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建
(宿州九中 安徽·宿州 234000)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自幼机警有智谋,好游荡任侠。20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黄巾起义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政治优势。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击败袁绍,此后逐步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之久的战乱。建安十三年(208),拜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建安十八年(215),封魏公,二十一年(218),进封魏王。二十五年(220)正月,病逝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史载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卷,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动乱的政治现实及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他伤时悯乱的情感,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具有豪迈纵横、苍凉悲壮的独特风格。曹操的诗歌,今存二十篇左右,全部都是乐府诗体。但是曹操的诗歌却并不因袭古意,而是继承了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用乐府题目自作诗”。被认为是“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表现出新的精神面貌。曹操的诗歌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诗歌,如《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如《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一类是游仙诗,如《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戎马一生,历尽磨难,终成霸业,其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上的高深等方面,都显示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其作为一代枭雄,能文善武,给我们留下了“志深而笔长的”诗歌,“诗言志”,我们可以从曹操的诗歌中窥视到其思想性格的某些方面,以下即从曹操诗歌按照其生平和写作年代相结合来浅谈一下其思想性格的一些方面。
东汉中平六年(189),何进为谋诛宦官,召董卓入京,不料事败被杀。董卓入京后,废少帝,立献帝(刘协),独揽大权,肆意残杀。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各州郡欲起兵讨伐董卓,董卓焚烧洛阳,胁迫天子、百官和百姓数百万口西迁长安。曹操有感而发,作《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祖先的基业被颠覆,人民流离失散,看到残破的都城,诗人像微子一样哀伤。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曹操在政治生涯初期的思想,就是对国家的衰亡、人民的遭难,心中万分悲痛。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紧接着,关东各州郡为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但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互相火并,从而开始了长期的军阀混战,造成百姓的大量死亡和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曹操作《蒿里行》,又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揭露了军阀混战的罪恶,由此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以至“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作者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遭受的深重灾难,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伤时悯乱的感情,也是曹操这一时期思想感情的真实现现,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削平战乱、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决心和愿望。
曹操面对混乱的局面,并没有一味沉浸在伤时悯乱之中,而是胸怀壮志,积极进取。例如其在《善哉行》中,曹操借赞扬奠定周朝基业的古公覃父和让国的太伯、仲雍、伯夷、叔齐等,表明了他平乱安邦的远大政治抱负。而在《龟虽寿》中,更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曹操的心境,蕴含着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写出了诗人对大业未成,而时日苦短的焦急情绪,表达了诗人不懈进取,虽老犹壮的精神,体现着诗人必将成其大业的心态: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全诗起自忧虑,颇带伤感之情:神龟虽然长寿,但终有死的一天;腾蛇虽然能驾雾,但终会化为灰土。人的寿命又是多么的短暂呀!但突然笔锋一转,豪气迸发:千里马虽然老了,但志向仍然在千里关山;抱负远大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壮志却丝毫没有减少。老了怕什么,人寿命的长短,不仅在天,还要自己注意保养,便可长寿,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此诗辞藻壮丽,含意深远;慷慨激昂,跃然纸上;起伏跌宕,豪情满腔;的确是一篇充满激情的佳作,它理所当然为世人所称颂。它所展示的老当益壮的精神,亦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昂扬向上。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大获全胜,回师途中作《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登上山顶,目及远近的所见与感受:蓝蓝的大海,巍巍峙立的山岛,草木繁茂,秋风起处,波涛翻涌,日月星辰好像都是从大海里跳出来的。诗人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这幅图画,既是自然的,又是诗人的。它展示着作者的博大胸怀,寄寓着作者的憧憬与抱负,他要像大海吞日月、含孕群星那样主宰神州大地。“歌以咏志”,此言非虚,诗的中心点正在言志。所以说,诗的形式是写景的,内涵却是言志的,是抒怀之作,曹操虽然没有直接述已恢宏之功,但字里行间同样蕴含着政治家的恢宏大度和气吞山河的气派。
