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玲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经济进入低速发展时期,全球经济随之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体中率先复苏,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成为最为引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当前也进入中速温和增长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突破50%,2011年末达到51.27%,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国情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即进入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彻底改变中国几千年以来以农民为主体的人口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都会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城镇化发展,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经济复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农业逐渐减少,工业逐渐增多,同时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的工业社会。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呈阶段性特征,即在工业化初、中期,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呈正相关性;在工业化中、后期,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增加,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工业占GDP的比重则降低,而此时城市化水平仍然逐步提高,主要是靠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目前我国工业化已达到53%,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补充到产业队伍中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工业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和生产效率,为农民进城提供了就业岗位,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化的继续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居住、生活、就学、就业等刚性需求大量增加,这种状况不仅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城镇住宅的投资需求,而且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和生活方式变革还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随着工业推动力的下降,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新的动力。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特大城市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到2015年,服务业比重将从目前的43.4%上升到48%,中国将迎来重要拐点——全面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从当前中国全局来看,城镇化与产业的区域转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产业分工格局与区位比较优势的重构会促进产业的区域转移,而产业的区域转移带来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也将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湾城市群,促进这些地区集聚的非常重要的动力就是这些地区产业高度的集中,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产业整体发展的成本,使得这些产业在特定地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从而有助于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城镇化向更高的形态发展[1]。
改革开放,投资和外需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67%左右下降到48.6%。同时,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和引进资金,不仅拓展了我国的市场空间,增加了就业,而且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和机制创新、观念更新。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需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其变化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立足内需才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需要。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72.8%,在大国中是较低的。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均成功地加以应对,抵御了外部冲击,实现了经济回升,靠的就是扩大内需。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扩大内需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2]。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第一,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居民消费。受耕地等农业资源的稀缺性限制,农业收入增长潜力不大,并且很不稳定。进城的农民工一旦在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其收入明显提高。据统计,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 66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 869元,地级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 599元,36个大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 326元[2]。这表明从乡村到城市,居民消费明显增加。第二,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平均每个农民所耕种的土地面积就会增加,这有利于对农村富余土地进行集约发展、规模经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第三,城镇化可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的研究(2002)表明,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GDP增加0.50% ~0.85%;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 ~0.34%[3]。按2008年广东省户籍人口估算,城市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84万左右城市人口,带动投资需求超过4 000亿元,增加最终消费近280亿元[4]。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
城乡二元结构来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来讲,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体现为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和以典型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并存,而且还体现于在交通、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上城市相对发达、农村滞后的差异。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城市在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也远远高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松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已经有所改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的束缚和限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10年的3.23∶1[5],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比上年增长11.3%,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比上年增长14.9%,实际增长10.9%。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幅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幅,收入比为3.23:1[6]。但是从增长数额来看,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76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 934元,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较大,但是由于基数小,从静态上来看,城乡居民收入仍然是拉大的趋势。城镇化一方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是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向农村的扩散与延伸。在城镇化的这两个意义上,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一,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扩大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逐步优化城乡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一方面能够提高转化为城市居民的农民本身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耕种较多的土地,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从而大幅度提高务农农民收入。
其二,城镇化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过程,可以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城镇化并不是所有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化,城镇化也包含农村社会非农化的过程,包括在城市文明的扩散和辐射下,实现农村就地现代化。在农村,除了经营农业以外,还需要发展农产品和原材料加工而提升其附加值的第二产业,发展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和为富裕起来的农民服务的第三产业,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一项有力措施,通过新农村建设,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筑景观的变化,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使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接近或达到乃至超过城市居民的水平,从而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克服作为相对独立系统的城市领域与农村领域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并为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或城乡一体化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耕地数量的有限性,这就对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无形的限制。受此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将主要依靠耕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当前阶段,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实现这一提高及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来看,推进城镇化可以促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转移,既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又有利于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而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则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耕地总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2.68%,农村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54.32%[7]。而同期美国占总人口2%的农业人口耕种着占国土面积20%的耕地[8],完全实现了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产值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较少,现代化水平较低,投入大而产出少。截止到2008年,农业产值在我国GDP总量中所占比重只有11.3%,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在我国总就业人员中的比重则达到了39.6%。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占据的比重为30%[7]。这不但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更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共富增加了诸多障碍。我国社会是以和谐为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合理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从我国社会建设的经验来看,要突破这一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坚持走城镇化之路,将越来越多的农业富余人口解放出来,农民逐渐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这就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使用质量。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将我国发展的成果、先进的科技文明以及诸多的惠民措施共享于农村社会,提升了国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同时也有力地引导了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从而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增强了农业的综合产出能力,也必将改善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水平,加快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而农业的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区域发展战略上,我国经历了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是,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有所扩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因此,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从国际经验看,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形成建制城市655座,比1978年增加2.4倍。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9]。城市数量可能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从655个增至2 000多个。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必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大战略的体现。目前我国在原有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全国城市化发展中,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要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同时,城市群可以通过现代交通网络,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联结起来,促进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十二五”时期,逐步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既是创造和扩大内需的过程,也是带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2]。
[1]巴曙松,王志峰.区域发展结构、城镇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J].中国市场,2010,(16).
[2]李克强.中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关系全局[EB/OL].中国新闻网,2010-06-01.
[3]胡鞍钢.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J].二十一世纪,2002,(2).
[4]黄浩苑,王悦.农民工积分入户推动广东城市化进程[EB/OL].新华网,2010-11-15.
[5]王萍萍.2011城乡居民收入和分配改善需下大力气[EB/OL].新华网,2011-02-25.
[6]刘铮.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低收入群体增长快[EB/OL].新华网,2011-02-03.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2009/indexch.htm.
[8]唐胜军.美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农垦,2009,(2).
[9]我国超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增至118座[N].新华日报,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