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3-08-15 00:52徐建科李森林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理论

徐建科,李森林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一、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面临的困境

当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都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困境。尽管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这个词耳熟能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修订版)(以下简称《马原》)[1]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印象普遍是“深奥”、“不懂”或“无用”,学生们也是把它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来对待。确实是,当我们扪心自问: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对它又真正了解多少?马克思主义是否真的“无用”?面对这些问题,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心虚和惭愧。现如今,究竟还有几个人会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它的经典著作呢?!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一是当下普遍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人们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漠视,使得像哲学、历史、文学之类的人文学科成了边缘性学科。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之为“冷门”。二是我们的一些学者喜欢把自己禁锢在书斋[2]里,喜欢在文本与概念中兜圈子,用浮华的辞藻和绚丽的语句编织着一张张看似深奥实则空洞的文字网。这直接造成了大众关于哲学类学科深奥难懂的印象。三是我们学校的教育体制的限制。像《马原》这样的公共课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少则上百人,有时甚至有几百人,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如遇上教室扩音设备差,学生讲话声音杂,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四是我们的授课教师。有些教师不能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原理,浮于理论表面,喜欢照本宣科,或不能认真备课、讲授,或说话声音低、普通话不标准、对学生课堂疏于管理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五是我们的学生。社会的功利主义思想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学生。学生对《马原》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较为冷淡:他们只是把它当做一门无奈的应试课程来对待,上课玩手机、睡觉、讲话现象较为严重。这是直接导致学生学习《马原》效果差的一个关键因素。最后是我们的《马原》教材。教材的论述过于理论化,论证过于繁杂,立足点过高,政治性过强,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等等,这些都成为学生读懂教材的一道道“拦路虎”。难怪学生经常这样抱怨,读《马原》教材犹如看“天书”一般。

对于社会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的《马原》授课教师,我们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它做一些变革,力图使课程教学更通俗、更易懂些,从而使它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用”些。本着这些良好的愿望,在亲身经历及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在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马原》的教学作了一些大胆的试探性的革新,力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改革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马原》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首先是《马原》教材的结构问题。绪论部分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渊源及性质问题。第一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问题。第二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这三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部分。它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难点所在。第四章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问题。第五章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这两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它是马克思生平研究论述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所在。第六章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问题。第七章则是关于共产主义的一些问题。最后两章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全书七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我们把它称之为“金字塔”结构,塔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塔尖是共产主义,而整个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论述似乎最终都能指向共产主义。

以通俗的眼光来看,我们的《马原》教材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首先是语言表述过于理论化。理论化能使论述更具严谨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理论化也使得教材读起来枯燥无味且深奥难懂。因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丰厚的西方文化(包括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历史的等)素养,相当的耐心和兴趣,不逐字逐句地阅读三五遍,是根本读不透书上到底在讲些什么。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次是论证过于繁杂。这或许是我国教科书的通病。一、二、三、四,首先、其次、最后,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式的论证方式,显得教科书的论述显得过于纷繁芜杂,本来显而易见的道理经过一番论证之后反而变得模糊难懂起来了。再次是立足点过高。由于是政治性课程,文本的论述总是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来看待问题,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大众或学生来讲,似乎显得过于遥远。还有是政治性过强,由于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有时论述过于绝对化,把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抬得过高,使得人们不得不服从它、接受它。最后是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无论是哲学、政治经济学部分,还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与时代相脱节,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有些论述显得牵强附会,或过于滞后,使得原理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以批判的眼光来看,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述也不是“铁板”一块,它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在许多人看来,教材是权威,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权威,因而对《马原》教材提出质疑那简直是“大逆不道”。殊不知,《马原》教材终究是人编写的,是人都会犯错误。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毕竟是“科学”,而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反映的是经验真理。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科学是可错的,也是可以被讨论的;而不能被讨论的是神学,因为神学是天启真理。没有批判,就没有进步。马克思本身就是一个彻底的批判者,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3]。

因而,无论是对于《马原》教材,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都不可盲信,而应以辩证的角度看待之。毕竟,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60多年,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也有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里,我们的科学、时代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远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情况。如果拘泥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或打着“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头衔的语句,我们就会范教条主义的错误,我们的思想就会停滞不前。换言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看待马克思主义及它的经典著作。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前四章,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该部分其实也是马克思生前的马克思主义,后面则是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即后人对它的发展部分。在我们看来,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表述似乎显得过于抬高马克思主义。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过于绝对化、神圣化。这样既不利于人们解放思想,也不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譬如,在绪论开篇就引述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评选结果,这其实是西方媒体的一家之言,不能作为论证马克思思想影响的硬证据,况且现如今英国广播公司深陷丑闻漩涡,公信力大大下降。在教科书第八页甚至这样表述:“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显然是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无限夸大,把它捧上无限至尊之位。这样的文化终结者的角色恐怕连马克思本人也不敢苟同。

