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阈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2013-08-15 00:51朱亚宾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人力

□朱亚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方案,分别制定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这一系列资助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全方位的保障型资助体系[1]。资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高校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然而从微观层面来看,资助体系表现出保障有余而育人不足的特点。资助的初衷是解决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安心读书的问题,但是国家在逐渐加大资助力度的时候,却没能有效地帮助困难大学生成才。资助与育人犹如两条平行线,没有实现统一。很多学者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并且从很多视角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文主要就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阈来探讨高校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

1 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等教育的共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一定的管理主体为实现人力扩大再生产和合理分配使用人力而进行的人力开发、配置、使用、评价诸环节的总和,亦即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管理的过程。[2]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人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管理学向现代管理学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我们已经进入崭新的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以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智力资本成为了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人力资源在竞争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3]不管是企业发展,还是国家建设,都需要人力资源作为支撑。马克思曾说过,“离开人的生产力是死的生产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国家通过高等教育来挖掘人的潜能,并最终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后形成人才资源。高等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在开发和管理大学生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除了日常的教学外,还包括社会实践、实验以及研究等活动。高校通过有效的整合和梳理,使这些活动能够协调开展,最终形成有利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等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由于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因此高等教育也可以借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来健全高等教育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这种特性是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也较为明显,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化,使得“高等教育产品”概念产生并具有一定的影响。从社会伦理层面看,高等教育必须具有公平正义性,即需要为个人提供维持生存、支持发展的技能和人文关怀。因此,在目前高等教育大环境下,努力实现每个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掌握必要技能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在这个价值目标的指引下,高校需要关注一批特殊的学生群体,即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既要资助贫困生的生活,更要支撑贫困生的学业。资助是基于物质生活层面的,育人是基于人文技能层面的,实现二者的结合是有效提高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关键。

由此来看,作为高等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内容的资助育人工作在遇到瓶颈和困难的时候,可以借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验,将资助与育人在资源开发中进行有效的结合。

2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缺陷

首先,资助与育人没能有效地结合。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资助育人工作的时候侧重于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通过各种资助形式帮助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是资助工作的主要功能。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困难生虽然受助于学校和社会,却往往只是完成学业而没有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高校进行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以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虽然资助了学生的经济生活,却未能有效地通过资助来实现学生更高层面的发展,这是资助与育人分化的结果。高校育人的方式和路径有很多种,资助必须要结合育人工作来开展,否则效果就会仅仅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

其次,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能否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在高等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激发,是其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的关键。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还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为高校在进行资助工作的时候主要是面向贫困生,而贫困生在申请和接受资助的时候,心理变化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原因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一方面是因为资助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使得很多贫困生受资助的信息被其他同学知晓,这也可能使一些贫困生产生了逃避、消极的心理。综合来看,资助工作的单一模式化很难调动起贫困学生的积极性,一些贫困生甚至因为长期受到资助而产生依赖心理,这更加削弱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积极性。

第三,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强调激发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手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激励,二是精神激励。我国高校的资助体系主要为“输血式”,即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经济资助,却仅附带以口号式的精神扶助,较少关注其能力的提高。[4]高等教育在通过资助激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积极性的时候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激励。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是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而我国现在很多高校只是单纯地将资助工作定位在为贫困生提供物质生活资料支持的层面,强调物质层面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激励是高等教育资助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一味地提供物质支持在激发大学生潜能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利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

第四,高校在进行资助育人工作的时候没有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 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在资助工作中没有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传统管理学向现代管理学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人的价值更加凸显,因此要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实现人文关怀式的潜能挖掘。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 号文件明确指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资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但是恰恰在这一方面,资助仅限于解决经济问题,而没有涉及精神意志方面。缺乏人文关怀的资助显然是有缺陷的,缺乏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人力资源精神层面的核心就是人文价值,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是高等教育的价值标准,更是资助育人工作的终极价值属性。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前提,只有对人的关怀才能焕发人的高尚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5]资助育人工作才能凸显真正的价值。

