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红艳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变动,使得劳动力的技能、经验、区域、知识结构与可提供的职位空缺不适应,从而产生失业。用马克思的话简单来说,就是“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出现了“找不到工作”和“招不到人”的矛盾问题,即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越来越严重,这一状况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从长远来看,这种错位现象对于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为知识人才不能得到充分就业,一方面造成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会加剧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大学生个人压力,处理不好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研究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探讨解决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国家的经济实力是教育得到充分有效供给的坚强后盾。一国的经济水平决定了教育目标、教育水平、教育内容、教育规模等多方面的发展。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与构造,它显现出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合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务有序进行有着重要意义。从教育角度来看,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对教育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教育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第一、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这就使得第一、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比重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大幅上升。但是在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所遗留的问题是第一、第二产业产能过剩以及劳动力过剩。同时,受教育、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质量和数量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进入21世纪,顺应高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对于第三产业的人员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使得岗位的需求与供给落差进一步扩大。简单来说,就是需求相对减少的岗位仍有过量增加的人员供给,而需求相对增多的岗位却没有足够的就业供给,或者是缺乏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就业供给,这就导致了当下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的产生。
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开始于1949年对苏联专业教育模式的引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高校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然而,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课程重复且盲目扩张、学生缺乏课程选择的自主性等问题的存在,表明如今的高校专业设置仍是不合理的。
从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数据来看,对于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3;而对于大学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0.79。从供求分析中明显可以看出,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劳动者需求大于供给,而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虽然“高校扩招”引发的大学生数量庞大是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深究这一现象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人才质量、教育质量。如今,很多大学生只是有着大学毕业的文凭,却没有实际的竞争就业力。学习理论,却不知如何利用理论;学习知识,却发现知识不适用于工作需要。大学教育的价值在缩小,大学教育的质量在下降,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已与社会劳动力需求渐行渐远。
在国外,大学是被准备进行知识钻研的学生所选择的,其他一些学生则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习一门技术。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高于本科生教育发展,学校类型多样化。这样,保证了社会拥有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并且两者相得益彰,不仅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国家经济也得以保障,实现了教育的最优化发展。现在的大多数毕业生认为高校专业设置上缺少具体实践方面,而且在求职或进入工作岗位时发现所学专业知识不足甚至与实际完全脱离。可见,加强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从个人角度来看,许多大学生并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东部和沿海城市对大学生的区域吸引力远远大于中东部和西部地区;比起一些中小型的私有企业更倾向于国有大型企业和党政机关。但是所面对的实际情况是,东部沿海地区人才已经相对饱和,国有大型企业和党政机关每年的劳动力需求仅占总体劳动力需求的一小部分。同时矛盾的是,据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毕业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技能,都不能适应现实工作。且先不说缺乏实践经验,就当前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而言也是情况堪忧。由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更多的是对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追求,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很大局限;许多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最终目标,所以对本科阶段的学业并不高度重视,荒废学业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些原因导致就业时,人才质量偏低,不仅缺少实践经验,专业基础知识也不扎实,竞争力大大减弱。如此下来,“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另一方面,从家庭角度来看,不合理的家庭价值观会错误引导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由于大多数大学生是不独立于家庭的,而且每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不同,其价值观也不同,因而对于子女的就业观也就有不同的影响。当下,高等教育被许多家庭认为是改变其社会阶层地位的一种方式,希望其子女最终从事薪资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工作。
第一,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经济,统筹城乡、区域差别,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重视产能过剩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而区域经济条件却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在发展东部沿海经济的同时,应注重对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开发,而且要有相关政策的倾斜,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对于投身中西部的大学生要予以一定的政策鼓励,比如之前国家提出的“一村一个大学生”“西部青年志愿者计划”等,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取向,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使教育和经济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第二,国家应从目标计划上改革高校体制,予以高校一定的自主招生权。国家可以建立相关机制,使高考填报志愿时的专业选择尽可能多样化,让学生可以最终接受自己所喜欢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比如在德国,学生进入大学前,先到学校或企业进行将要选择专业的短暂实习考察,确定此专业是否在自己学习能力范围内、自己又是否对这一专业有极大兴趣,然后再根据情况选择大学的专业。
