想,有追求,并且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而我就是受益者之一。”
“智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态度却可以决定人的未来”,这是我和每一届学生常说的话,我知道,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多么重要,可是我是不是持之以恒地、科学有序地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勤奋,上进,始终如一”。当我以一个有20 多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再看这些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一如当年,还把他们当做一个懵懂的孩子,牵着他们的手,一步一步把他们领进知识的殿堂?是不是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预感,在压力很大的求学道路上,过早地无意地暗示了一些学生的命运,让今天过于敏感的学生早早定论了自己的未来?
“老师您对我一如既往的鼓励和器重,确实惹来了别的同学的嫉妒,但却越发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要争气,也更加起劲地学习,不让老师失望。这无形中成了我学习的动力。老师的鼓励和关爱,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养成了要一直优秀,力争上游的心态。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就在精神境界这些软实力上。”
看到这里,我想到当年是如何“鼓励和器重”她了,那时,因为她家的一次意外,她不得不在秋收时停课为别人打工来赚取学费,意志消沉,影响了成绩,我很痛心,怎样才能让她找回自信?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发现她很有语文悟性,那就从语文学习入手,让她找到动力。首先我把她打工8 天所写的作文《挥不去的8 天》向上推荐,获得了牡丹江市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当我们市里的教研员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发给她证书时,她是多么自豪。以后,我把我每次订阅的刊物和她一起阅读欣赏交流,那一段美丽的时光,我自己也觉得我们不是师生,而是志趣相同的朋友。开始有些学生不理解,有的学生甚至会问我:“吴老师,您怎么那么偏向她啊?其实我们知道,她值得您那样做。”如今,我送走7 届毕业生,今天我还会因材施教,满腔热情地寻找更多的机会去“开锁”吗?我还会“一如既往地鼓励和器重”每一个孩子,从而使他们“养成了要一直优秀,力争上游的心态”,成就他们“精神境界这些软实力”吗?我是不是应该剖析我的教育教学是不是有纰漏,才会有今天的遗憾和失望呢?
“生活的压力,让我更加珍惜学校的生活。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追求,有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成功是过程,不是结果,努力过了,成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最难忘的不是我知道自己被清华录取的时刻,而是这之前那些快乐而努力学习的生活,那些无拘无束的梦想,那些没有任何杂念的师生情义,同学友谊,那是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而成功的那一刻却没有太多的回味,更多的成功往往是别人眼里的定义,自己感觉自己进步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其实只要你感觉自己在进步,那你终究会是优秀的。”
到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从一个成功的学生的视角认识成功的定义,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我们的成功是不是只有成绩和升学?是不是许多孩子就是在分数的纠结中丧失了学习的快乐,忽略了过程的重要,轻视了点滴进步的意义,错失了培养持之以恒品质的机会?而在这一次“至关重要的失败中”是不是很多孩子失去自信与骄傲,从而一生失去了对求知的兴趣?“自己感觉自己进步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是不是我今天应该修炼的成功学?我的教育教学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
“如今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把老师称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是老师们引导我们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路程,引导我们走向更为宽广的世界。我们心存感激,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尽管行胜于言,但是我还是要借这个机会衷心地祝愿您,还有像您一样的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永远幸福!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李晓薇
2009年7 月于清华园”
今天再看当年的邮件,我似乎又一次嗅到了达子香的芬芳。从1990年夏天我重返偏僻的故乡,再次走进我的母校做教师至今已经有23年光景。从当年风华正茂、热血沸腾到今天鬓染霜华、沉稳内敛。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做一件事:我要怎样去耕耘,才能让学生都如愿以偿?我还要怎样教育才能让没有希望的他或她创造奇迹?我还要怎样施教才能让放弃希望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当年我把教育的最终效果指向自己,23年的美丽时光如水流逝,自己的追求矢志不移。只是23年后的今天,当时代、教育环境、学生个体、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时,我吃惊地发现,这种指向自己的教育似乎不再奏效。我慢慢发现,我们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好”,可学生有不买账的;我们不遗余力,慷慨以赴,可有的学生最终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我们满怀希望地描绘一个学生未来的时候,他竟不辞而别,闯荡世界去了……
无数次的反思和这封清华园的邮件的到来,让我慢慢明白,当年我们只是撒下了一把爱的种子,可今天,孩子们回报我们的却是桃李缤纷。当我们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洞悉那些来自学生世界的心声,及时调整职业倦怠,永葆教育的热情,在反思的同时,积极行动,那么教育的双赢将不是梦。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实现教育目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怎样做学生喜欢、崇敬的老师?我想:是用你的梦想点燃更多的梦想;是用你的领跑带动更多的奔跑;是用你的坚守养成更多的坚守;是用你的激励创造更多的自强;是用你多解的成功,建树更多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