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丹江口市农机化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探讨

2013-08-15 00:47丹江口市农机局刘国成
湖北农机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示范户科技推广特色产业

丹江口市农机局 刘国成 王 进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首次全面部署农业科技,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文件要求“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农机科技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头戏,必须要率先发展。当前,我市农机化科技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和新的起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十二五”时期内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本人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和探讨。

1 当前农机科技发展的现状

1.1 农机科技组织及网络建设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农机科技组织及网络建设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一是建立了市乡(镇、办事处)两级农机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并拥有一支能够承担农机科技推广服务的技术队伍及技术人员。截止目前,建有市、乡(镇)公共农机推广服务机构15个,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人员36人;二是建设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机科技服务组织,拥有村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07个,农机化科技示范村10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9个、农机科技示范户240户,农机大户100个,农机户8 805个;三是培育、培训了一大批乡镇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民农机技术人才。全市拥有各类农机技术人员达2 400余人,农机从业人员14 220人。

1.2 农机科技推广步伐明显加快

(1)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程度明显提高。一是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耕作、收获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了60%及50%,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20个和18个百分点;二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取得突破。2011年全市机械插秧面积达到2.5万亩(1hm2=15亩),机械插秧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了30%,是2005年末的10倍;三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实现了零突破,全市已拥有玉米收获机械3台,作业面积1 000余亩。

(2)特色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明显加快。针对我市山区实际,市农机部门加强引导和服务,用足用活购机补贴政策,积极推广应用适应的特色产业机械,加快特色产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柑橘机械化技术推广明显加快,桔园耕作机械达到2 740台,是2005年的5倍,作业面积达到10万余亩,柑橘耕作机械化水平达到30%,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00%及120%。柑橘清洗打蜡机械设备40余台套,年打蜡能力达到6万t,为农民增收节支1亿余元;二是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明显加快。2008年以来共推广茶叶修剪、炒茶、揉捻机械520余台套,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40%以上,是2005年的3倍;三是在畜牧养殖特色产业上寻找新的增长点。针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畜牧养殖业进行调研,积极推广孵化设备、饲料设备、自动饮水、通风取暖、自动清粪等养殖机械,对养殖户购置养殖机械采取优先补贴的扶持措施,仅2011~2012年上半年共补贴畜牧养殖机械2 400余台,有力地促进了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1.3 农机化示范工程成绩斐然

(1)科技入户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我市按照“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新机具、新技术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要求,积极、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了科技入户活动,并通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示范和辐射带动效果明显。6年来累计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1 200余户,辐射带动12 000余户,围绕主推技术,累计推广各类农机具1.2万余台(套),技术应用面积达到6万余亩。示范户示范面积综合生产成本降低了15%,家庭综合收入提高了10%;二是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农机科技入户,不仅普及推广了农民急需、农业急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而且培育了一批思想观念新、具有一定农机技术的农民科技带头人和乡土人才,并通过技术培训、入户指导,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机化技术水平;辐射带动了一批农机户参与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2)农机科技推广示范活动竞相开展。一是结合区域特点,建设农机化示范村,同时结合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模式建设机械化示范基地或示范片区。2008年以来先后建设了10个农机化综合作业示范村,并建设了水稻、小麦、茶叶、柑橘、畜牧养殖等5个农机化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村和示范基地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机科技的推广应用;二是加强扶持,培育农机化示范企业。对我市农业生产特色产业生产企业,如养殖企业、特色产业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加强宣传、提供信息、积极指导,并对购置新式机械设备优先补贴和重点倾斜等措施,提高企业农机化生产、加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4 教育科研成效显著

一是农机教育实现了从单一驾驶员培训向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的转变,提高了培训质量,拓宽了培训领域。农机学校成为十堰地区唯一的一家省级文明示范驾校,通过阳光工程、雨露工程、驾驶员培训等方式,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农机化技术人才,年培训能力达到1 200余人;二是农机化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我市与2010年自主研发的QY4850-I型、QY4850-Ⅱ型牵引式、便携式等3款“丹江牌”沼气池出渣机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省农业机械鉴定专家组的鉴定,列入2012年农业机械产品推广目录。首批产品已由丹江口市南方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出厂,填补了我市农机产品生产的空白。

