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林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专制集权社会,儒家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各种世态人情进行了概括,提炼出古代社会基本的五大人伦规范,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是我国古代人伦关系的概括和反映。虽然朋友这一伦有别于其他四伦带有血缘关系,而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概括,但儒家却认为:“夫交接者,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在《论语》开篇,孔子由衷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抒发出志同道合的朋友将从远方来相会的欣喜,从中可以感知到儒家对于朋友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的梳理,探析其儒家朋友伦理思想中的精神特质。
1、忠恕之道为核心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爱,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存在;人皆有成圣成贤的可能。在这个基础之上,讲求自身与他人的交往的道理。先秦儒家开创人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说的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再推及到别人身上,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君子首先在于确立自己的心性才能理解他人、确立他人的心性。以己立人一直是儒者的思维路径,儒者先要内求于心,修己以立人,为人诚善,使柔顺及人,以己推人。这包含着人与自己兼顾,推己及人,以自己为起点来建立的伦理关系。这既是人生理想又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原则,这也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即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段玉裁注释道:“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忠在于心诚,尽心为敬。孔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忠首先是心性内发,然后德性外求,发于心而成于外,才可以称为德,由于自己的忠心然后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称为信,因此“忠”在于自己。
“恕”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文解字》说:“恕,仁也。从心。”可见,“恕”是仁心,发于内心,是以自我为模板,再去理解他人的。“恕”在以己之心去思考人。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要求君子已之心推及他人,君子才能端正自身。
综上,“忠”与“恕”虽在含义上有细微的差距,但皆有以己推人的共同点。而这正是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的尊重。“忠恕”明确了人与人相与的基本立场与态度,奠定了人际交往的最本质的核心。
2、“忠恕”在以己度人时候,尤其注重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利益不造成损害。“忠恕”的出发点是我,如果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偏差,那么"忠恕"就难保不会发生偏离。而在另一面,我所想要立的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立的。所谓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就会常常发生偏差。不管怎样,“忠恕”在人际交往时的确给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度。“忠恕”虽然有些主观,但它在人与人和谐相处时有着一定的益处。
《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的仁学本质上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学问,它关注的人在社会上所处的各自的那个点,而“仁者爱人”这个思想是对人性的一种普遍性的规定,它在待人接物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规范,人作为单一个体,个个都有人的尊严,无论处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把人作为人来看待,正所谓以人为人。孔子一直主张以这种仁爱精神来作为整个社会的精神基石从而来使得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充满人情味,以达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发展。
人与仁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人既是仁,仁既是人,人生仁,没有人就不可能会有仁,仁产生的前提或者说存在的基础是人。仁在儒家思想中就是敬人和爱人,每个个体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都需要平等对待,作为人的权利需要得到尊重。孔子的仁学有着重要的思想,它和现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当然,孔子的爱人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泛道德之爱,它是与礼、孝悌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体现在爱人有着先后和次序,这在《论语·学而》中有明确的阐述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仁表现的是一种追求,是对理想和人格的追求,例如孔子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无终食之间违仁”,始终遵行好的道德典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好家庭关系的和谐,保持和他人的良好关系,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仁在从单个个体到人际交往再到整个社会保持良好面貌和秩序中体现了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礼作为伦理范畴,有着历时性和同时性两种属性。礼的起源大致有四种说法:第一是事神致福说。许慎《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记·礼运》认为,礼之处是致其敬于鬼神;第二是礼尚往来之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人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仪是交往的规范;第三是周公制礼作乐。此处的礼主要为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四是礼皆出于性。“礼经三百,威仪三千,皆出于性。”礼是来自于人的本性,而非出于伪饰或礼物交换。礼虽然在历时性和同时性都有着不同的体现,但是礼通常被作为礼仪行为规范来看待,用来束缚人们说话和行事,礼者,依天顺物合人心,君子必须以理行事。孔子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说的是人的看、听、说和行动都需遵守礼。孟子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中就有礼。人人都把礼作为需自觉遵守的规范,需要有内在的伦理和道德来支持。当把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内与外,仁和礼这些结合起来,将它们置于同时态之中,那么礼就能转化为个体自我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样外在的礼的他律性就转变成为内在的道德自律性了。而与朋友相交,礼作为交往的基本准则之一,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需相互遵守的准则。
《说文》说:“诚,信也。”信更多体现在自己的外在的言行,涉及他人的关系。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对他人以诚相待,才能实现各自的根本利益,于是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地就形成了互惠的规范,而“信”的观念也就从中诞生了,且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和基本准则,其也是人格的构成因素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必须守信,不守信,就像车子没有轴是不能前行的。与朋友相交,做到言而有信是交友的基本准则之一。孔子对此提到“主忠信”,以忠信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至于谈到交友的标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其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有益的朋友必定是正直,诚信的和知识广博的人;而有害的朋友是那些谄媚逢迎的人,表面说好话而背后诽谤他人的人以及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孟子在五伦关系中提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和朋友相处时候,诚信是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之一,而且信任需体现在双向性,以诚对诚,唯有如此,朋友之情谊才能长久弥坚。
综上,儒家的朋友伦理思想由忠恕之道贯穿,其推己及人的核心指导着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态度,由此衍生出的仁义作为人与人相与并结交成友的基础,而礼与信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矩和根本信条,保障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状态是具有正确价值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儒家怀着体己之心,将仁义作为交友的第一要素的信念,并研究探索出宇宙恒定的价值本体——诚,继而联系至人类本身,得出人际间有信才能立足。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特质中,儒家制定并不断完善人与人交往的礼仪规范,使儒家朋友伦理思想从内质的心性气质到外化的礼仪规范都一脉相承,形成了以忠恕之道为情感逻辑线,仁义奠定友谊基石,礼信作为交友条约的精神特质,其朋友伦理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道德情怀,对于当下交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滕新才.曾超.曾毅.中华伦理范畴·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李长泰.天地人和-儒家君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胡发贵.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6].鲁芳.道德的心灵之根--儒家"诚"论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