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2013-08-15 00:4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

方 芳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及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内容日趋多样化,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理论的讲解和灌输。他们需要的是联系人生特别是在大学期间所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以帮助他们解除内心的困惑。由于“‘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题和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始终高扬着对人的尊重与关怀”[1],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应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联系学生内心的困惑进行理性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使命。但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的着力点大都放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忽视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加上“原理”课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陷入单纯的说教,因此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更难进入大学生的心灵,以至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坚持以生为本,将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说,如何使自己在大学四年学有所成,为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每个大学生都非常关注同时也是使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联系这些问题进行理论解析,以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此,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主要围绕“人之是”、“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等六方面问题与大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并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理论分析。

一、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原理”课的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一起探讨青年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青春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要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明确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从未放弃过。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揭示自然、社会及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目标,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大学生一起就“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表明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一生进行积极谋划。人的一生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也可能比较平凡;可能很成功,也可能要经常面对挫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崇高的理想目标,能够不断超越自己。他们付出毕生精力揭示出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得到了全世界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因此,通过对“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而且对人生意义是什么、如何拥有一个魅力青春等问题也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人之思——大学生如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青年大学生大都有理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现实中的一些不如意又会使他们内心感到迷惘,不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由于无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结合点,一些大学生要么整日沉浸在幻想中,无法适应现实;要么干脆抛开理想,耽于现实,失去追求理想的动力。

在“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所困惑的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围绕着“人之思——大学生如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主题,对世界的本原及其存在状况、人的思维与客观存在、灵魂与肉体、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教师通过对不同哲学世界观的比较,表明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直观唯物主义不同,它坚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从客观实际和人的实践出发,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既看到人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受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人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使世界发生符合人的意志的改变。由此可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解决,一味地抱怨与等待是无济于事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来指导大学生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解决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之间矛盾的方法,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人之识——大学生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充满求知欲,渴望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渴望拥有真理。但是,囿于主客体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人的认识的本质、发展动力、过程及其规律等问题,对有没有真理、什么是真理、真理发展的规律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等问题也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他们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爱钻牛角尖,易偏激。

在“原理”课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注重感性认识、忽视对理性认识的把握、由于分不清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区别而否认真理的存在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的分析,表明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要获得真理,推动真理的发展,价值判断不能代替对真理的追求等。联系大学生对真理问题的关注,教师可以着重围绕真理与人、真理与谬误、真理与价值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以解决真理的本性是什么、真理是如何发展的等这些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使他们能较客观、全面地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树立起为追求真理而不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四、人之群——大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常常会面临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困扰。由于没有正确把握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忽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当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时,又会抱怨社会环境的不如意。

在“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及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探讨,解决大学生所困惑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解决社会矛盾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创造作用,通过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去推动历史进步。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如果背离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再伟大的人物也终将被历史发展所抛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如果囿于狭隘的个人主义,脱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则会被时代发展所抛弃。

五、人之问——大学生如何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当今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别国而孤立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深入,全球化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全球资源而实现发展的机遇。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发展理念、意识形态等不断渗入,那么,该如何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如何不断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时时令当代大学生产生困惑。

在“原理”课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大学生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本质特征,表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代资本主义吸收了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使其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因此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固有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有其世界历史性根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相互之间既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相互吸收对方优势的趋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面对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带来的挑战,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拼搏。

六、人之愿——大学生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原理”课的落脚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盛行,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抛在一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受到推崇,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唯我独尊、不关心集体及信仰缺失等问题,有些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心存疑惑,认为共产主义是极其遥远的事情,与现实并无多大关系;有的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历史的终结,因为它已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动力;还有些同学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针对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模糊认识及共产主义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在“原理”课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从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实现过程的漫长性、共产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及无限的共产主义事业与有限的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阐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马克思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因此,共产主义事业并不是遥远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每个人都可以投身其中使现实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当下的事业。同时,共产主义社会也并不是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3]。它是我们每个人都生存于其中、融于其中并能享受其积极成果的发展过程。它并不是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扎根于现实使现实趋于美好的、永不停歇的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与其他思想政治课不同的是,“原理”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由于侧重理论的阐述而忽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难以进入大学生的心灵,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人生的意义、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真理等问题,围绕“人之是”、“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则会由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问题性和整体性等优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首先,针对性。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青春激扬、思想活跃的时期,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面对人生和学业,他们同时又有着种种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与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制约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就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探讨并做出恰当的理性分析,则既能做到人文感悟与理性解惑的统一,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又能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无的放矢以及说大话、空话等现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原理”课而言,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全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使之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紧密联系,针对性强,可以避免由于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而陷入一味空谈的现象。

其次,问题性。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不存在问题,他们更关心的主要是“为什么”而非“是什么”。对大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强化问题意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使教学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原理”课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六个方面,就物质与意识、人与世界、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之间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而这些都是大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每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中心议题,并围绕着这一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如在绪论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就“青春的魅力”这一议题进行讨论。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充满朝气,如何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青春是每个大学生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研讨时,可以先让他们谈谈在青春期所面临的种种困惑,针对这些困惑,教师通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青春岁月里做出了巨大贡献来激励大学生,并就青春的困惑展开探讨,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对如何才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不至于让自己后悔的魅力青春的问题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再次,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性特征是具有整体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个人喜好及课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教师在讲授时,要么偏重于哲学部分,要么偏重于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其结果是大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原理”课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则可以避免这种缺陷。绪论部分即“人之是”围绕着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原理”课的立足点和核心,并且与第七章“人之愿”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遥相呼应,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以贯之、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第一章“人之思”通过阐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围绕着大学生所关注的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等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而第二、三、四、五、六章即:“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是就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个人与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讨论,以解决大学生相关的思想困惑。因此,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原理”课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可以充分体现七章内容之间相互支撑、环环相扣且不断深入的内在逻辑关系。

纵观“原理”课的七章内容,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核心”、“一个目标”和“四个关怀”。“一个核心”即解决大学生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个目标”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四个关怀”是指生命关怀、理论关怀、价值关怀、理想关怀等的统一。因此,“原理”课是从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相结合的角度力求解决大学生所困惑的关于理想与现实、思维与存在、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真理与价值等的关系问题,目的是实现“理论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向。[4]围绕着“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展开教学,做到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的统一,不仅可以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凸显“原理”课的整体性,有利于大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1]陈淑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65-6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王强,汪涛.马克思主义叙事及其现实向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0(5):88-90.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