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冠华,朱 让,崔庆瑞
(聊城黄河河务局,山东 聊城 252000)
做好黄河防汛的各项工作、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为民造福是黄河防汛的根本所在。虽然近年来黄河未发生过较大洪水,但是防汛工作丝毫不敢松懈,需一如既往地做好黄河防汛工作,做到大水不来,备汛不止。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下游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泥沙淤积严重,河道排洪能力逐年下降,河势游荡多变,河床演变极为复杂,地上悬河的形势十分严峻。虽然经过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对黄河下游的调控能力大大增加,河床高程有所降低,但是小浪底水库控制较大洪水的能力有限,地上悬河依然存在,黄河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各种不利因素对黄河下游防汛仍然构成威胁。
黄河防汛是黄河管理部门的首要职责,但由于黄河多年未来大水,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群众,防汛意识淡薄,对黄河防汛形势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处理防汛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被动应付,主观能动性差,导致防汛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
黄河防汛物资由国家常备料物、社会团体备料和群众备料三部分组成。国家常备料物存放时间长,部分料物超期服役,料物质量难以保证;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料物的来源和质量落实困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常备料物不断出现新品种、新产品,料物的更新速度慢,部分料物已不适应现代防汛需要;挂牌号料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问题。一旦抢险需要,很可能要贻误防汛战机。
黄河下游河势变化大,险情存在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现险情,要求迅速制定抢护措施,及时进行抢护,短时间内控制险情。由于目前抢险机械少,机械化程度低,部分险情抢护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抢险效率低,不利于险情的及时抢护。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多年淤积抬升,输沙能力减少,导致河道泄洪能力降低。黄河洪水呈现小流量、高水位、大险情的特点,中常洪水对堤防威胁较大,发生横河、斜河和顺堤行洪的可能性日益增加。
黄河洪水具有突发性强、预见期短、抢险难度大的特点,另外,黄河防汛战线长,问题复杂,一旦发生洪水,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黄河防汛工作。黄河防汛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积极与地方行政首长和防指领导沟通,使各级行政领导和沿黄群众充分认识黄河防汛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的意识,搞好防汛责任制的落实,做到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战胜可能发生的险情。
3.2.1 改变料物储备方式
防汛料物是战胜洪水的物质基础,黄河防汛料物本着从防御洪水的需要出发,就地取材,采取国家、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储备,在一定时期内对黄河防汛抢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防汛料物储备呈现出许多问题,需要改变储备方式。为使防汛料物储备既能满足抗洪抢险的需要,又能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国家储备的防汛料物可实行实物储备和资金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实物储备是指按照储备定额核定的储备数量,全部以实物的形式将防汛料物储备在各个仓库;资金储备是指对市场供应充足、运输方便的料物不在仓库储备实物,而是储备一定数量的资金,委托有资质、信誉好、履约能力强和售后服务好的生产厂家,向其提供一定数量的周转金,汛期由生产厂家代储代管,签订备料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防汛料物的及时供应。
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可采用合同制管理,黄河防汛部门与有承担防汛任务的企业、群众直接签订号料合同。如果汛期不调用,汛后防汛部门根据料物价值大小给予适当的补贴;如果汛期调用,则按“取之有数,用后付款”的原则及时进行结算。树立黄河防汛部门良好的信誉,确保防汛料物的供货来源。
3.2.2 提高料物更新速度
随着防汛抢险方式、方法的不断改变,部分传统防汛料物已不适应现代防汛抢险工作的需要。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防汛抢险中,正在取代部分传统抢险料物。新材料品种多,更新速度快,储存运输方便,因此,到期库存料物及时更换,用新型产品替换传统料物,向快速、新型、实用、高效的方向发展,提高料物更新速度,保证料物存放质量,为防汛抢险奠定基础。
3.2.3 及时检查料物储备情况
国家、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采取合同制管理,严格按照合同办事。汛前签订备料合同,遵循“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原则,由国家储备、生产厂家、企业和群众储存管理。防汛部门及时对防汛料物进行检查,落实料物的存放地点、规格、数量、质量、交通运输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防汛料物的来源和质量,保证防汛所需。
3.2.4 实施防汛料物储备的大联网
实行各流域机构与地方防汛物资储备、中央级防汛物资储备的大联网,在全国形成一个调度灵活、反映迅速的储备网络。建立联合储备体系,统一调配防汛物资,提高防汛储备物资的利用率,降低储备总量,减少储备损失,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用节省的资金储备更多数量或种类的防汛物资。
近年来,黄河下游加大了科技应用和投入力度,防洪工程应用三新技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减少了工程出险几率。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取代了一些传统材料,加快了抢险速度。黄河下游各专业机动抢险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挖、装、运、通信和照明设备,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抢险速度明显加快,为战胜洪水争取了主动,赢得了时间。目前,机械投入偏少,与险情抢护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加大机械投入力度,扩大机械使用范围,力争实现防汛抢险的机械化,从而提高防汛抢险速度,缩短防汛抢险时间,快速、机动、灵活,争取防汛抢险的主动权,更好地服务于黄河防汛抢险工作。
3.4.1 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黄河上中游的多沙粗沙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泥沙来源区,这一地区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加强黄河高原地区淤坝地建设,植树造林,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等综合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势在必行。同时适时进行调水调沙,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扩大行洪断面,恢复主槽的过流能力,减轻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最终减缓河床淤积抬升速度。
3.4.2 防流量、防水位同步进行
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升,使黄河下游河道的平摊流量逐渐减少,中常洪水出现漫滩。黄河下游洪水峰高量小,同流量下的水位表现偏高,小流量、高水位、大险情在黄河下游已不多见。因此,防流量与防水位应同步进行,考虑水位对险情及抢护措施的影响,结合历次洪水过程中水位表现特征安排各项防汛活动,确保万无一失。
3.5.1 完善防洪预案
黄河防洪预案是黄河防汛的基本方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当地的防汛抗洪工作,但黄河防汛情况每年不同,应根据工程变化、上游来水等情况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防洪预案。结合抢险实际,加大三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增加防洪预案的科技含量,更好地指导防汛抢险工作。
3.5.2 加强防汛队伍建设
防汛抢险队伍包括专业机动抢险队、群防队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组成的防汛抢险突击力量,是黄河防汛抢险的根本。定期对防汛抢险队伍进行培训,举行防汛抢险模拟演习,加强队伍管理,提高防汛队伍抢险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达到快速、机动、灵活的目的,做到险情抢早、抢小。
3.5.3 提高信息传递水平
加强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全面掌握汛情,快速处理信息,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加强通信管理,做到汛情的及时传递,为黄河防汛抢险提供条件。
3.5.4 掌握防汛基础资料
及时进行工程普查,掌握所辖河段工程现状,整理现状资料,分析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险点险段抢护方案。加强根石探测,及时掌握缺石情况,结合来水情况,适时进行补充,保证根石坡度。掌握防汛基础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为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黄河防汛一靠堤防,二靠人防。以防洪工程措施为主,与非防洪工程措施有机结合,逐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和非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加大建设力度,提高抗洪能力,确保防洪安全,使黄河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