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保定市交通运输局易县养路工区)
(1)在公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之后,为了确保公路在使用年限中的正常使用,并尽可能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只有做到及时检测其安全性能,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公路施行养护工作。
(2)在公路养护工作,工作人员应当检测出潜在的危害因素,有效预防因公路整体存在的设施病害导致发生的交通事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一旦在检测中发现公路原本设计建设的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因为周围环境、当地气温变化等造成的公路变形,养护工作人员应立即对公路进行维修,以免到事故发生的那一天后悔就为时已晚了。
(4)通过定时的公路养护管理,能够有效评定公路的运营情况和服务状况,如果有出现不稳定状况,可以及时就相关情况做出改善,以保证公路的畅通无阻和提供高质量服务水平。
由于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许多建筑施工队伍在公路建成后就自认为有按照国家相关条例规定建设的公路其安全性能够高,不用加以养护,养护意识低,关注度不高,这就是普遍存在的“重建设低养护”观念。这就严重影响了公路建设后期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由于我国的手工养护模式普遍,因而导致了选择人员的随意性。这就要求在选择相关人员时,应注重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时俱进,加强管理意识,增强专业技术,提高综合素质。
我国的手工养护模式普及,造成相关管理部门在雇佣养护人员之后就忽视后续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不足、养护设备科学技术含量低等现象。我国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公路失修的状况,也正是因为管理部门的忽视,关注度不高,加之资金不到位,抑制了养护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些还严重影响先进养护设备的引进,缺乏资金,只能长期采用人工养护模式,影响效率,制约了公路的安全。
公路建设日新月异,建设投入需要大力跟进,养护管理工作才能妥善进行。而在养护过程中,一方面,养护人员往往容易忽略对未知情况的预防,只针对公路病害导致出现的公路损坏进行修补。另一方面,由于养护设备落后,不能进行良好的及时检测,错过了公路的最佳养护时期,过后就很难发现并有效提高养护效率。这些原因都导致公路养护中的严重不足,使公路容易由于地震、山洪暴发等突发状况而受损,最后因巨大的维护工程浪费了原本不必要的金钱和时间。
我国的公路养护水平相较国外较低,而且因为缺乏关注度,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也并不成熟。公路养护管理的执行能力需要有强大法律支撑还有足够的思想认知能力。其不足则表现在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监管力度小、对于发生事故责任追究力度不够,惩罚力度低,外加养护管理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相关专业知识欠缺,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养护管理质量低下。
公路养护的目的是促进公路的正常运行、提高使用质量,因此,提高公路养护意识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只有提高养护意识,国家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注重人才培养,才能促进手工养护模式向技术养护模式过度和转换。在选择相关养护管理人员之后,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养护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所升华,采取竞争上岗,持证上岗的方式促进养护人员的学习自觉性。
国家应当加大公路养护管理关注度,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养护设备,全面提升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和信息化,与此同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加大对未知情况的预防,加强监测范围和监测力度,以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要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多做总结,使养护管理系统化。对于有些有迹可循的安全隐患应加以关注,积极推广公路预防养护工作,促进以往的被动养护管理模式积极转变,形成有目的的主动养护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提升公路养护效力。
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完善有效管理机制,做到养护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公路养护管理的内部管理关系应理顺,这能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大型维护工程。经过近些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在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机制下,公路的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对公路进行有效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断创新,知识角度不断变更,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感。一切以安全为重,在养护管理中做到“低消耗高回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功效,结合专业人员的过硬技术,保障公路的良好运行,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公路服务。
:
[1]李美荣.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9.
[2]赵宝平.我国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措施综述[J].交通标准化,2009,(7).
[3]李慧鹏.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2011.
[4]陈玉留.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