2 农机化科技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农机化科技推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不够健全,全市现有18个农业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而只有14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设立了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剩余4个农业乡镇办事处(开发区)既无机构也无人员。大部分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存在无服务设施,服务项目少,服务手段落后;二是基层农机科技队伍人员少、待遇低。全市现有14个乡镇办农机推广服务中心,仅有29名工作人员,具有本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25人,有4个农机推广服务中心仅有1人。同时农机推广队伍面临“青黄不接”,自1997年后基本没有新增人员。乡镇农机推广科技人员自2005年实行“以钱养事”改革后,财政每个公益型岗位解决一定养事劳务报酬及300元工作经费,近3年来年公益性劳务报酬每人年增加只有120元(即月增加劳务报酬10元),增长幅度只有其他事业单位年增加额的一半左右,人均年收入与乡镇公务员相比约低30%左右;三是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速度慢,作业水平低。全市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只有4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适合我市山区的新式作业机械,特别是适合我市经济发展的多种经营机械及特色产业机械推广力度较弱、推广速度较慢;四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及相关的政策扶持,致使农机化科技示范效果不明显。2006年至今,我们连续6年组织开展了农机科技入户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致使此项工作没能取得预期的显著效果。同时在开展农机化科技示范村、示范片区、示范基地建设中,也同样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而无法取得预期的示范效果;五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一些农作物的种植、耕作、收获等环节不按农机化作业的要求及标准进行规范,一些农作物的栽植方式不适应农机化作业的要求,一些行业在建设中没有按照适应农机化作业的要求或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制约了农机科技的推广。农民种植、养殖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了农机化科技的推广应用。

3 推进农机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3.1 加强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及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并完善市乡(镇)农机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建立市、乡(镇)、村、农机科技示范户四级农机推广网络;二是加快发展新型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建立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农机示范户、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机化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三是抓好农机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措施为农机科技吸收和培育技术人才。

3.2 加大农机科技的投入,加快农机化科技推广应用

一是加大农机科技推广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科技推广有基地、科技教育有设施、科技服务有手段、科技创新有条件;二是加强对农机科技示范推广的投入,在农机化示范村、示范片区、示范基地的建设中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确保农机化科技示范及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对开展农机科技入户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对农机示范户、农机大户的培育要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使他们尽快壮大起来、富起来,带动并辐射其他农户。

3.3 抓好农机化科技示范

一是要抓好农机化示范项目及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为广大农民提供购置使用农业机械应用效果鉴别的样板,对农民购置使用新式农业机械给予引导 ,并为农民购置使用新式农业机械提供参考,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农机化科技的积极性;二是抓好农机科技示范户的培育,通过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推动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农民收入。

3.4 加强农机农艺有效融合,加强农机化与特色产业生产技术的融合

一是加强农作物种植、耕作、播种环节农艺与农机技术的融合,以适应农机化作业的要求;二是改变传统的人工栽植模式,以适应农机化技术的标准和要求;三是特色产业的建设如桔园建设、茶园建设、蔬菜大棚建设要按照农机化技术的要求和标准规范建设,对传统的特色产业基地也要按照农机化技术要求进行改造;四是在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中,相应地与农机技术进行融合,以适应农机化作业服务。

3.5 加强农机化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

一是加强农机科技服务,通过广泛地开展科技咨询、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服务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为农机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机化技术的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农机教育培训,按照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广开学路,增强活力,为振兴农村经济而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办学宗旨,抓住农村这个广阔的人才需求市场,多形式、多渠道、多内容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根据农民的需要可以采用“走出去教”与“请进来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为科技兴农培养大批农机技术人才和农机实用技术人员。

3.6 加强农机科技创新

一是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新模式,建立以市乡(镇)农机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企业、村组及农机示范户为辅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农机推广服务机制创新,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推广与生产相结合,形成推广、经营、服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三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农机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结合本地农业及产业发展实际开展技术创新,支持和鼓励研究适应的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猜你喜欢
示范户科技推广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茶条槭苗木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通过绩效评估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宜春市油茶科技推广成效与经验
云南林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