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 抢抓黄金机遇期为实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新跨越而努力奋斗——在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2013-08-15 00:47湖北省农机局吴庆峰
湖北农机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湖北省农机局 吴庆峰

1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全省农业机械化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农机化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2012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比2011年增加1.5个百分点;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水平已达80%以上,部分指标接近90%。全省完成机耕面积7 079万亩(1hm2=15亩),比2011年增加17万亩。机械播栽面积1 831万亩,比2011年增加196万亩,其中水稻机插面积839万亩(早稻148万亩,中稻605万亩,晚稻86万亩),比2011年增加153万亩,机插水平达27.7%,居全国第三位;油菜机播312万亩,比2011年增加115万亩,机播水平达18.5%。机收面积4 797万亩,其中小麦机收1 415万亩,机收水平达88.5%;油菜机收585万亩,机收水平达34.7%;水稻机收2 682万亩,机收水平达88.6%。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稳居全国第一位。

(2)农机化机构建设开创新局面。近几年来,我省进一步理顺了农机化行政管理体制,将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纳入了参公管理。2012年,我们又将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作为农机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经省编办正式批复,同意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加挂“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牌子。同时,明确了湖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的职责,使我省农机化技术推广体制进一步理顺并加强。与此同时,市级农机监理机构参公达到14家,县级参公争取工作有所突破。通过加强机构建设,使我省农机化行政管理、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争取投入渠道更加畅通。

(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近几年来,农机合作社在我省农业生产中作用更加凸显,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12年我省继续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在项目安排、购机补贴、技术服务、检验检审上予以优惠、优先扶持,促进了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省局安排440万元专项资金,并争取到农合项目144万元扶持示范农机合作社建设。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农机户160万户,原值2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8 500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7 700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 405家,比2011年新增277家。合作社注册资金11亿元,资产总额15.8亿元,从业人员2.9万人,拥有各类机具8.5万台,机具配置以大型、高性能为主。农机合作社管理日趋规范,运行机制更加灵活,服务方式日渐多样,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全省农机合作社开展耕、种、收、植保等机械作业服务面积累计达到5 000万亩,流转土地80万亩,服务农户100多万户,服务纯收入10亿多元,合作社社员人均收益比一般农机户高30%以上。

(4)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农机部门以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体系建设项目为引导,从2010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1 300万元财政专项,用于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26个县级以上农机推广机构、101个县级以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配备了农机安全检测车和专用检测设备,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截止目前,全年共完成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9.6万台,核发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号牌3.2万副,驾驶人考证3.1万人。3项指标无论增量,还是增长率都是10多年来最好水平。全省农机系统积极行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演示会等形式开展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展示、演示,在水稻主产区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在小麦和油菜主产区,重点推广机械播种、机械收获及秸秆还田综合机械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2012年省农机局与省联通公司合作,开通了“农机通”。截止目前,全省共有6.2万农机人使用“农机通”,接收农机化信息服务达400多万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

(5)农机工业得到新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省有各类农机生产企业1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9.9亿元,占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的2.1%,实现销售收入57.3亿元,占全国农机工业销售值的2.1%,实现工业增加值为8.3亿元,分别比2011年有较大提升。武汉黄鹤、湖北金驰、东风井关、枣阳正天、湖北玉柴、兴雨泵业、麻城久耕田、红安机耕船等企业产销两旺,湖北凯帝、随州双利、荆门今好年、当阳天工、五峰华胜等一大批企业正投资建设和扩建,初步显示出我省农机工业的蓬勃活力。

2 关于当前形势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机化水平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应该看到工作中还有许多薄弱之处:

一是我省农机装备总量虽在大幅度增加,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还不高,水稻机械插秧水平还不到30%,油菜机械直播、机械收获还处在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播种、机械采摘还是空白,这是影响我省综合机械化水平的瓶颈,亟待突破。

二是农机购置补贴逐年增多,补贴范围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工作量越来越重,规范实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弄不好、稍不慎,农机部门就会越红线,闯红灯,就会坏了政策、损了形象、害了干部。

三是工作亮点已呈现,跨越发展压力大。从周边省份来看,湖南省、安徽省水稻机械插秧面积均已超过600万亩,安徽省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64.6%,河南省已达71.8%,而我省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59%,稍一不慎,我省在全国靠前的优势就有可能被超越。

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快,但普遍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质量亟待提升。黑龙江省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上的农机合作社就有797个,而我省还寥寥无几。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的 “培育壮大农机专业社,使其带头流转上万亩土地”发展思路,很有可能在外省“开花结果”。

五是公益性任务越来越重,而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无牌子、无人员、无手段、无工作经费,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不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农机化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会落空。

