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业举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山西太原 030009)
我国目前工矿企业已建有大量的蓄水池,因施工措施不当,造成蓄水池渗漏质量事故的也不在少数。蓄水池一般都掩埋在地下,发生渗漏不易被发现,而渗漏点大部分发生在底板混凝土裂缝、底板与池壁连接施工缝处,故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杜绝蓄水池发生渗漏质量隐患,减少损失。
1)某医药化工场区内大部分为不能耕种的荒地,地下水位较高,补给丰富含盐量高,地下水对混凝土有腐蚀作用。
2)蓄水池建筑面积1 332.25 m2;东西36.5 m;南北36.5 m;水池净高2.5 m;水池内设有64个柱子,水池顶覆土厚700 mm;垫层混凝土厚100 mm采用C10,其余为C30抗渗S6混凝土,钢筋以Φ12,Φ10为主,水池底板、池壁厚度为250 mm;顶板厚度为180 mm。
1)钢筋工程。
a.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钢筋级别、直径和弯钩要求确定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下料表。
b.钢筋连接的方式:根据钢筋直径、现场条件确定钢筋连接的方式。由于设计钢筋主要以Φ12,Φ10为主,采取绑扎方式,搭接长度要求不小于50 cm。
c.钢筋安装质量检验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安装完毕的钢筋进行隐蔽验收。
2)模板工程。
a.底板与池壁分开施工,在安装底板模板时,应将垫层附近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支模。
b.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管、预埋件的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安装前应清除铁锈和油污,安装后应作标识。
c.底板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d.模板工程严格控制模板之间接缝的高差、缝隙的严密、固定的牢固。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由现场质检人员仔细检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质检人员要在模板周围进行巡视,如发现跑模、松动及时处理。
3)底板混凝土工程。
钢筋、模板经业主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对于水池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底板与池壁连接处,钢筋较密,一定要振捣密实,不应漏振、欠振、过振。因正值夏季施工,对此,混凝土原材料应采取遮阴、加冰块搅拌措施。施工必须从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供应、浇筑、养护等各环节加以控制,以确保实现设计使用功能。
a.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如有缝隙,要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
b.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c.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浇筑。
d.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振动捣实。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时,振捣棒与模板保持5 cm~10 c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因池外墙止水带影响振捣,需人工辅助振捣。
e.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进行,不允许间断。
f.为了将混凝土构筑物裂缝对水池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采用抗渗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性能可靠,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的水化热。
使用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减少和避免裂缝出现,在满足配合比规范和混凝土技术指标前提下,宜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或水用量,降低水灰比;通过使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水化热峰值。
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捣工作: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小入模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后,要及时振捣,并做到既不漏振,也不过振。
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会产生收缩、膨胀、变形,故应在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设置一条施工带来释放这种应力,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加强带代替后浇带施工。
现浇混凝土底板在施工时所预留出的后浇带区,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施工工期较长,以及后续施工工序对后浇带接缝处产生垃圾污染难以避免,不易清除,对工程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很容易引起底板渗漏,故改用微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进行一体化施工,原设计后浇带为1 m宽,加强带代替后浇带设置为2 m。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减少了渗漏,省去后浇带的清理及二次支模工作,简化施工过程、缩短工期,降低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带施工工艺。
加强带位置两侧用8 mm细铁丝网隔离或用专用材料封挡,绑扎平顺牢固,浇筑时以加强带为界线分四部分浇筑(1,3)(2,4)。先浇筑加强带混凝土,后浇筑(1,3)(2,4)外围混凝土,再浇筑池壁混凝土,因外池壁混凝土止水带影响输送泵输送混凝土以及振捣棒振捣,故需辅助人工振捣、人工输送混凝土。特别注意加强带混凝土在外围混凝土原设计基础上提高一个标号(C35抗渗等级S6)。
浇筑完成以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收面,收面后,严禁在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时直接浇水养护,混凝土采取顶浆覆盖薄塑料布的方法进行养护,只有当混凝土内部降温至平衡稳定时,方可直接浇水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4 d内一定要保持浇水湿润养护。
因池壁、池顶、底板混凝土不能一次性浇筑,分两次浇筑,为了防止池内水从底板与池壁连接施工缝处渗漏,在该位置上设置一条652型300 mm×8 mm的橡胶止水带。止水带用钢筋夹准确的安装到池壁中间部位,稳固可靠,不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偏移。止水带搭接连接处,容易出现渗漏事故,一定要加强质量预控。止水带连接采用冷粘法,用专用工具把接合处切割成45°的斜面,再用磨毛机将止水带背面磨毛,宽度与止水带宽度相等,连接前将止水带粘结面清理干净。用氯丁胶剂刷三遍,每次干燥时间约为10 min(以手触动胶粘剂稍有粘性为宜)。凸出部位用手辊压,使其粘紧。对接口不严处,用密封胶腻子填实,最后在止水带接口处刷氯丁胶粘剂,将接口包实,接口处再用钢筋夹紧。进行安装时橡胶止水带应平整,表面的污染物均应清除干净。搭接长度按300 mm考虑。安装应准确、牢固,确保工程质量。
通过对该水池的闭水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蓄水池底板与池壁作为施工技术的一个薄弱环节,一定要严格管理控制,通过运用底板加强带代替后浇带施工、池壁与底板施工缝止水带安装的措施,不仅施工方便,加快进度,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证明该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1] 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S].
[2] 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