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探析

2013-08-15 00:48邓建华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主客体客体中国化

邓建华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科社(政治学)教研部,湖南 长沙410006)

在谈及和讨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前,先要弄清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的科学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都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能力、水平,从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的把握程度是有差异的。伴随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或改变。毋容置疑,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重大举措。

一、科学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指那些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特征,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的人或组织。他们是推进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67由此可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物,要是他们一旦脱离了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只有那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的人或组织,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中国化的真正主体。从宏观上来划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通常包括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流砥柱,是时代先进理论的创造者,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紧扣时代主题,凸显时代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创立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主体,承担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能凸显时代特点,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变化。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他们能够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回应时代挑战。在社会发展和紧要关头,他们善于消解和化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和实践危机,破解时代难题,为其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指明正确方向。

党的理论工作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者、解读者和引导者。他们绝大数人都具有渊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对党的基本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有较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历史表明,党的理论工作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进行翻译并把它传入中国的先驱者。随后,在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导和指引下,开启了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伟大征程,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为中国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因此,党的理论工作者不仅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旗手,还是传播、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中。当前,党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之中,不断对人民在实践中所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逐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不仅要善于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从多层次、全方位的角度思考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2]11

人民群众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中他们能够起到根本性作用。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其强大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要内化为人民群众行动和工作的指南,使其能够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所理解和所应用,使其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决不是被人们束之高阁的深奥学问,也不是只有少数理论家才能够认识和掌握的学说,而是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认可的活生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毛泽东强调,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4]1515显然,人民群众才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只有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不是天然的、自发的,而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产物。这些主体能够牢牢把握一定历史和时代的特定语境,根据社会和实践的客观需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主体通过自己的感性实践活动,依靠自己对历史和时代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顺应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前进,最终让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有机契合。实践证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有思想的主体。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5]152然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取决于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取决于主体对于真理追求的执着和勇气。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它蕴含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基本规律,需要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去认识、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你要找它,它就会回来,你不找它,它就不会回来,因为它不晓得你要不要它!”[6]310可见,充分发挥好主体能动性是主体实现自我、改造外部世界的前提,是主体把客观事物纳入自己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关键,使之能符合、满足主体自身的客观需要,“做就必须有人先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7]447

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动力机制等。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客体是指认识和实践主体所指向的对象,是动作、行为的承受着。就整体而言,在现实世界中,人所指向的对象就是客体,这些客体有可能是部分或整体,有可能是现象或本质,而此时主体可能是个体、群体和组织,只有那些纳入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时,它们才可称之为客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最主要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8]8这些重大问题并作了系统性回答。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这个理论体系进行了科学定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11-12显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动力机制等客体是相互联系的,并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而且这些规律通常不是显现在外而是隐藏在内。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需在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和研究这些规律的运动和发展轨迹,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然而,伴随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中国化客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全面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有利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之间逻辑互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之间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本质和属性,但是彼此间又是相互统一、密切联系的。在主体与客体逻辑互动的进程中,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更是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紧扣时代主题,凸显时代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和增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自我发展与自我超越的重要保障,这必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逐步认识、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毛泽东指出:“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10]2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与客体逻辑互动就是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就是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和相互反馈,逐步让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和认可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认识,永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9

毋容置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的组织者或实践者,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所指向的对象。就整个过程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的程度怎样、效果如何呢?这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主体能否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否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之认识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成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内化的关键。只有如此,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才能抵制和战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诽谤、诋毁、诬蔑和攻击,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牢牢占据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所言:“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1]1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中共中央文献硏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主客体客体中国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浅析“物我本相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