第三,国家应加大教育投资,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并对一些新兴科技研究予以有力的经济支持和人才技术支持;鼓励学校自主创收,多渠道获得教育资金。加之由于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其把教育作为家庭投资的重要部分,从而实现国家、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使教育投资保持一种长期发展的趋势。
第四,大力发展专科、职业技术教育,顺应经济变化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验表明,教育层次结构应呈现出民众需求的多样化,从而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金字塔状——专科层次人数最多,本科次之,研究生人数最少。在美国,高等教育是完全开放的,存在着研究型大学和职业高等院校两个体系并行的双轨制高等教育模式。前者注重对科学家的培养,将科学研究力量和成果作为办学目标;后者则是为了满足竞技和激烈竞争的要求,培养具备某种特定娴熟技能的工程师,以服务社会为办学目标。这些经验,我们在基于自身国情的基础上,不妨加以借鉴。
专业的设置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其具备创新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一切应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的学科体系,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学生。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高等院校应该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指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结合自身定位开设学科,不盲目跟风扩张专业,并要避免专业设置落后于社会需要。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改革教育目标,设置新的专业课程,同时对陈旧专业及时淘汰。但是,在调整专业课程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点是,面对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改革专业课程是必然的,但是改革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我们需要综合各方面来考虑,保持一定的承继性。结合传统文化,反思不足之处,才是最优化的专业课程改革。高校必须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稳定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项目,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要赋予学生一定的选课自主权,除了国家教育大纲规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以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感兴趣的课程。这里也就要求高校要使自己的课程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课程安排方面,要更多地加入实践部分。学校要依据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各级地方政府相联系,和大型工业园区搭建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氛围和培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广泛地接触社会,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日后的学习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总结完善。但是,重视实践的同时并不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切社会实践应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所以学校在课程时间安排上,不妨在大一、大二期间先让学生主要巩固好理论知识,加以简单的社会实践;而在大三、大四期间提供更多时间的社会实践。高校也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大力宣传最新的就业思想,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基层建设,走进农村,走进中西部,在基层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寒暑假期间,应组织类似于“三下乡”之类的相关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感受不同于企业、党政机关部门的另一种岗位魅力。
最后,建立就业指导机制。高校应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一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合理化指导。目前,大学生普遍对职业期望过高、定位过高,却忽视了自身条件,所以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寻找最适于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二是就业相关部门可以在毕业季联系各大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平台和就业机会。三是把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开展模拟招聘现场、就业知识讲座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近就业,使之对就业不陌生,并及早做好准备。
大学生应该在就业前做好职业规划,认清自身的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分析社会当前各行各业的供需情况,做到“先择业,后就业;先生存,后发展”。在此过程中,应把握“3W+1H”原则。
Why即为什么要选择某一职业。在择业时应该综合考虑工作是否是自己所喜欢、所感兴趣的;是否是自己熟悉了解的行业;是否与自己的专业相关,使大学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所施展;是否能把事业长期发展与自身价值相结合,追求长远人生目标。Where即如何选择就业区域。大学生应该考虑到区域的不对等性:目前,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人才已经相对饱和,就业需求往往小于供给;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虽然经济水平暂时落后于东部,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当下建设阶段,需要大量人才,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就业的契机。When即何时选择就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尽早地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毕业前不盲目随众择业。要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考虑自己是准备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学业,或者是自我创业。How即如何进行优势就业。针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大学生毕业上岗后并不适于现实工作的问题,在学校期间要扎实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学会运用多种途径补充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掌握准确的就业信息来源,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状仍然很严峻,但这需要国家、高校和大学生等多方协力解决。因为这不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是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这一问题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1]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白清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9(1).
[3]王秀勇.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2006(12).
[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王硕旺,阮守华.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6]麦可思研究所.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刘德莉.论中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难题的解决[J].成都大学学报,2012(1).
[8]蒋笃运.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
[9]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2010.
[10]曹洪军.专业设置预测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J].学术论坛,2009(5).
[11]卢丽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学校和学生为视角[J].科教纵横,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