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思考

2013-08-15 00:44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河北文化产业河北省

杨 杰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0)

从21世纪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文化产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多次提到“文化产业”,其中还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进发展的作用”。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为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紧密结合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探索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路径,对提升河北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是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区域连接东北、华北的重要枢纽。河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数量居国内重要位次。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12年6月底,河北省已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居全国第二位。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2处,居全国第六位②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文化产业调查分析报告[Z].2012年9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北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规模、体系构建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方面,实现了增长方式的快速突破。截至2012年6月底,河北省已注册登记的文化产业企业41 558家,注册资本(金)数额合计人民币3 052.2亿元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京津冀文化产业调查分析报告[Z].2012年9月.。在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构成产业体系的各组成要素发展良好,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化产业体系。自2005年以来,河北省文化产业注重内在体系及相应要素的内涵建设,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文化产业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受到了国内、省内相关组织的重视和好评。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水平。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2012年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6.7%,比全省GDP平均增速高出4.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④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文化产业调查分析报告[Z].2012年9月.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

(1)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自2001年我国“入世”至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河北文化产业已初见规模,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截至2012年6月底,河北省已登记注册的内资文化企业41 319家。在这些企业中,国有、集体及国有、集体控股企业8 986家,比2001年增长了8.7倍,在国内沿海省区的增长排名中处于中上等水平,其注册资本(金)数额达1 492亿元,较2001年增长了8.9倍,在国内沿海省区的增长排名中居第九位;民营企业32 333家,比2001年增长了近16.7倍,在国内沿海省区的增长排名中居第六位,其注册资本(金)数额达1 533亿元,较2001年增长了19.3倍,在国内沿海省区的增长排名中居第四位;外资企业239家,较2001年增长了近5.3倍,在国内沿海省区的增长排名中居第十三位,其注册资本(金)为5.9亿元,较2001年增长了6.1倍,在国内沿海省区的增长排名中居第十五位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京津冀文化产业调查分析报告[Z].2012年9月.。由此可见,河北省文化企业的总体规模增长较快,但与国内沿海省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北省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不仅覆盖层面广,而且主体功能齐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服务业、广播电视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网络传播服务业、休闲娱乐服务业等众多细分行业类型。

(3)民营企业增长迅猛。2008年以来,适应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国有文化产业企业新增登记注册已明显减少,民营文化产业企业以其强有力的发展态势填充了这一空白,构建了河北文化产业新的“半壁江山”。这些企业借助国家和河北省的有关政策,依靠自身的努力,在旅游、影视、印刷、演艺娱乐、广告、会展等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二、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历史发展分析,河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从邯郸的赵国文化资源,到承德的皇家文化资源,再到石家庄、保定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等,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层次和文化效应。近年来,河北省相继形成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但从数量、质量和影响效果分析,与国内众多文化强省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下述几方面制约因素。

(一)产业竞争意识淡薄

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竞争意识不强,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只停留在一般性的指导方面,其主动性和创新性明显不足;(2)文化产业组织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思想,缺乏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单纯运用以往文化事业组织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处理文化产业组织的问题,存在着较多的不适应性,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缺乏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组织内部优胜劣汰的有效机制,只有加快河北文化发展的设想与思路,没有明确具体的举措和办法,存在着思维认识和行为活动的脱节现象,制约了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2005年以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北省相继出台了《加快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纲要》、《河北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措施》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河北省文化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构思和实施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提高工作制订了较为详细的计划。与此同时,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学院等省内本科院校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专业,培养了一批熟悉理论、掌握技能的专门型人才,并陆续充实到省内文化产业相关机构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缓解了以往河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的问题。然而从河北省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分析,尽管人员众多,但真正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师严重缺乏。不论是从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来看还是从各地市文化产业组织来看,都缺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缺乏统领文化企业发展的创新思维和策略构想,缺乏对文化企业一般人员的有力引导。

