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3-08-15 00:47张广俊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胎衣布病布鲁氏菌

张广俊

(河南省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河南 林州 456550)

1 病原

布鲁氏菌分为6个种,其中马耳他布鲁氏菌(又称羊布鲁氏菌)和绵羊布鲁氏菌为本病的致病病原。布鲁氏菌不能生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本菌对热非常敏感,巴氏灭菌法10~15min可将其杀死,其对一般消毒药物敏感,1%来苏儿或2%福尔马林或5%生石灰乳经15 min可将其杀死。该菌对干燥和寒冷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内该菌可存活30多天,在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及带菌羊,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羊,其流产或分娩时大量布鲁氏菌随胎儿、胎水、胎衣及阴道分泌物、乳汁排出,并污染环境及用具。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健康羊通过接触病羊的排出物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而被感染,本病也可通过结膜、交配、创口等途径引起感染。

3 临床症状

羊感染早期常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最先表现的症状是母羊流产。母山羊患病后流产率可达50%~90%,流产常发生在母羊怀孕4个月左右,流产常可连续发生2~3次。母羊流产后,常从阴道流出腐臭恶露,但一般不发生胎盘滞留、不孕。患病奶山羊常发生乳腺炎,其乳汁易凝固、变色。病公羊则出现睾丸炎等生殖器官炎症。患病绵羊流产率可达40%,并伴发乳房炎和乳质改变。患羊可同时出现其他症状,如支气管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等。

4 病理变化

4.1 流产胎儿 胎儿皮下和肌肉间有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脾脏和肝脏不同程度肿胀,有的见炎性坏死。胃肠和膀胱黏膜有出血斑,浆膜有絮状凝块,有腹水和胸水。有的死胎呈干尸化。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部分或全部呈胶冻样浸润,有的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

4.2 母体子宫 黏膜增厚如皮革样,绒毛膜充血、肿大,上覆黄绿色渗出物。

4.3 公羊生殖器官 精囊、睾丸与附睾有出血和坏死,鞘膜腔充满浆液性渗出液。慢性患羊睾丸及附睾结缔组织增生、肥厚、肿大、粘连。

4.4 乳房和关节 母羊乳房有实质性坏死。关节囊、滑液囊有化脓性炎症。

5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

5.1 细菌学诊断 从流产母羊的子宫、阴道分泌物、血液、乳汁或从流产胎儿的胃内及肝、脾、淋巴结、心血采取病料,制成涂片,用柯氏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羊布鲁氏菌呈红色球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5.2 血清学诊断

5.2.1 试管凝集实验。分别吸取待 检 血 清 0.08 mL、0.04 mL、0.02mL、0.01mL,置四支小试管内,每管加入1∶40稀释的试管凝集抗原1 mL混匀。血清稀释浓度为 1∶25~1∶200,血清稀释后置37℃温箱中4~10 h后,取出置室温24~48 h,观察结果。诊断标准:1∶50,“++”号以上表示为阳性。

5.2.2 平板凝集实验。将待检血清 分别吸取 0.08 mL、0.04 mL、0.02mL、0.01mL,置玻璃板上的四个方格内,每格加入0.03 mL平板凝集抗原混匀,5~8min后观察结果。诊断标准:出现凝集反应者为阳性。

5.2.3 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将待检血清0.03 mL滴在玻板上,再加入虎红平板凝集抗原0.03 mL混匀,5min内观察结果。诊断标准:出现凝集反应者为阳性。

6 综合防治

6.1 预防 控制本病的方法是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种羊或补充羊只时要严格进行布病检疫。羊群免疫两次,生物学检查呈阴性的才可混群饲养。健康羊最好定期进行检疫(至少一年一次),阳性羊立即淘汰。

6.2 免疫接种 进行免疫接种可以预防布病的传入,免疫的疫苗主要为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和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苗。山羊、绵羊免疫可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菌苗。

免疫方法:饮服,每天每只50~100亿菌,连饮2d;注射,每只山羊25亿菌,绵羊50亿菌。免疫期2年。

6.3 扑灭措施 发生布病时应就地隔离和淘汰病羊及阳性羊,同时做好消毒工作,流产胎儿、胎衣、羊水、产道分泌物、粪便、垫草等应销毁或深埋。被污染的场地、畜舍、用具、饲料、水源等应彻底消毒,消毒可用20%漂白粉、20%石灰乳、5%~10%草木灰、3%来苏儿等。受威胁的健康羊应进行紧急接种。

猜你喜欢
胎衣布病布鲁氏菌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布病防控知识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