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敏,丁雪红
1.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安徽蚌埠,233030;2.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的应对策略
张文敏1,丁雪红2
1.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安徽蚌埠,233030;
2.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不恰当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等可以导致大学生产生师源性焦虑。据此提出了应对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的具体策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包括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和课堂教学过程;加强辅导员工作,包括加强与授课教师的沟通与教育合作、加强与心理动态监测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以及进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与个别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师源性焦虑问题的保障措施,包括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社会、学校教育环境。
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应对
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焦虑不仅关涉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也关涉到和谐校园的构建,是高校应该予以关注、关心和设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也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对于这类焦虑现象,从影响源的角度,称之为“师源性焦虑”。笔者以四所本科院校的1 079名在校大学生和 105名被试学生的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师源性焦虑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焦虑量表平均标准得分显著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P<0.05),总体焦虑发生率为 12.42%。有接近40%的学生和教师认为,大学生的焦虑发生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观念和言行以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方式粗暴过激,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落后、不当以及教师缺乏责任心、态度消极[1]。笔者认为师源性焦虑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二是要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要加强辅导员工作;四是要解决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的保障措施。
调查发现,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是“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师源性焦虑的根本原因。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是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本前提。著名学者叶澜认为:未来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在现代教育理念的驱使下,教师应该具有本体性知识(特定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情景学习和经验积累)、条件性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应用条件的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不断的反思。教师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2]。
具体来说,教师应自觉摒弃高高在上的思想。首先,要以发展的眼光教育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突出人的发展,教育人、引导人;再次,努力设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最后,注意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更加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更为尊敬和信赖。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不恰当的语言和行为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师源性焦虑的主要原因。教学行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学形式、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构成体,而是包括教和学两个动因在内的结构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目的性行为,是由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与行为主体相联系的起着直接与间接作用的因素所构成的,在动、静交替转换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种态势[3]。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鲜活生动的信息来刺激和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因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枯燥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甚至逃避学习,避免或减少学生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心理问题。
调查发现,易造成师源性焦虑的教师语言依次为:冷嘲热讽、使用方言、指责(责骂)、威胁性语言等。优化教师的言语行为应注意:科学规范,准确简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准确生动,严谨纯洁;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通过对非言语交流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在信息的总效果中,言语信号占 7%,声音信号占 38%,面部信号占55%。可见,非言语交流在信息传递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优化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时,要把握:(1)要尊重学生人格,从善意出发,热爱学生、信任学生,体察学生的情感、认识等方面的要求。 (2)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必须是师生都能接受、领会和掌握的,符合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的。(3)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必须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和学生具体情况相协调。 (4)教师的非语言行为要恰当、适度,尽可能做到简洁明了、及时果断、控制程度、把握分寸,以达到最佳效果。 (5)教师的非语言行为与言语行为或其他非言语行为共同运用时,要合理选择和搭配。 (6)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自我意识。
调查发现,易造成师源性焦虑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依次为:照本宣科、课堂气氛不活跃、进度快、内容多、重点难点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遵循: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明显。
2006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规定》不仅准确定义了辅导员概念,明确了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职责。这就要求,面对一切可能危害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问题,如师源性焦虑问题时,辅导员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辅导员应该而且有条件成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畅通的交流桥梁,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加强与授课教师的合作,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师源性焦虑问题的发生。一方面,辅导员长期与学生接触,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可以收集学生对每门课程、每位教师授课的感受、意见和建议;还可以亲自参加听课,切身感受。辅导员将评教信息及时整理,连同学生群体或个体的情况,一并真实地向授课教师反馈,为授课教师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辅导员主动走访教研室,听取评学意见,并传递给学生。长期坚持开展这样的评教、评学活动,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师源性焦虑的发生。
辅导员应该主动寻求心理动态监测部门的指导,在全体学生中建立多级畅通的心理动态监测网络。在寝室、班级建立一、二级监测网络,指定寝室长和心理委员为责任人,号召同学们相互关爱,掌握心理健康状况。辅导员担任三级监测网络责任人,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予以解决。遇到比较棘手、难度较大的问题,不能碍于面子、过于自信、擅作主张,应该及时向四级监测网络(院、系)汇报或同时向五级监测网络(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求援。
辅导员在建立心理动态监测网络的同时需要注意:首先,要组织好学生参加定期心理普查工作,认真记录普查结果,不能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其次,对于普查中发现的、存在心理问题的易感学生,在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格外讲究方式方法,正确引导。再次,辅导员除了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心之外,还要带领下级网络的责任人一起,请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予以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辅导员专业化要求辅导员应该具备完成思想政治引导、心理健康辅导两方面工作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应对师源性焦虑。一方面,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辅导员尽早发现问题,做好整体预防;另一方面,学生师源性焦虑往往也是因人而异,辅导员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
为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掌握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能战胜自己,善于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对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充满热情,不断训练和提高自己应对工作中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冷静、坚决、迅速、果断、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
为此,学校和社会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与保健,建立心理干预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可联合社会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与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使教师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时获得自身心理健康的反馈意见。还可开办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服务信箱,与教师加强心灵对话与沟通,提供即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压力,宣泄消极情绪,增强内在的调适能力和心理免疫力。此外,学校和社会应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提供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降低工作负荷和职业压力,促进教师的成长与提高。同时,教师也应善于学习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做好自我保健与心理调适。总之,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既离不开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教师自主创设良性的内部心理环境,做心理健康的主人。
改善社会宏观环境。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很高,而支持和关心不足。一方面,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红烛”“春蚕”,这既是对教师的称颂,更是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要求和期望;另一方面,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对于公务员等群体,却迟迟得不到改善。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自我角色的认同程度,加剧了教师心理冲突,使得教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健康。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教师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政策、制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荷,通过媒体正确引导公众对教师的认识和评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优化学校微观环境。主要是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现实生活中,一方面,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受到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采用较为苛刻的管理方式和考核方式,盲目增加教师管理和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不关心教师的精神需求,忽视教师工作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娱乐休闲活动的组织安排,不重视教师的进修与培训。这种不佳的工作环境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和效能感难以提高,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等问题,从而导致心理的不平衡、不健康。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切实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情感,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为教师提供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娱乐休闲的时间和空间。学校良好的心理环境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主环境建设。要尽可能体现出“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课堂,成为广大师生修身养性的环境;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保持和发扬学校的传统优势,注重教学改革,大力发展科研,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引导和帮助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第三,校风建设。养成良好的校风,既能反映学校特色,又是稳定的心理环境因素[4]。
当然,学校在善待教师的同时,也要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发现明显故意或者多次发生伤害学生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对相关责任教师要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1]黄中岩,唐启寿,刘锦秀 ,等.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现状调查[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36(6):656-658
[2]葛俭.从师源性心理伤害看教师成长 [J].继续教育研究,2008(3):82-84
[3]孙艳.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有效”的教学行为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4):11-13
[4]黄中岩.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J].实用全科医学,2006,4(2):201-202
B849.1
A
1673-2006(2013)12-0100-03
10.3969/j.issn.1673-2006.2013.12.028
2013-10-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大学生师源性焦虑与辅导员教育”(09JDSZ3049);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提高高校公共课教学效果的心理辅导策略研究”(20101075)。
张文敏(1962-),安徽灵璧人 ,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刘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