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东风,苟斌才
(四川省巴中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巴中 636600)
近年来,四川巴中市按照省委“把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的决定和市委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巴中建成川陕渝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总体要求,通过制定政策、优化环境、培育主体、整合资源等手段,加大实施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有效促进了畜产品品牌创建的快速发展。
目前,巴中市作为畜牧养殖大市,畜产品品牌建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品牌创建意识淡薄 全市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多处于以户为单位、自产自销的水平,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品牌意识十分淡薄。相当一部分涉牧企业缺乏对品牌重视,只顾眼前既得利益,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认为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
1.2 关键环节基础薄弱 一是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缺乏统一、优质、标准化的原料,畜产品的规模和品质有待提高。二是畜牧养殖企业和专合组织发展相对缓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尚不稳固,制约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进而制约了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待加强。人员及经费不足,畜产品质量检测覆盖面较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不健全,故无法真正从源头上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
1.3 龙头拉动力弱 虽然北牧集团、天仙洞、思千里等公司在品牌建设上有一定建树,但从横向比较,还属科技含量低、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拉动能力弱的企业,在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以致发展后劲不足,品牌效应不高。其他名不见经传的涉牧类企业更是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未起到辐射拉动作用。
1.4 品牌营销机制淡薄 营销观念落后、营销渠道不畅、市场范围局限、网络功能被忽略、资金投入较少、品牌宣传面窄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全市畜产品品牌的创建。
1.5 行政联动推进乏力 现有的各项政策无法满足畜产品品牌发展的经济实力要求。特别是在政策推动方面,各级财政资金对畜产品品牌创建的投入少、支持小,且仅限于对全市驰(著)名商标和名牌畜产品的扶持、奖励,对中小型畜产品企业创建品牌的奖励政策体现不够,直接限制了畜产品品牌建设。
2.1 树立品牌意识,选准品牌定位 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条件,尤其是企业生产管理者的品牌意识,决定了品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品牌建设的力度和深度。要坚持用工业发展的理念来发展畜牧业,引导企业和生产者树立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和品牌意识,通过对市场消费趋势和竞争态势的分析,选准一个明确的、符合消费需求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品牌定位。增强“品牌兴企、品牌富农”意识,促成政府、企业、专合组织、养殖户共同推进品牌畜牧业的建设格局。
2.2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巴中市畜产品资源富集,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这为生产高效生态的畜产品提供了资源条件,形成了差异竞争优势。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要充分依托并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整合培育“巴山猪、巴山土鸡、南江黄羊、空山黄牛”等主导的特色产业,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专利保护、绿色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对特色产业进行统一打造,从而将巴中特色畜产品整合成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特色品牌产品。
2.3 强化基础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2.3.1 强化基地建设。把实施畜牧业标准化与示范基地的建设、产业化经营及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结合起来,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加快实施畜牧业标准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加强品牌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
2.3.2 强化龙头带动、专合拉动、协会联动。依托行业协会平台,发挥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带动作用,走“龙头带农户,专合拉农户,协会服务农户”的路子,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全面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2.3.3 强化质量监管。尽快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加大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查禁力度,严打无证生产销售生鲜乳的违法行为,建立从源头管理到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控制管理体系。
2.4 大力孵化培育,推进商标注册
2.4.1 突出建设重点。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以巴山猪、巴山土鸡、南江黄羊、空山黄牛等四大系列特色畜产品为主,以创建名、精、优、新畜产品品牌为战略方向,以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农业名牌产品”、“四川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产品”、“四川农业名牌产品”为建设重点,着力打造一批体现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品牌。
2.4.2 分层分步推进。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建立起梯次推进的品牌培育机制,以现有无公害畜产品、有机畜产品为第一梯次,创建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实现重点突破。以现有注册商标为第二梯次,创建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进行大力培育发展。以现有优势特色产品为第三梯次,创建注册商标、巴中名牌。
2.4.3 推进商标注册。全市要优先引导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畜牧龙头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巴中市知名商标,全力提高全市畜产品品牌的拥有量,使个体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跨越。
2.5 创新营销机制,拓宽市场客源
2.5.1 搭建文化平台。进一步深挖巴中历史地域文化元素,对巴中特色畜产品进行总体策划和打造,赋予其统一的地域文化底蕴及个性特色。
2.5.2 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专栏节目、电视新闻发布会、专题报道、网上农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品牌畜产品和品牌企业。同时要以市域外市场为重点,认真组织参加各类畜产品展销会、招商会,全方位、多层次、持续集中地宣传品牌畜产品,提高品牌畜产品和品牌企业的被认知度,使品牌效益最大化。
2.5.3 搭建销售平台。着力开拓市域外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促进畜产品大流通。抓好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力。加快发展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超市销售、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2.6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扶持
2.6.1 制定扶持政策。设立品牌建设专项奖励基金,加大对省级以上畜产品品牌企业在生产要素供给、财政贴息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力度,激励企业和养殖户争创驰(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同时对品牌申报注册要给予一定补贴,对申报成功的品牌和企业给予奖励,以鼓励创建品牌。
2.6.2 做好指导服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订畜产品品牌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对品牌申报评审和商标注册的指导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时刻把握畜产品市场规律,力促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畜牧业品牌创建铺好快车道,并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带动畜牧业品牌升级。
2.6.3 加强协调配合。质监部门要做好名牌产品的推荐申报工作;工商部门要做好知名商标的推荐申报工作;畜牧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明确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选择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畜产品品种;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要从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互动格局,共同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