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三青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战线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统一战线理论及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我们对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与现状的基本判断,这个历史与现状也是建立统战学学科的基本依据。
但是,迄今为止,统战学学科仍然没有建立起来。1993年,我们撰写出版了《统战学》专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在1991年底和1992年3月徐州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上,我们两次提交了《时代呼唤统战学的建立》的论文;1992年底,我们又向徐州市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提交了《统战学的定义、结构之管见》,该文发表在《徐州统战》1993年第1期上。2005年,我又在《江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期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统战学学科构建的若干问题》的文章;2004年,我们又撰写出版了《统战学新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在此,我再一次呼吁建立统战学学科,并对建立统战学学科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统一战线就成为了科学。随着统一战线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统一战线的理论形态和知识体系逐渐形成。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上,更是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1]1979 年,李维汉也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此后,统一战线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这些成果涵盖了统一战线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统战理论研究取得了上述成果,但统战学学科却并没有应时而生,也就是说,统一战线的学科建设远远滞后于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这种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一是统战理论研究尽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存在着重政策研究轻学科研究的局限。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本身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实践性特点,因此,统战理论研究重点放在统战政策与实践上,但同时对统战学科自身关注不够;二是研究队伍不足,特别是涉及统战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队伍严重不足,并且缺乏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建设带头人;三是统战学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知识领域,如何把这些相关的学科整合起来,融合成为一个内在逻辑严谨、结构缜密的学科体系,难度很大。
可见,统一战线能否被当作科学来认识,能否成为学科,直接影响到它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1994年,王兆国在第三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上指出:“实事求是地讲,构建统一战线学理论体系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这不仅影响了统战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影响到人们对统战理论研究的科学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制约了统一战线实践的深入发展。所以,王兆国强调,“要加强统一战线学的学科建设,努力构建统一战线学的理论体系。这是统战理论研究的基础建设。没有这个基础建设,统一战线学的大厦就很难建立起来,或者即使建立起来了也不稳固。”“因此,要推动统战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就不能不把构建统一战线学理论体系的问题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
什么是学科?伯吨.R.克拉克对学科下了这样的定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2]而国内学者一般都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二是指高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科目。
任何一门科学总是对某一领域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总结。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统战学就是对统一战线这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社会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找出其内在的规律。统战学学科就是关于统一战线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
但是,笔者认为,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是否能够成为学科,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它的功能。统一战线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这个功能经典的概括就是毛泽东把它称之为“法宝”。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功能,集中体现在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共同的目标,也就是社会动员的功能。统一战线是革命的法宝,也是治国执政的法宝。对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并使之形成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指导统一战线的实践,就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统战学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
那么,作为学科的统战学,如何设定?笔者认为,统战学学科应该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成为其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其理由如下:
第一,统战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统一战线规律的研究和统战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为统战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解决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大大推进了统战学的理论创新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入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构建统战学学学科的指导思想。
第二,统战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组成部分的设置依据。1985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在《关于全国统一战线理论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理论是一门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中,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笔者认为,统战学应该归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中。因为,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展开的,统战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博士点上招收统战学方向研究生。目前,从国家层面来说,只设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三级学科可以自设。统战学天然地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就是说,统战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上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在国家只设一级学科的政策框架下,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博士点上招收统战学方向研究生,是顺理成章之事。这并不妨碍统战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不同的理论组成,这些理论也都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但他们统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如此。统战学既是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围绕学科建设开展统战学学科本体性研究。长期以来,统战学研究尽管取得很大成就,但这些成果主要是政策性、实践性的研究,涉及统战学学科本体性的研究很少。因此,在开展统战学政策性、实践性研究的同时,应该凝练统战学学科方向和领域,在统战学学科本体性上开展基础性和重大学科问题的研究。
第三,组织统战学学科团队。目前,研究统战学的主力是中央及地方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从事研究的人员,还有分散在各个高校的少部分有兴趣的研究者。由于工作性质和隶属关系的原因,研究力量、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比较紧密的、协同创新的学科团队。团队是学科建设的最基础、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该将现有的分散的力量聚合起来,围绕学科方向,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第四,培育学科带头人。几十年来,统战理论工作者在统战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但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余进行研究,或者是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在学科基础问题上涉及不多,并且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比较少。学科带头人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应该努力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统战学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改变统战学长期游离于学科之外的局面。
第五,努力争取国家学位政策和学科政策的支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统战学在更广的范围、更多更高的层面获得支持。
[1]毛泽东.毛泽东在七大上的报告和讲话集[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223.
[2]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样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