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君
(中共安达市委党校,黑龙江安达 1514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1]5创先争优自开展以来,在全党的努力下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使379万多个基层党组织,8 000万名党员焕发了新的精神面貌,有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先争优是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的提高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神指导下,随着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发展,逐渐地形成并升华为党的建设的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活动。成为克服党建人治化、运动化、形式化的问题,提升党建质量,丰富和完善党的建设理论,提升和创新党建的实践。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54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理性总结和提升带有“经常性”,反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内容和做法,使之成为推进党建科学化,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经常性动力”。
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岗位上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带头作用。从创先争优活动搞得好的单位和部门可以看到,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关键。对此,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务必时时、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捡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以自己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党的纯洁性。这实质是对创先争优活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对党的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由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我们党作为“两个先锋队”,理应做到率先垂范,是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同时我们党又是执政党,处于社会的权力导向阶层,其言其行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都有着示范引领、身体力行的导向功能。创先争优内在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本着“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发挥先锋队的引领作用、模范作用,做到言行上讲党性,工作上讲责任,需要时讲奉献,危险时讲献身,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张云泉、沈浩等那样,就能带领党员和群众创科学发展的一流业绩。我们要把这一成功的经验转化为党建的长效机制,固化为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制度性安排。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党建的八大任务,以此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创先争优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创先争优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党8 000万名党员战斗、工作、学习在379万多个基层组织中。基层组织不牢地动山摇。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新社会组织涌现、社会急速转型,特别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转制、农民党员外出打工等等,使党的基层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出现了老弱化、空洞化、虚拟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党执政的根基。为此,创先争优活动,必须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为对象,覆盖党的全部基层组织和全部党员。我们党是由一个又一个基层党组织所构成的,这些基层党组织只有形成一个有铁的纪律、有共同的理想和有统一行动的战斗整体,才能实现党的领导,胜利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和科学发展的责任。
这就内在要求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守纪律、带头弘扬正气。这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无数成功典型的成功做法,并已经过实践的证明,因此需要总结、固化和提升,以推进党建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推进党建的机制和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带领政治局党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中,突出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内在决定创先争优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围绕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扣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各喊各的号,各走各的道,使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脱离、脱节,其结果导致创先争优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党建而党建,导致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承诺任务与工作岗位分离,见不到实效和成效,取得的成果也是虚的、空的,人民群众看不见、享受不到,实则违背了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初衷,达不到推动党建的目的。
从创先争优活动抓得实并取得成效的单位和部门看,都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围绕实现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直接的、经常的动力,在两者的结合中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科学发展之“优”,把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结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之果。反过来,以科学发展的实践,检验证明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正确性,巩固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成果,并使之固定化、长效化、持久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50
“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四个要求之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性质所决定的,是党章规定的“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说,“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检验这个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换一个视角说,创先争优活动的本质是人民群众满意工程。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新明确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执政的新理念,提出了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五个最”,为党在新时期服务人民群众再次提供理论指导,指明了实践方向,也是对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理性总结。
从这些年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看,尽管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不同,但都是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一个经常性的机制,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民生难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创先争优活动得到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群众认同并可行的经常性机制需要总结和提升。一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强化为民意识,把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放在心上,做到民生无小事,民生皆政治,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干群众认可的事,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自觉保证真正做到服务人民群众。二是要求建立党群密切联系的通道和桥梁,使党的精神能够下达,人民群众的诉求及时上传,把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变为党作决策、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使群情群意理性地上升为党的决策,保证做到服务人民群众。三是要创新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机制、新办法,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在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增进党与群众的感情,把党群关系由感情、感恩、感谢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自觉,使人民群众真正在内心上拥护党,自觉地做党执政的群众资源。
创先争优是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后,提出的又一项加强党建经常性的工作任务。此时创先争优活动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党建任务及党自身存在的问题远不同于过去,并不仅仅是把以往的创优争先在表述上实现颠倒,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创先争优把“创”凸显,体现了党的创新精神和活力、生命力;把“创”突出,是要求把“创新”、创造作为党建的一条红线,在动态的“创”中做到争“优”,达到促进党的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创先争优“创”在前,关键是创新载体、创新机制。任何活动都要通过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来实施,可行的载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创先争优活动形成的“五个好”、“五带头”两个载体,具有操作性、实践性的特点。“五个好”、“五带头”既是载体,又是检验的标准,它把基层党建具体化、实践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省市和部门,又在这个载体的基础上,创新了新的机制,延伸了平台,拉长了载体。
创新载体和创新机制,必须使之具有广泛性、实践性。广泛性是指活动的主体,它包含了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不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党员都要参加,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没有特殊党组织,也没有特殊党员。凡是党组织都要做到“五个好”,每名党员都要做到“五带头”。实践性是指活动的实效,“五个好”、“五带头”适应所有行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但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特殊载体。这样,所有行业都搞好了、抓实了,抓出特色、抓出结果,并升华为机制,就会使党的执政根基更牢,先进性更突出,也有效防止了创先争优的走过场和作秀。
创先争优是新时期的党建活动,是落实党建新的伟大工程,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绝不是简单的评先进、评优模。有的基层党组织开始时把创先争优活动形式化、简单化,评先评优评了,甚至是轮换坐庄,今年你明年他,结果党员有意见,群众不服气,导致创不创先一个样,争不争优一回事,评上的没热情,没评上的没压力,都是无所谓。
目前,我们要在十八大精神指导下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使之固定化、规范化,以克服形式化,以后就是不开展创先争优或开展其他别的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也会按固化的机制去实践。已被广泛认可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一是责任机制。创先争优作为书记工程,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必须明确和牢记书记的党建责任和要求,制定出推进落实时间表,定期研究和部署,书记抓什么、副书记和委员抓什么,都要落实到人头,使人人知道要达到什么目标。二是激励机制。所谓的激励机制就是每年要对先进党的基层组织和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表彰奖励不是为奖励而奖励,而要有严格的标准,层层比选,有的还以擂台的方式竞选,选的是真先进、真优秀的典型。同时,还要对不先进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还要以党纪来处罚,发挥激励机制的正导向、逆淘汰作用。三是评价机制。从成功的典型看,评价机制由三个层面构成:首先是制定出量化可行的评价指标体制;其次是体制内评价,即扩大党内民主,让党员民主评党员、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评议党员领导班子;最后是体制外评价,让人民群众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领导班子。从发展趋势看,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越来越多越重,其评价效果越好,作用越大。四是监督机制。目前组织部门和机关党委都设监督机构,可采取日常工作监督、年终监督、随机监督、暗访、设监督电话等措施和方式方法,对创先争优活动,对党的基层组织及党员进行监督,发现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永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以此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总之,党的十八大对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立足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理性总结提炼其共性的经验,凝练升华为党建的长效机制,变为中国共产党人今后推进党的建设,实现党建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期动力和长效机制。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