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灼荣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61)
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1]的发展和形成是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产物,是推动全民运动健身提高国民体质倡导的必然结果。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社区居民健身强体的意识也比以往更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压力下,现实中市社区居民的体育状况令人甚忧,成为新时代发展下的“亚健康者”。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在城市里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体育运动的质量,对体育的社会化发展、对我国全民运动增强国民体质计划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对城市体育的生活化、社会化、大众化,居民体育健身观念的改进,体育健身的终身化和休闲娱乐化[2]具有着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在深入研究合肥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影响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发展的策略,对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和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科研教育、金融综合中心城市之一。2011年末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人口706.13万人,市区户籍人口218.3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752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355万人。在合肥市所管辖的县区内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0%。近年来合肥是社区体育活动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蓬勃展开,并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合肥市体育局连续两届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多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但在取得重要发展的同时,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在对社区体育现状调查取样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合肥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
目前合肥市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当前主要是由市体育系统采取完全参与“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方式。有专门从事该项工作的专职人员在下属的各县事业发展局以及体育文化局,在各个县区下属的地区都设有社区委员会和文化站。这种管理模式下中心度很高,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使得基层开展经常性体育活动的难度增加,难以真正实现群众体育的生活化大众化。
近年来合肥市社区体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体育健身人口逐年增加,人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市政府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市社区体育设施,推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最近几年在不同的社区修建市、县级的全民健身中心就有7个,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和建设当中,每年投资数十万元用于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健身保养和维护。提出了“健民,惠民,和谐,规模”的市全民健身理念。随着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当前合肥市人均体育设施的占有量已经基本达到甚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在现实的生活中,当前社区体育中被占用场地的情况十分严重,总的说来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偏低,社区中居民对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不高。
作为社区体育发展的推动者,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对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合肥市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队伍在逐年发展和壮大,目前也逐步形成完备系统化的城市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计划目标。但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城市,合肥市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在数量上不足,在加上地区性的指导人员分布不均匀,在众多的体育指导人员当中多数为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他们在从事体育指导上存在专业知识严重匮乏等问题。总体来讲,当前合肥市社区体育指导人员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亟待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社区体育指导人员,以促进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建设和推进。
资源的利用率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准,在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推进当中,合肥市社区体育场地活动设施不断完善,指导人员队伍也日益完善。但在综合统效上还做得严重不够。具体表现在当前体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整合利用,原因在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各个组织部门之间沟通缺乏。尽管强调不同社区之间体育设施的分享与共建,但忽视了不同部门之间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从而难以提高社区体育资源的利用率,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合肥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但根据最新的调查发现当前的社区体育活动中,主要的体育活动项目有集体或个人舞蹈,太极拳健身操和简单器械类的运动。这些项目总体说来对运动场地的要求较低,丰富程度不够运动强度低,这样也难以满足现代化居民健身多样性娱乐性全面性的健身需求。调查中发现社区体育设施主要适用于中老年居民的健身与保健需求,整体来说社区居民当中每天运动或规律运动居民所占比例很低,居民的健身与保健意识不强。由于社区体育设施的局限性以及活动的单调性,使得体育在社区的开展难以在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中同时推广,这也与国家的倡导全民健身的理念不符。
在众多限制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因素[5]当中,资源的缺乏和体育设施的不健全场地不足是限制的主要因素。当前合肥市社区体育的活动经费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建设主要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为主要支出。经费投入的有限性使得仅能满足部分基本费用的支出来满足修建居民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以及社区当中体育活动经费开支的需要,这样大部分的经费只能通过体育局和政府的补贴得到补充。深入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区体育服务的无偿性或是低偿性,使得社区体育的资金积累能力不足,难以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正常运转进行保证。尽管政府对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投入有加大,但是这些投入都集中在公益性活动上,这样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的缺乏,严重的影响了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在对合肥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分析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