六是农机农艺融合有了良好开端,但融合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思想、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上。农机部门干部只有主动地适应农艺,主动地请教农艺专家,充分借助农业板块、国土整治、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战略思想,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做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所在。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正视差距,再添措施,加快步伐,实现湖北农业机械化跨越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8年时间,还差1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们平均每年要提高1.2~1.3个百分点;重点要着力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科技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

一是要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要加大林果、蔬菜、畜禽养殖等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二是要加大农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鼓励大专院所与农机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合作、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研发适应湖北农业生产的复式作业机械;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度。

三是要提高粮、油等大宗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是加大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直播与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通过提升农机手操作技能,提高农机标准化作业。

四是要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合作社办社质量,使合作社真正成为规模种养、全程机械化的示范中心,成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展示中心,成为农机手和农民的培训中心,成为农机维修保养的服务中心,成为农机安全生产的模范中心。

五是要通过加强农机化政策法规学习培训,提升农机执法人员素质,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要探索新的农机安全监管机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上牌率、年检率和持证率;破解小型拖拉机、微耕机等机具列管难的问题;要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农机手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建立压降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机制。

我从2005年开始担任省农机局主要领导,回顾近8年的工作,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争取政策投入是发展农机化的基本前提。2004年以前,全省农机化发展资金较少,政策投入基本没有。2005年省级政策投入只有400万元,2010年以后增加到每年1 900万元;2005年中央安排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只有1 500万元,随后每年递增,2012年达到10.4亿元。全省现有农机总动力达到3 711万kW,是2004年1 557万kW的2.38倍。在争取政策投入的同时,我们结合农机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又及时调整投入方向,加强了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通过争取政策投入,拉动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大中型拖拉机由2004年的6.6万台,增加到2012年的13万台,翻了一番,插秧机从2004年的63台,增加到2012年的3.3万台,增长了530倍,联合收割机从2004年的6 708台,增加到2012年的5.8万台,增长了近8倍。与此同时,农机装备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安全监理、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能力也得到不断加强。

(2)理顺管理体制是提升农机部门社会地位的关键。2000年机构改革后,省农机局机构弱化。2005年以后,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克难奋进,打造了工作亮点,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上级领导的重视与肯定,把原来正处级的省农机化办升格为副厅级的省农机局,并将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事业单位——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纳入参公管理,使其成为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随后,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也正式成立。各市、县农机部门在2010年的机构改革中,也得到加强;市州级农机监理机构有14家纳入参公管理,县级农机监理机构参公也开始破题,农机推广机构纷纷纳入全额财政预算。通过不断理顺农机化管理体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农机部门调研的次数多了,农民对农机的认可程度也高了,农机部门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3)树立新的理念,明确发展方向使我们能保持清醒头脑。在当前土地分户经营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机化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我们不主张一家一户购买农机,提出要把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机合作社。但是,农机合作社成立后,农户分户生产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于是我们又提出,由合作社带头流转上万亩的土地,通过农机连续连片作业,将机械作业的效能发挥到极致。这种模式已成为农机化发展的主导,我们认为这种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调和样板,如果一个乡镇有一个大的合作社,对转移劳动力,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将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这几年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已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4)打造亮点能营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全社会关注农机化的氛围。湖北省是典型的南方农业省份,水田比重大,水旱交错,与北方省份相比,农业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我省最大种植面积的水稻、油菜两大作物。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机收是制约我省综合机械化水平的瓶颈。近几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机收技术,工作亮点不断凸显,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水稻机插技术由原来的不成熟到成熟,面积由小到大,社会由不认同到认同,经历了这个过程,不仅使我们的工作重点更加突出,而且农机化工作的影响力、社会地位也得到不断提升。

(5)强化班子队伍建设是提升农机部门形象、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爱护干部队伍的重要保障。农机部门历来是一个弱势部门,如何提升形象,关键是要抓班子,抓队伍建设。我们不断强调要善于在困境中克难奋进,强调要运用好党的惠农强农政策,强调坚持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多年来,绝大多数多年就任农机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当地农机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部分就任农机局主要负责人之后,勇于开拓创新,不仅很快打开了局面,同时能正视困难,创新思路,以身作则,打造亮点,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为农机化发展“不折腾、不走弯路”积累了经验。

