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张璐
机械制图是工科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汽车、机械加工与制造、模具设计等专业基础课,是工程界交流的“共同语言”。学好机械制图课对工科高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然而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存在着难学,不愿学,学不进,学不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解决好哪些关键因素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认识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识图绘图的技能,如何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学的进,学的懂呢?
首先,激发学生的信心与兴趣,营造“以人为本”的课堂气氛。
由于学生对于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普遍认为难学,因此在还没有接触课程之前已经有畏难情绪,在学习中一但遇到困难则更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学好课程的信心对《机械制图》课的成功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第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要在学生初次接触课程的时候,讲清课程特点、内容、用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说明,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以最简单的车工和钳工生产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零件。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如在讲第一节制图课时,教师不必急于讲制图理论和制图的投影规律,可事先多准备几张具有明显形状、位置特征组合体的图样,并配以实物。在介绍了图样知识及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并讲出理由和根据,教师加以指导和总结,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营造“以人为本”的课堂气氛就要求教师不能单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每节课应该穿插着与学生的“互动”,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参与讨论“相接”、“相切”、“相交”、“相惯”在画法上的区别,让学生到黑板上作三视图自己归纳三视图投影规律,教师再总结完善等方法。另外要营造“以人为本”的课堂气氛还要善于分层次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制图成绩势必出现阶梯式现象。这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是正常现象,既要正视它,又不能放弃努力。教师若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仍然采用同一速度、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手段、同一教学评价的“一锅煮”,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对知识不能够完全消化。使学生对制图学习失去了兴趣,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现状,合理划分层次,是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制图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锻炼学生的“视图”,“看图”能力,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直观教学方式,所谓直观教学,主要包括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准备一些事物模型,再配合多媒体教学,例如,在讲授剖面图(断面图)这一节内容时,针对学生经常容易将剖面图与剖视图混淆起来这一情况,利用模型在断开部位画上剖面线,剖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就一目了然,降低了学生在学习时的难度。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给出条件及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法?教学中教师除讲清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外,还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路,讲课要留有“缺口”,为学生自学和进一步探索留有余地。例:制图中的“一题多解”就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用组合体的组合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补出不同俯视视图。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触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机械制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录像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如三视图的建立与投影规律,投影作图、剖视等都可自制幻灯片用于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最后,强化练习是学生巩固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大量的画图、读图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会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职学校的制图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利用各种手段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得,不仅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更让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情感体验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动态思维。从而形成“思维—表达—创造”的能力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