合肥市社区体育当前管理模式下中心度过高,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使得基层开展经常性体育活动的难度增加,难以真正实现群众体育的生活化大众化。这样需要政府进行职能的转变,让社会更多的参与到全民健身的建设当中。可以根据社区体育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建立不同的社区体育组织,实行科学的管理体系,增强系统性和管理的层次性。建立健全的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全面成熟、大覆盖面的服务机制。具体可以建立以社区体育协会为核心,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多组织协会统合的多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在在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指导下,形成一个有组织机构和高度负责任的社区体育管理组织服务网。还可以根据市不同社区的特点,设定新颖特殊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充分的发挥组织管理的科学性,调动社区居民运动健身的热情,增强全民健身的意识,科学引导健身活动的开展,不断健全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和管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下社区体育[6]管理模式的健全,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弥补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缺位,降低管理重心,加强管理力量,减轻单位的体育负担,为推动体育社会化进程,促进城市社区建设,为社会体育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保证。
城市社区体育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对加快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要求对不同场所体育场馆设施的合理充分利用,在体育指导骨干人员的作用下,弥补当前状况下社区体育设施的不足和资金的匮乏问题,使得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更加大众化、生活化和组织化,使得社区体育全民健康的发展。基于当前合肥市社区体育资源缺乏的事实,社区体育的发展要转变观念,不在只是和从前那样依靠政府的补贴,要根据当地地域特点和社区周边的机关团体、学校等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做到资源的共享互补。与此同时在社区体育的建设中要以市民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合理超前性规划,将社区体育中不同的健身资源放入资源合理配置的考虑当中,做好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布局。为营造合肥市社区体育的良好环境,形成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氛围,可以将不同社区的体育设施和社区周边环境、艺术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整合合理规划和利用。
作为社区体育发展的推动者,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对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调查发现合肥市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人员相对缺乏,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社区体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此应当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的体育指导人员骨干队伍,大力动员年轻高学历的年轻人加入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当中。发展和培育一批年龄结构优化的志愿者队伍,积极的调动高学历和高文化素养的居民加入到社区体育骨干群体的队伍当中。同时为优化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与组织水平,应当积极地调动社区内企业行政干部和党员干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一支优秀的志愿者队伍和社区体育骨干指导人员群体,直接代表了社区体育组织化管理科学化水平,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健身活动服务的关键。
合肥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单调使得体育在社区的开展难以在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中同时推广。针对不同社区内居民对体育文化的不同需求,从调动社区居民运动的热情出发,设计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优化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使得社区体育运动更加的大众化与娱乐化,以增强社区居民的亲和力[3]、凝聚力。在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下,全民健身文化节是交流、发展社区体育的有效良策,可以在合肥市的体育社区当中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全民健身文化节。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社区内,或不同社区喜欢体育健身的居民走在一起进行体育文化的交流,在丰富的形式和生活化的交流当中,形成一个社区全民健身的文化特色氛围,建设有合肥特色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的缺乏,严重的影响了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鉴于当前合肥市社区体育经费缺乏的现状,市社区体育应当拓宽筹集资金的途径,动员社区和社会当中各方面的力量,以此来解决体育活动经费缺乏问题。社区体育经费可以尝试实行公益型的组织管理方式,实现筹措经费的多渠道化。针对当前体育专项经费的缺乏问题,合肥市政府应当逐年加大对社区体育建设的资金投入,并设立社区体育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机制。在社区体育的建设推广中,由于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行社区体育部分有偿性或是低尝性的服务,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解决了社区体育发展中的经费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合肥市社区体育科学高效的推进与发展。
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城市居住格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体育健康意识、城市人口逐渐出现老龄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合肥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明了限制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合肥市社区体育发展策略。在合肥市城市社区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当从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大局出发,从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理解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导思路,真正做到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尝试,以建立科学健全的合肥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模式。真正实现全面运动健身,为把我国建设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而不懈努力。
(注:本文为安徽省城市居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现状研究,安徽高等学校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SQ RW173)
[1]卢梭·爱弥尔[M].李沤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2.
[2]骆媛,张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3]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5.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凯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4).
[6]朱红卫.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理论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