3 关于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第三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2013年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创新方式方法,着力解决影响我省农业机械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农业强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的主要目标是: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引导农民选用先进适用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水稻机械播栽1 000万亩,油菜机播400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 500个,从抓数量转变到抓质量提升;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压降重特大农机事故;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取得新突破。具体来讲,就是努力实现一个跨越:力争201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实现农机化发展跨进60%的阶段。着力实施3处创新:一是在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集中育秧创新,为大面积机插秧提供秧苗保障;二是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免费牌证照管理试点;三是扶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农机工业企业,进一步改变我省农机工业落后的状况。全力做好5方面提质:一是培植一批流转土地面积大、作业质量高、机手收益多、内部运行规范、社会反响好的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着力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手驾驶、操作、维修保养技能和安全意识,着力提升农机作业质量;三是加强知识更新培训,着力提升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办事质量和业务能力;四是紧扣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作物特点,改进农机产品,加强技术集成,着力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度;五是加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2013年要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规范实施政策,狠抓购机补贴政策监管。在实施购机补贴工作中,要严格农机补贴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农机产品要拒之门外,对违规企业要“踢”出湖北市场,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和有技术创新的先进适用产品进入湖北。要切断农机企业与农机部门的不正当经济利益链条;要明确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度,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公开补贴机具和操作流程,监管要到位、到村、到组、到户、到机,对宣传不公开、监管不到位、配套资金不落实、出现违规问题而产生负面影响的县市要采取批评或制裁措施;对市县实行绩效考核、奖惩挂钩及责任追究。

(2)转变发展方式,扶持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要借助农业部开展示范合作社建设的机遇,重点培植40个流转土地面积大、机具配套齐全、作业质量高、服务诚信好、机手收益多、内部运行规范、社会反响良好的示范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着力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鼓励市州县建设示范合作社,增强合作社的作业能力、维修能力和服务能力。完善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省局已将2013年水稻机插秧和油菜机直播2项重点任务分解到相关县市区,省局将对此2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奖惩兑现。购机补贴要继续向种粮大户、工厂化育秧、农机合作社、血吸虫重疫区倾斜,向农田作业机械倾斜,继续开展“以机代牛”工作,适当限制1 000元以下机具的补贴。推广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畜禽水产养殖及粪便处理、节水灌溉、沼渣沼液抽排等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

(4)打造工作亮点,大力推进重点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紧扣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作物特点,改进农机产品,加强技术集成,着力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度。在46个稻麦粮食主产区,重点推广水稻和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重点突破播栽机械化技术,实行整村整乡整县推进。2013年在水稻主产区实施早稻集中育秧,农机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把早稻机械插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早晚稻连作的地方,大力推广行距为25cm的插秧机,要提高插秧质量、坚持插秧标准,消除机插秧漏苗漂秧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全省40个油菜主产县市,大力推广油菜机械播栽、机收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为确保油菜生产第一大省地位作贡献。

(5)攻克工作难点,突破性开展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试点示范。注重环保,改变传统机收留茬过高的不良状况,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捡拾打捆机械。严格执行作业质量标准,控制收获留茬高度,稻麦留茬不高于20cm、油菜留茬不高于25cm。鼓励秸秆粉碎还田和回收利用。粮油主产县(市、区)要专门安排一块购机补贴资金,用于补贴秸秆还田机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秸秆还田作业补贴试点。省局将这项工作纳入2013年绩效考核指标,届时将组织开展检查验收,凡不宣传、不培训、不采取措施的县市,要在购机补贴上予以制裁;要教育引导合作社和机手按留茬高度标准作业,对不按标准作业的机手,要制止其下田作业;对屡教不改的,取消其补贴资格。

(6)注重典型示范,加强信息宣传和技术培训。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手驾驶、操作、维修保养技能和安全意识,着力提升农机作业质量。加强知识更新培训,着力提升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办事质量和业务能力。建设好“农机通”等服务平台,及时向广大农机手提供政策宣传、新型农机具、新技术、作业信息、天气预报、维修知识和售后服务等信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服务。要宣传农机化发展的好典型好经验,营造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7)创新监管机制,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免费牌证照管理试点。按照农机安全监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职责明确、措施到位、上下联动、奖惩严明”的农机质量保障和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摸清家底,重点探索手扶拖拉机和微耕机的列管机制,提高农机列管率,继续推进农机互助保险工作。加强农机产品质量检测和维修,确保下田农机产品合格率在98%以上,控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8)加强体系队伍建设,提升农机化系统干部队伍素质。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农机部门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县市区要抓住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契机,认真学习和领会精神实质,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重视,加强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应单独建站,改变乡镇“三无”现象,这是2013年农机部门要做的一件大事、实事,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八项规定”,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加强调查研究,实施绩效管理;深入田间地头,千方百计为广大机手和农民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廉政内部约束和监督机制,各级农机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好队伍,确保惠农资金安全和干部政治安全。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