最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强调通过考核和绩效评估来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员工的薪酬以及晋升等都需要跟其工作考核的情况挂钩。这样易于形成一种危机和竞争意识,对于挖掘和提高员工的潜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资助的时候形式单一,不是通过考核来发放资助,而是通过基本资料的审核来判断。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很多贫困生仅仅因为材料的完备而接受资助,更谈不上因为受资助而激发学习动力。高校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的结合,应该要参考学生在受资助期间的综合表现。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个目标,以完成的情况来进行资助;贫困大学生也可以自己主动设定目标并在资助管理部门登记,以此来激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实践中实现目标并最终享受资助才是自我发展的真正内涵。

3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

高等教育中的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高校自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帮助了很多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学有所成。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成就,也是我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表现。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看,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要改变当前重手段、重形式的情况,把育人工作放在第一位,就要努力实现资助与育人之间的无缝隙接轨。根据当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以及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探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路径。

首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对象是贫困大学生,其目的是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并掌握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高校在资助大学生的时候,不能为了资助而资助,而要把贫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因此,在资助的过程中要摒弃原先的静态资助模式,而要在动态资助中实现贫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双重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其潜能不断开发的过程,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都需要明确一点,即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开发和利用。因此,一些资助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原则,通过育人来深化资助的效果,通过资助来提高育人的成效。

其次,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在动态中有效推进,努力提高资助和育人的效果。高校资助育人的静态化使得其效果具有很大局限性。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学生的普遍成才更需要过程支持,应该通过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其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6]所谓动态资助育人工作,就是要让贫困学生全面参与到资助育人工作中,改变原先学生被动资助的情况。通过广泛宣传,激发贫困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树立为了完成学业、增强自身素质而申请资助的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动员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资助育人工作中。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全程参与既能使得资助公开透明化,也能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受资助意识。通过资助教育,激励贫困大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第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是在资助过程中实现育人目的,因此高校要以人为本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努力为高等教育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提供人性化的环境。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促进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不管是什么单位,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看,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时候要注重贫困大学生所处环境对其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一些高校的贫困生在接受物质资助的时候却陷入了心理和精神的困境,因此高校要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审核和公示等程序工作,对于心理负担较大或心理素质不高的学生,我们在进行常规资助工作的时候要适当提供心理辅导。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不是体现在资助了多少钱款、资助了多少学生,真正的成效在于培养了多少学生以及提高了贫困生社会生存能力的程度。这样来审视,我们需要改变既有工作模式中不够人性化的部分,要积极全面地站在学生角度来开展相关工作,真正通过资助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人性化且良好的环境。

最后,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项目评估、测评的方式来全面落实参与式的资助育人工作。我们目前的资助育人工作只是通过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静态的分析和判断来确定学生的贫困等级,这种方式的科学性和教育性都明显不足。从开发大学生潜能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动态的评估模式来对贫困大学生的贫困等级进行判断和认定。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让贫困大学生以项目的形式来申请资助。项目的设立以促进大学生成才为目标,可以分为学习能力提高型、实践能力提高型、创新能力提高型三大类;按照个人、团队和集体三种主要形式组织实施,可建立如学习发展规划项目、学习型宿舍创建项目和先进集体创建项目,等等。[7]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定期以项目完成的情况来给予资助。这样的评估模式有利于激发贫困大学生在实践中努力完成目标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被资助的目的。

4 结语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这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以及民族竞争力的提升。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其根本价值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逐步构建以服务学生成才为核心的学校工作格局和教学生活体系。高校要克服一切困难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提供支持,其中通过资助的方式来保障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不断深化和拓展高等教育资助育人模式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要汲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创新性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使得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深化发展。

[1]黄 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2]王卫华.现代企业管理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纪丽娜.浅谈人力资源管理[J].人口与经济,2012(12).

[4]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5]安江燕,谷忠新.基于人文关怀视角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J].前沿,2012(2).

[6]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7]李文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11) :70-71.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