(二)受时代和阶级立场的限制。任何人或思想都不会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都必然要受到时代的制约。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19世纪,我们生活的时代是21世纪。世界,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现代科学对物质的概念,对时间、空间、运动的理解在不断拓展;历史绝对论在上个世纪备受学界诟病。现在人们已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并无一个既定的路径可言,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所有努力都是在试探中摸索着前进,即是“摸着石头过河”;“永恒发展”这种自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的观点现如今也受到最审慎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的那个年代是自由资本主义刚刚发展起来的时代。资本主义发端的罪恶影响远未消除,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与生活秩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突出,工人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所有这些都在促使马克思不断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及其发展出路。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4]中强调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是合乎当时境况的,但时过境迁,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原则都应当被人们所抛弃,和平、发展与融合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还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马克思肯定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强调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没有看到劳资矛盾可以缓和、共生的一面;控诉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没有考虑到资本主义在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生产力上表现出的优越性,也没看到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和阶级矛盾,通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延缓了灭亡的时间。如果照本宣科,把马克思当时所做的判断放在今天来教育学生,这无疑对当下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后人的误读或重新诠释。比如,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部分,由于对实践在认识中作用的片面强调,导致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常识性颠倒,甚至错误地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1](P65)。再如,对于真理定义的过于简单和形而上学化,导致人们对真理概念的模棱两可的理解。[1](P71)还有,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新解读,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质疑,以及如何合理地解释共产主义等等。

(四)表述过于形而上、缺乏严格的量化标准。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比如,对于价值的定义比较抽象,也比较笼统和模糊,无法进行精确量化和统计;关于“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定义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很难解释清楚;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很模糊,所谓的“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如何规定和统计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里的决定究竟是什么意思?还有,对于商品的劳动力成本,教科书上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那么复杂劳动又是如何化归为简单劳动的? [1](P144-146)

(五)少许的表述错误。教科书第77页把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描述为“社会实践”,而实际上应该是“实践”。教科书第98页 “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应表述为“同它被群众实际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更合适些。

三、对改进教材、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该如何撰写新的讲义?

第一,尽量使用通俗化的语言。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教材,特别是哲学部分,其理论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尽量以通俗化的语言向大众传递马克思主义信息,使读者从中能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立场。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配上一些相关图片。而图片有助于减缓读者的文字视觉疲劳,使读者具有一定的轻松愉悦感。

第二,以问题和知识点的形式重新撰写。问题是思考的发动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一个不会提问的人必定是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提问题有助于引起听众的思考。因而经常提问是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法宝”。如果不提问,学生听课会索然无味,书上的知识也永远不会成为他内在的思想。知识点是为了便于记忆,应付考试。当下,我们的教学还不能脱离应试的怪圈,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反复强调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

第三,大量引用最新科学发展的成果,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并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这样使得原理的讲解更具科学性,更有生活气息,更富时代感,也更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第四,对于参考教科书的部分,直接在文后标注页码,以便于学生对照课本查找。把教材解读或重新诠释的部分放在文末注释与参考文献部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进一步理解。

第五,摈弃一些不必要的论述。这好似“奥康剃刀”,剔除一些必要的实体与假设,或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要说的说,不要说的,我们什么也不说。

在重新编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义时,我们始终坚持以下立场:一、与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二、与我们的时代相结合;三、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就更具科学性、时代感和生活感,也更能为学生和大众所乐于接受。实际上,这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事实求是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看来,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一、反复钻研教材。由于教材是作为全国大学生通用的“两课”教材,由于它是国内这方面专家的集体之作,因而教材的权威性、理论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是刚接触马克思主义原理初学者,因而反复阅读、钻研教材必不可少,否则就像许多学生讲的那样,读教材由于读“天书”一般。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想进一步专研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读者而言,光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经典著作,比如 《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圣经——是每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必读且要反复诵读的一本经典著作。三、潜心思考,融入实践。学习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而是要掌握它,成为自己思想体系的一个部分。因而对于理论,需要潜心思考,并且要融入实践,即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7(64).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