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倩,宋 军,战永佳
(首都师范大学 条件装备处,北京 100048)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实验教学在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实验室已成为多学科渗透、设备互补、资源共享,可进行综合实验和科研开发的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践基地。
实验技术队伍作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等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科学研究的进程、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以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层次、数量合理并且相对稳定的实验队伍,是发挥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效益的关键[1]。首都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努力做好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工作。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应当包括从事实验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2]。
伴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为了提高科研和学术水平、更新实验课程和加强实验教学,高校纷纷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扩大实验室规模,实验技术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高水平、高学历的人员逐步加入这支队伍中。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教学的主力军,其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在教学方面,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大学教学的有机整体,实验技术人员与理论教师共同组成高校教学、科研的配套梯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科研方面,实验技术人员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即使有高性能仪器设备,也难以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更加明显[3]。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使得实验教学较理论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显得更为重要。
近几年,高校加强对各种类型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验室的功能已逐渐从仅为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提供设备设施条件,向实践教学综合性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转化,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具备更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4]。
随着高校实验教学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高校实验室设备不断更新,大型精密及贵重仪器设备越来越多。相对于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大量投入,一些学校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却没有实质的改善和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制度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实验室资源效益的发挥[5-7]。这其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也有一些现实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实验技术队伍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青黄不接”的问题。以我校为例,截至2011年7月,全校共有专职实验教师93名,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51人,占人员总数的55%,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所占比例较低。这样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显然已不能适应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在不少院校中实验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得不到足够的尊重。此外,培养机制欠缺,也造成实验技术人员少有进修机会,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
实践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课程设计、专业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资源,实验技术人员在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中参与度低,实验室缺少师生开展自主实验、合作实验和科研攻关的良好实验环境。
伴随着实验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老一批实验技术人员逐渐退出实验教学一线岗位,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学历水平逐年得到提高,学历结构发生了变化。很多院系都招入博士从事专职实验技术工作,实验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以我校为例,2010年度,具有副高职称人数为1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33人,其中博士7人,占全部实验技术人员的35%。但与此同时,实验技术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现有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没有适应教育的发展而作出改变,仍然沿用以前的考核办法,即按照实验工作量来考核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伴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施行,有很多实验技术人员还会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而现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与评价指标严重地阻碍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实验技术人员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及管理的核心是针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如何将人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建立高素质、创新型实验技术队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8-11]。
(1)制定并实施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障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技能、保障其权益,我校相继制定了《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首都师范大学实验教学管理暂行办法》、《首都师范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办法》、《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实验室、优秀实验技术人员评比办法》和《首都师范大学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说明》等一系列涉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
(2)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有计划的岗前培训、安全培训、业务培训、进修等,从各方面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这支队伍成为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宽的实验技术队伍。近年来,我校针对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实验理论研究、实验方法创新等,均予以一定的资助,对于提高实验技术队伍业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3)开展全校范围的实验室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对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踏实工作、积极进取,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实验技术人员具有参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热情,希望参与自制、改造实验教学仪器或制作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工作。应当建立有效的途径,使这些实验技术人员具有开展工作、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12]。我校于2010年开始设立实验教学改革指南性项目,鼓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截至2012年7月,全校共有23位实验教师的42项指南性项目得到学校实验室开放基金的支持。
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于改善实验技术队伍的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定岗、定编的大前提下,实验技术队伍的进一步扩充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保证这支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专职、兼职和临时聘任等多种形式补充实验技术队伍力量。
学校针对不同来源的实验技术人员,完善考核评估体系,不单纯以实验课程量进行工作评判,而是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量化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全面评价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实验室呈现出新的特征,它已成为一个多学科渗透、设备互补、资源共享,能进行综合技能实践和科研开发的实习基地,需要一批专业水平高、技术娴熟、知识面较广的实验技术人员,还需要有一批熟悉现代办公自动化的实验管理人才[13]。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修养,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技能,并且不断将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是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要把实验技术队伍培养成为人师表、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有创新精神、热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高素质团队。
(
)
[1]俞政,沈伟荣.从实验队伍结构谈对实验人员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55-56.
[2]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EB/OL].[2012-09-1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1001/81923.html.
[3]李少华,张振红,李楠.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4):47-48.
[4]欧阳卫强,彭俐俐.以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 推进实验人员队伍建设[J].黑龙江教育,2010(2):60-61.
[5]李友群.新形势下高校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增刊):257-258.
[6]王颖,毕慧娟,丛慧源,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实验人员的工作思路[J].药学教育,2009,25(6):43-44.
[7]边秀兰.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科学,2006(5):138-139.
[8]王海波.高校实验教师队伍激励机制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40-343,347.
[9]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10]张文璐,汪成楚.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加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综述[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4):60-62.
[11]张家栋.多措并举加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253-255.
[12]张少翃.高校实验人员激励机制的缺陷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37-139.
[13]王建英,张义军.谈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