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慧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林开发分公司,安徽 黄山 242709)
上市公司的财务控制,就是维持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在合理的界限范围内,而财务审核则是证实这些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正常情况之下,上市公司应先做好内部控制,才能使内部审核有所依据。理论上,只要上市公司管理者注意到了可能的危机,都可能做好公司项目的财务内部控制与审核。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审核,绝不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要靠一套全盘性的管理制度,才能根本解决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而这种全盘性的管理制度,在上市公司的领域内,即是所谓财务的内部控制与审核。
财务制度为何是全盘的内部控制与审核呢?其原因是上市公司财务制度本身已掌握了公司的全部财务信息,故需要善加应用。首先是建立上市公司财务预算。任何控制作业都必须先建立控制界限和风险预警机制,而财务的控制界限便是财务预算。其次是日常管理的财务信息。会计结账通常每月一次,如上市公司财务作业健全,每月便会制度性的将全部财务收支,作一次全面的内部控制与审核作业。
上市公司如果管理体系混乱,管理人员工作辛苦,也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结果之一。因为财务制度有良好的系统性,可以引导管理人员明确的工作目标,一旦有所差错,财务管理工作也会主动提供警讯,让管理人员不致陷入茫然的心境中。
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每周印制一份统计表,并与预算作比较分析。这种上市公司对企业财务部门关注的结果,虽不保证财务部门达成预算,但至少可让财务经理定期有效地检讨公司工作绩效。利用财务制度来主导上市公司人员的活动,较之一般由单纯管理方式的主导有很多的优点。其一是财务制度涵盖的信息面最广,所以其所提供的信息有较佳的系统性,消除了公司管理体系杂乱的感觉。其二是财务制度是以金额来提供信息,可以引导上市公司人员把时间用在金额大的事项上。其三是财务制度最后会整合成财务报表,使众多的管理事项最后能综合评估其成果。
首先,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是以编制预算,以及预算的管理为主,另加财务的操作为辅。预算通常有两种:投资预算,包括资金来源的规划、投资支出的计划,以及投资效益的评估,这个预算是企业成长的基础;资金预算,包括日常收账的控制、付款的管理,以及资金的调度。有了上述两种预算,上市公司人员就可以在其指导之下,进行相应管理活动,只要在预算范围内的,可以自行作主,在预算范围外的,才要向上请示,不会有混乱的感觉。其次,公司管理的审核工作的职责是承接财务管理工作发现的异常状况,进一步追查其原因,并寻求改善之道。
总的来说,随着上市公司的成本日益上升,财务管理工作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管理人员的日常活动有所依循,用较少的投入带来最大的效益。
上市公司管理财务需要把握时效,以便公司能在最短期间内能够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的财务作业都有严重的时效困难,推其原因则甚为复杂,有财务制度本身的原因,有其他部门配合性的问题,当然也有财务人员本身心态与能力的问题。因此,可从如下一些方面入手,来提升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第一,避免用财务传票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收支核准的管理工具,由于传票的记录在基本上只是账务处理的一环,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如果作为收支核准的工具并不可靠,反而会耽误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正确的方法是收支核准要用特别设计的收支凭证,待收支核准以后,作为传票的原始凭证,此时传票即可先行作财务管理工作,节省了层层签核的时间。
第二,如果传票已定位于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文件,则传票完成必要财务管理工作之后,即可先行记入日记账,再送审核。先行记账的好处是一方面争取时效,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传票散失,万一传票编制错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仍可用另一笔更正分录来处理,并不会发生困扰。当然即时记账对某些上市公司而言,或留有税务上的顾虑,此时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可以自行设计各类传票的汇总表,将传票先行登记在汇总表上,然后月底用汇总表的总数记账。
第三,有时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掌握时效性的原因是由于金额在原始凭证送达时还不能确定,此时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可以先用估计人事成本入账,待成本确定之后,再将差异记入估计价差账内。当然如果采用标准成本财务制度,就非常有助于掌握作业时效。
第四,如果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迟延的原因是财务内部人员的习惯,则应由管理人员协助他赶上进度。习惯性的拖延不仅会失去财务制度在管理上的功能,而且也使财务人员缺乏责任感。在技术方面,特种日记账的使用,以及会计电脑化,都非常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事实上,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所涉及的层面甚广,有很多问题不是上市公司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所以上市公司如果要把握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应该由一位既懂会计、又懂上市公司制度的高阶层管理人员来推动方向,如果部门内无这种人选,财务顾问则常是另一种选择。
[1] 杨允栋.浅谈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2] 刘媛,刘桢.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