(三)文化企业实力不强

河北省文化企业的总体水平在国内各省份的比较中处于中上等。虽然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提高文化企业的软实力,并采取了积极的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出版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有发展实力的产业集团,但与国内其他沿海省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一定发展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或文化企业在河北文化企业中的比重较低,一些核心文化产业集团与国内文化强省的同类企业相比,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不仅影响力不足,而且在品牌效应方面也存在着较多问题。

(四)品牌形象宣传欠缺

概括地说,在现实条件下,河北文化企业品牌形象宣传主要是通过品牌传播完成的。所谓品牌传播,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从近年来河北文化品牌传播及形象宣传分析,虽然河北文化产业提出了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但在这一框架下的具体品牌形象宣传缺乏有针对性的构想,文化品牌内涵的传播推广缺乏应有的深度,传播方式也存在着单一化和滞后化,很难起到推动河北文化企业品牌形象宣传的作用。

(五)文化消费需求不足

截至2012年6月底,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仅占其消费总支出的15.37%,比全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了2.65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排名中居第27位。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仅占其消费总支出的9.2%,比全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了1.74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排名中居第15位①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文化产业调查分析报告[Z].2012年9月.。可见迅速改变河北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弱的现状,已成为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思考

(一)强化产业竞争意识

面对“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是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要树立全新的发展意识,在广泛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的思路,瞄准国内文化强省的发展定位,加快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1)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运用逆向思维,主动出击,分析国内几大沿海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借鉴国内文化强省的成功经验,从结果入手谋划发展振兴的途径,探讨应具备的各种基本条件,并在重点环节有所突破。在这方面,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红色旅游”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文化产业组织要改变以往“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主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把文化企业的发展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学习借鉴国内外振兴发展文化企业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探索适合本地区文化企业发展的道路。(3)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组织内部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激励先进,淘汰落后,落实各项责任目标,加快文化产业组织的发展。

(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从未来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分析,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把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一方面要下大力量,引进、培养河北文化产业人才,提升其在全国文化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省内教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这类人才,提升其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素质,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国内外文化名人对省内文化产业人才进行专门指导和帮助,有计划地将其送到国外对口的文化基地或国内文化强省的对口院校深造学习。同时,从物质待遇方面给他们创造优厚的条件,为其提供成长发展的平台。通过上述努力,打造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引领河北文化产业组织走向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加大省内一批重点本科院校文化产业专业的建设力度,科学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专业课程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在本科院校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基础上,加大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力度,创新河北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增强文化企业实力

国外文化强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实施品牌战略是提升文化企业实力的关键所在。要想提升河北文化企业的后劲与实力,必须下大力量研究和把握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提升本地区文化产业的鲜明特色,打造强有力的地域文化优势项目,推出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精品,从而提升河北文化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这方面,河北省邯郸市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邯郸市在2005年就提出了以赵国文化为基点的邯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打造一系列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项目,推动了邯郸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突显了地方文化产业的鲜明特色,受到了国内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打造强势文化品牌

从“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来看,打造强势文化品牌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提炼河北文化品牌的强势项目,在内涵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挖掘人们尚未认识到的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揭示河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在这方面,承德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在文化品牌塑造过程中,以皇家文化为重点,将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形成了以承德为中心,向秦皇岛、唐山、遵化、保定、易县等地辐射的新型皇家文化产业园区。

(五)激发文化消费需求

国内文化强省的经验表明,文化消费不仅是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源泉,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首先要从河北省城乡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出发,要下大力量进行文化产品的市场调查,有针对性地把握精神需要的目标定位,找准文化产品介入的突破口,推出更多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文化精品。其次,要适当降低河北文化产品的价格,更好地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公众的文化消费意识,形成文化培训、文化娱乐、文化交流、文化展演、文化旅游等方面有鲜明特色的消费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1]杨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培育途径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1).

[2]杨杰.我国企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07(9).

[3]边继云.后危机时代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未来与发展,2011(9).

[4]李鸿宽.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11(11).

[5]赫鹏飞,宇小兵.略论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J].人民论坛,2012(6).

[6]吕学武,范周.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7]孙连才.文化产业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8]宋永高.品牌战略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河北文化产业河北省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孙婷婷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