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易齐圣
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常用耕地面积46万余亩(1hm2=15亩),主要作物是稻——麦或稻——油轮作。我区地貌北部为丘陵岗地,南部为平原湖区。水稻种植方式北部由于水源不便多采用插秧方式,南部大多进行直播(俗称“打撒谷”)。
为了改变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五千年”的落后种植方式,我区从2004年起引进推广了现代插秧机,基本解决了杂交稻的插秧问题。乘座式插秧机因其操作灵活、转移方便、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深受机插农户的欢迎。手扶式插秧机因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也被小规模机插户所接受。但由于其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等问题的逐步暴露,推广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另外,我区有很多农户习惯种植常规稻,这些品种大都属矮秆、小穗型,用30cm行距的机器来插秧根本就封不了行。我们对早晚稻也做过机插试验,用30cm行距的机器进行机插,由于生长时间短,就连“两优287”这样的杂交稻品种都封不了行,更不用谈常规稻了。这就迫切地需要引进一种窄行的插秧机来进行常规稻及早晚稻的机插。
我们在2010年7月末引进了浙江小精农机生产的25cm行距步进式插秧机,它有6行和8行2种机型,最小株距12cm,横向取秧次数有16、18和203个挡位。通过晚稻环节的试用,证明其能满足早晚稻机插对行距和基本苗的要求。
直播稻种植方面,由于农民进行手工直播时是无序种植,疏密不均现象比较严重,需要进行人工移苗,并且无行无路,不利于通风透光和进行后期管理。我们在2009年引进了华南农大研制的2BD-10型乘座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进行了小面积试验获得了成功。2010年又扩大面积进行了示范推广,效果良好。这种机器行距为25cm,能满足一般水稻品种的机播。该机采用拖沟起垅,垅沟7cm左右见方,垅中心另有一3cm见方的种沟,种子成穴地直播在种沟里。机器采用乘座式插秧机底盘,驾驶灵活转移方便,并有6挡株距调节和连续的每穴种量调节。每天可播种40亩左右,是一款高档直播机,适合千亩规模的种植者选用。2012年,我们动员湖北春晖集团购置了1台直播机,用“久保田牌”乘座式插秧机底盘进行悬挂作业,2年来,使用效果很好。
为了解决中等规模农户种植机具问题,我们又引进了安徽枞阳直播机厂生产的“田田青”牌水稻条、直播机。该机采用8行设计,行距23cm,只有种沟和厢沟,厢沟在厢子的中间,约10cm左右。该机采用耕整机头带动拖板式直播机,排种器为外槽轮式,种量连续可调(不能播种杂交稻),田间操作方便,每天可播种40~50亩。但过田埂略显麻烦,并且容易涌浪淹没已播种行。但也是一种不错的水稻直播机具,适合几百亩规模的农户选用。
为了解决小规模农户的有序种植问题,我们还引进行了湖北监利产“利农华兴”牌人力水稻直播机并进行了试验,证明其能保证播种的基本均匀,并且因其播种行距及种量可随意调整,使其具有广泛的品种适应性。该机采用型孔式排种轮,4行并有机架和传动机构,用带子拖曳,一天大约能播种10来亩。我们还在2011年引进了湖南湘潭产“泽良”牌2L-9型人力直播机,该机采用空心轮支撑10行型孔式排种轮排种,单轴结构,刚性支架人力拖曳,经过2011年和2012年的试用,基本能满足一般稻谷播种要求。2013年又引进了其升级版2L-12型,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在型孔轮的外缘上加上了调量抱箍,能将12孔调成6孔、8孔,还可均匀调小每孔的大小。经过2013年的农户试用,只要是亩用种量在5kg以下的品种都能均匀播下,一天可播种20多亩。我区有个农户,2013年采用该机播种长粒型中杂和圆粒型晚粳达140余亩,目前长势良好。该机结构简单、操作灵活、调整方便,尤其是价格便宜,是中小规模农户的不错选择。
综上所述,我们建立的水稻轻简化种植技术体系包括:机插秧和机直播2种方式。机具体系包括:30cm和25cm行距插秧机、乘座式精量穴直播机、拖板式条直播机、人力式穴直播机。
下面就根据各种不同的农艺要求来选用适合的机具:
(1)中稻种植。
中稻包括播种期从5月上旬~6月中旬的各种水稻品种,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光照足,适合机插秧和机直播。机直播由于其行距较窄或可调,能适应所有水稻品种,只要是季节允许,水源方便的地方,均可进行机械直播,这是最方便最省工最省钱的种植方式;30cm宽行机插仅仅适应于杂交中稻的机插,而常规品种可选用窄行机插,在茬口错不开或者水源不便的情况下均应选择机插。
(2)早晚稻。
早稻播种时由于气温较低,露天状态下不能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因此需要进行保护育秧。并且由于生长时间短,不易封行需采用窄行机插。为了规避气候风险,不宜采用直播种植方式。晚稻种植过程中由于季节紧张,直播稻占用季节过长,最好进行机插,与早稻相同的原因,应选用窄行机插方式。
通过我们的实践与探索,选择了上述几项种植技术和相应的轻简化种植机具,初步完成了对水稻大田种植技术及种植环节机具的无缝覆盖,并且根据农户种植规模的不同,选择不同档次的作业机具,使农户能够用得起、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