曹操面对天下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局面,欲一展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在《度关山》、《对酒》、《善哉行》中,描绘了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盛世图景,表达了诗人希望统一国家、使百姓休养生息的愿望,希望能罢斥邪恶、提拔忠良,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太平盛世。但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的失败,使曹操认识到统一过程中的艰难,更进一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因此他更加求贤若渴、广纳人才、欲图霸业,这种心情不仅在其《求贤令》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在《短歌行》中也完全体现出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这首诗里,曹操坦率地表白了人生苦短、壮志难酬、以酒解忧的心态,以及力图像周公那样使“天下归心”的急切而宏远抱负。曹操在这里慨叹事业未成人已老,人生苦短,满腔惆怅,不管如何强打精神,但大业未成,总是教人忧虑,使人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他借酒浇愁、解闷,不由想到事业不成,终还是人才问题,进而又想起了《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谓身穿青领布衫的学子们弃学而去,我的心中很是忧伤:(你们怎么走了呢)纵然我没有去见你们,你们也应等待我的消息啊!这里借以表示对贤才的渴望,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人才的思慕。“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借鹿儿找到好吃的草,互相召唤,都跑到饮食丰美的地方去了;来比喻我这里就是人才的栖息地,能给大家提供一展才华的舞台。进而点到主题,嘉宾来到,我将“鼓瑟吹笙”,给予隆重欢迎。“明明如月”等四句进一步表露出曹操的求才心切之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人才四散,都在寻找可依托的贤主,但哪里是他们的托身之所呢?诗的最后,等于向天下才士发出号召:“来吧!到我这里来吧!‘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要学习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精神,尽罗天下才士。”
所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望之情,曹操以坦诚的态度渴慕人才,欢迎人才,接纳人才,使用人才,真正让人体会到了曹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无疑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曹操一生能够罗致大批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忠诚于曹操的事业,充分贡献自己的才智,为曹操战胜对手,统一北方,成就大业做出贡献,决不是偶然的。
曹操“性不信天命之事”,在其任济南相时,就毁坏祠庙、禁断淫祀,“除奸邪鬼神之事”。同时又很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任天下这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些思想性格曹操在诗歌中也清晰表达了出来,例如《董逃行》中说到: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郑康成是东汉的经学大师,在当时一般人看来是德行卓著、没有“亏缺”的。郭景图生平不详,既与郑康成相提并论,看来也是一个“德行不亏缺”的人物。儒家一再宣扬“天佑有德”、“有德可获福”的观点。可是,“有德”的郑康成在酒席上劝酒时倒地气绝,郭景图也在桑园中突然死亡,这说明了什么呢?一方面说明人的寿命同德行的好坏无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天是不可能给有德行的人提供保护的,这充分表达了曹操“不信天命”的观点。曹操在《秋胡行》中说:“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也就是“天地间,人为贵”的意思,更清晰不过的表明了曹操不信天命、只重人事的思想。
曹操不信天命,也不信鬼神。如他在《善哉行》中说:“痛哉世人,见欺神仙。”对世人被神仙欺骗感到痛心。在《秋胡行》中说:“赤公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对赤松、王乔得道成仙的说法表示怀疑,认为他们并非真的得道成仙了,或许只是寿命长些而已。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赤壁的失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其后他对孙、刘多次用兵都没有成功;在时光不断流逝的情况下,不能不产生暮年将至,壮志难酬的苦闷。但“志在千里”的曹操又不想放弃统一四海的政治抱负,而他又清楚地认识到“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使他产生了延长寿命的强烈愿望。而《气出唱》、《精列》、《陌上桑》、《秋胡行》这几首诗就是这种心情通过浪漫主义手法的曲折反映。
《精列》中曹操把感叹人生苦短、有所消沉的感情暴露无疑:“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正是他内心矛盾情感的独白。在这首诗中,诗人清楚地知道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又幻想求仙长寿,最后不能不把自己推进现实与愿望难以统一的矛盾中,发出“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的慨叹,反映出他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而却时不我待的伤感。而曹操作 《秋胡行》时,已六十一岁,三国鼎立之势已形成,使他感到实现统一的艰难,因而“意中迷烦”,忽而进入仙境,忽而又回到人间,反映了他欲求不得、欲罢不能的复杂矛盾心情:希望能延长寿命来完成统一国家的愿望,但怎么延长寿命呢?于是想到了仙人,想到了神药;但是诗人又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又以“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来宽慰自己,最后又想到“志在千里”的抱负,因而又以“泛泛放逸,亦同何为”对这种矛盾心理作了断然否定。这说明虽然曹操后期有所消沉,但这与他的“壮心不已”的进取精神并不是截然相反的,这种思想只是诗人矛盾心理的一种寄托罢了,而曹操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还是主流的。
曹操的诗歌既体现了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郁之情,同时也是自己心志自始至终的剖析。曹操的诗实现了现实与充沛的感情和气势的统一,其诗中的曲折宛转、龙腾虎跃的感情气势,对形成曹操的诗歌骨劲气猛的风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正是曹操胸襟、气魄、理想、抱负和精神的生动表白。
[1]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曹操集译注.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
[2]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3]季镇淮.历代诗歌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
[4]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分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