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3-08-15 00:48李河江
河南科技 2013年1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理论

李河江

(南阳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邓州 474150)

一 中专院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研究

从思政理论课程的发展来讲,其一直是作为思想政治教学中一项亟待强化的教学薄弱环节而存在,致使这一现状产生的情况有很多种原因,诸如课时安排不均,教学流于形式、社会价值观念冲击等,因此在当前若想有效做好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具体详细的了解该类问题,以此施以针对性的方法举措。

(一)课时安排过少,学生人数较多,导致教学时效性较差

教育推进过程中诸多中专院校就自身思政理论课课时做出了调整,呈现出了大幅度缩减现象,因为课时的缩减,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任务的繁重,原本于3个课时授完的课时,在一个课时之内即告完成,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接收,不能够良性的汲取到思政理论的精髓。其次因为学生数量较多,加之教师队伍的贫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数中专院校皆选择了通过压缩合班的形式,来进行授课,甚至是跨专业进行合班,因为正常教学已相对吃力,若是在深度展开多人次的实践教学,必将会更加困难。从而只能依据课余的时间进行组织学生展开课外调查实践,但是因为各方面局限因素,不可能同时组织上千名学生展开社会参观调查活动,只能够选取相关少量的学生代表进行参与,这样以来所属学生即丧失了参与的机会,从而导致广泛普及度不够。

(二)教学队伍趋于分散,导致教学工作流于形式

对于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其需要大量的课外及社会活动予以教学配合,需要校内外各个单位部门的协同合作,只有校内外及社会各层面的良性配合,方能就教学活动全面统筹展开。但是基于目前中专院校整体师资力量以及学工队伍层面的局限性,未能自根本上就该类事宜做出协调沟通,导致了思政理论课同现实实践趋于分离态势。另外学校学工处及团委等思政工作部门,在实践活动的安排上也缺乏合理性,经常性的出现冲突,难以整合,产生各自为政的现实局面,操作不具规范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时间流于形式未能切实发挥出应有的失效性。

(三)社会层面的影响及人才价值观念的偏离

因为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校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滞,加之中专院校自身教育的偏屿化,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广泛的涌入到校园之中。纵观中职院校育人观念,整体呈现出价值观念及人才培养观念过度急功近利的情况,没有通过具体的量化定向措施,辅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理念,导致思政教学理论竞争力度薄弱。其次中专院校的社会教育特性阐明了其必须依托于社会,定向的展开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层面十分关注社会用人机制,诸如会计证与设计证及GRE证等,而对于思政理论这门用人单位所不重视的课程,学校所给予的重视十分微弱,学校的不关注,学生自然也不再会重视,如此一来中专院校思政理论课程即走向了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致使了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呈现出教育边缘化的现状。

(四)师资经费投入较少,教学面临困境

除却上述问题之外,当前中专院校还呈现出经费不足的现实问题,因为经费层面的欠缺,所以在思政理论教学方面,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构建教学实践基地,购置相关教学辅助措施,从而使得教学面临困境。再者近年以来高职院校及高等本科院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也同时给中专院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国家教育资金拨付层面,政府部门也倾向于高等教育院校,从而使得中专院校举步维艰,更不用谈投入更多的人财物力投入到思政理论这门非专业化的课程之中。因为教学一味依照传统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新,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学生方面积极主动性必然受挫,对于课程感到枯燥,尤其是对于难以理解的思政理论,必将愈发反感直至抵触,从而为教学带来相应困难。

二 中专院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举措研究

针对中专院校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改善,首先要从教学目标与方向层面做出整改,继而创新教学的模式,以新颖的教育方法形式娓娓展开,具体如下:

(一)创新思政理论课程方向目标

自05年以来,国家教育部门即针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大力提倡要求了各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做出改革工作,明确提出中专院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改革,应当围绕社会建设、生产服务型一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基准,围绕学生展开可持续化发展服务,促使学生由学生的身份向着社会人身份快速转变。方向的确立为:转变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学校与课堂作为中心的模式向着社会实践课堂转变,不断的创新理论课教学的方式,使其更加吻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结构,强化学生自身的社会竞争有事。以此令学生在新型教育结构之下强化综合能力素质,高度适应社会发展步伐。

(二)创新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模式

1.坚持对话式教学模式。所谓的对话式教学的模式,主要是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并尊重学生方面思想,使学生个性得以无约束自由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课堂主体而存在,具有着绝对性的地位与权威。而对话形式的教育模式,却是令学生于课堂教学中担负起主体性作用,达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目的。在此模式下师生间对话交流,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对于枯燥理论知识的理解认知。教学活动中讨论的穿插,也能使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达到精神层面的满足,更为生动的对知识进行建构。此模式的展开需要教师严谨选择准备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讨论涉及的题目,也需依据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确定,对于资料需充分准备,引导和诱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所学理论知识做出分析总结。

2.学导式教学方法体系。此方法是引导学生展开自我学习的方法,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仅为指导,这一方法体系囊括了自学与演练、解疑、精讲四个阶段。这主要是为了杜绝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留出足够的时间令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在此方法运用中应当专注令学生进行教材的精读,学会质疑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做好学习记录。另外为了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的锻炼思考能力,教师能够在课堂开始阶段巧妙的贯穿引导,如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思路能够紧密的围绕教学的中心点,不会产生跑题的情况。教学中设疑同样重要,因为正确设置疑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探究欲望,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其更加娴熟的理解知识。对于设疑与解疑,教师应专注做好组织讨论工作,通过具体实际的讨论使疑点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大教育投入,拓展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自我提升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现实条件的局限,当前中专院校组织学生展开全面社会实践的几率极小,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当改变学工、团委等机构传统的工作模式,尽可能的对外组织开展活动,最大化整合社会资源,开拓学生实践的区域范围。其次还能够通过通过定向人才输出形式,吸引广大社会企业进入到学校之中投资,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诸如通过与本地区域内的知名企业以及革命场所取得联系,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之中及革命场所中参观,使学生在免费条件下,获得实践体验。另外还能多举办公益性质及志愿者服务性质的活动,以等值交换来换取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展开实习调研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便更好的回馈服务于社会。

[1]李树德,向洪.主体性德育观视域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28-30

[2]向常水.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应抓好四大关键[J].当代教育论坛,2011,(24):114-115

[3]杨锐.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

[4]池卫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5]向洪.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6):112-113,120.

[6]鹿玉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679,67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