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 吉林 132000)
供应链管理理论是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产生的,它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即行使正常管理的职能,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来实现供应链管理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工程建设企业由于行业特点,所需采购的物资种类繁多,所要面临的供应商也多种多样, 这就需要对采购物资和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区别对待, 结合供应商管理理论中的A、B、C 分类法,可以对采购物资和供应商分别进行分类管理。
(1)、采购物资的分类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将所有物资划分为60 大类, 并将这60大类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一级物资和二级物资。 但这种物资分类的方法是为整个石油及化工行业建立的, 对于从事工程建设行业的吉林化建公司来讲并不能满足项目采购和施工的需求,而吉林化建公司按照是否用于工程主体将材料分为主要物资和消耗物资,这种分法又过于笼统,根据供应链理论可以在这两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用ABC 分类法进行完善。A 类物质:在中石油一级物资中挑选与工程项目有关且用于工程主体建设的设备和材料,B 类物资: 用于工程主体建设但不属于中石油一级物资的设备和材料,C 类物资:A 类和B 类以外其他对工程影响较小的物资,如表5.2 所示。
(2)、供应商的分类及管理策略
根据物资的划分同样将供应商划分为A、B、C 三个大类进行分类管理。
A 类供应商:向公司提供A 类物资的生产商或制造商。 由于A 类物资的供应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对于A类供应商选用上要严格加以控制, 主要选用那些有工程建设行业供货经验、生产能力强、经验状况好、诚信度有保障的生产商或制造商。
B 类供应商:向公司提供B 类物资的生产商或制造商。 由于B 类物资的重要程度要低于A 类物资, 因此在B 类供应商的选择上可以选用一些质优价廉的中小厂家。
C 类供应商: 向公司提供C 类物资的供应商包括代理商和贸易商。 C 类物资虽然对于项目的重要性不如A 类物资和B 类物资,但是由于C 类物资主要属于消耗类物资,在施工过程中的需求量比较大,且使用较为频繁,因此项目采购中与C 类物资的供应商的合作比较频繁,一些零星的A、B 类物资也会委托C 类供应商代为采购, 而且积压货款的现象也更容易出现在C 类供应商上。 这样在C 类供应商的选择上,就应该选择一些服务质量好,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且愿意同我公司保持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进行培养。
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是供应链合作运行关系的基础,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采购管理中供应商评价体系的研究,同时结合吉林化建公司实际,提出以下的供应商选择综合评价体系:
(1)供应商的质量系统:包括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寿命和质量保证。 它是供应商为预防质量缺陷的产生,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持续地改进产品质量,保证满足采购方质量要求的系统。 供应商能够有效地控制质量,决定了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也就决定了供应商企业满足采购方企业质量要求的水平, 质量体系的好坏也就影响到了采购方企业的产品质量。 因此,它是采购管理中供应商选择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费用:包括采购价格、维护费用。 费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需方的切身利益,影响到采购方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费用是采购管理中选择供应商的重要依据。
(3)供货及柔性:是指供应商满足采购方所需的符合要求的物资水平和快速响应性,包括及时供货能力、时间柔性、数量柔性、品种柔性几项指标。
(4)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供应商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供应商更有效地向采购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包括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产品开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环保水平等。
最后由专门的评估小组, 按照相关的规定适时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估。
充分利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供应商信息库中的资源,并依据这些资源完善公司自有的供应商信息平台。 在办理合格供应商入网时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对供应商的营业执照、 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近三年业绩、企业主要工艺设备、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供货能力及服务水平等资质和材料进行审核并详细录入到系统中, 并且对在录的合格供应商进行跟踪和反馈,在供应商发生公司名称变更、供货范围变更、 开户行账号变更等情况时要及时在系统中进行更新以保证供应商信息的准确性, 对于已终止服务供应商要及时清理以节省系统资源。
通过运用供应链模式下的供应商管理理论可以有效的改善公司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缩短供货周期,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使公司目前存在的供应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 王一帆等,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1998(1)∶83-88.
[2] 张根凤.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方法辨析[J]. 价值工程,2004(3)∶33-35.
[3] 王一帆等,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1998(1)∶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