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鼢鼠防治研究概况

2013-08-15 00:43:31任君芳赵晓燕侯全芬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鼢鼠鼠害草业

任君芳,赵晓燕,侯全芬

(1.阿坝州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 阿坝州 623000;2.阿坝州林业局,四川 阿坝州 623000;3.四川省林科院,四川 成都 610081)

鼢鼠属于鼹型鼠科(Spalacidae)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他们是全部营地下生活、适应掘土生活方式的一类啮齿动物。分两个属(中华鼢鼠属:Eospalax 和鼢鼠属:Myospala),全世界有7个种。中国有5个种:斯氏鼢鼠(Eospalax smithii),中华鼢鼠(E.fontanierii),罗氏鼢鼠(E.rothschildi),草原鼢鼠(Myospalax aspalax),东北鼢鼠(M.psilurus)。除斯氏鼢鼠部分生活于森林、灌丛外,其余种类均生活于草原、农田生境。从分布看,鼢鼠主要分布于古北界,仅在四川、云南、陕西、重庆等略侵入东洋界。鼢鼠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之一,在种群数量大时,对草场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它们也是我国草原的主要害兽之一,成为鼠害治理的主要对象。四川省西部高寒草甸也不例外,鼢鼠对我省高寒草甸草场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促进我省鼢鼠的危害防治,现将我国鼢鼠危害的防治研究综述如下。

我国从2000年以来,有关鼢鼠的研究论文较多,达到550 多篇。涉及到分类、生态、防治及饲养等各个方面。其中,涉及到将鼢鼠作为草原害兽防治的研究论文有99 篇。这99 篇论文中,92 篇为期刊论文,3 篇为学位论文,两篇会议论文,两篇报导性文章。从论文第一作者所述地区来看,有14个省(市、自治区)的学者开展了鼢鼠防治研究,其中最多的省份是青海省,有36 篇;其次是甘肃省,有26篇,其余的省份均没有超过10 篇,包括四川、云南、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吉林、黑龙江、河北、安徽、北京和广东。从文章的类型看,对鼢鼠的防治研究的文章最多,有27 篇[1-4],对鼢鼠对草场危害的生态学研究的论文其次,有26 篇[5~10];调查类文章再次,有23 篇[11~18];综述类论文16 篇[19~24];把鼢鼠作为资源动物进行养殖的论文3 篇[25、26];其他(鼢鼠危害后鼠荒地恢复、报道性等)文章4 篇[27~29]。

通过对发表的99 篇论文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下述特点:

1 鼢鼠对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危害非常严重

据统计,全国草原鼠害年均发生面积3 400万hm2,严重危害2 000万hm2。其中一半以上的面积有鼢鼠参与危害[2];青藏高原草场受鼢鼠和黑唇鼠兔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灾害的有青海省的果洛、黄南,西藏昌都及西藏中部地区,四川的甘孜和阿坝,甘肃的甘南等区域。研究表明,三江源鼠害已经成为径流锐减的原因之一,10 a 间,黄河上游径流量减少了20%,从669.7 m3·s-1,减少到527 m3·s-1。近年来,鼢鼠危害呈上升趋势,内蒙、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危害加重[2]。

四川省川西草原区每年有约2.057×106hm2的草原受到鼠害严重危害,约占四川省草场面积的10%左右,其中中华鼢鼠为主要危害兽类之一,危害面积为5.387×105hm2,是全省草场总受害面积的26%。据测算,每年经济损失达到3.0 亿元[30]。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鼢鼠危害草场面积为总面积的5%左右,平均每年损失牧草928万kg[31]。

据张显理(2002)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地带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种群密度平均达到20只/hm2,危害严重区域达到60只·hm-2。损失牧草4.1 亿kg,使载畜量下降30%[19]。

据张生合(2001)报道,青海省鼢鼠危害面积110×104hm2,占全省草原鼠害面积的10%,其中青南和环湖地区危害最严重,形成了大面积寸草不生的“黑土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2]。据张桂芳(2003)报道,青海省农田鼠害年发生13万hm2,其中鼢鼠危害面积最大,有6.7万hm2。鼢鼠种群密度每hm230只。2007年,高原鼢鼠危害面积31.2万hm2,约占全州总面积的10%。密度最大的区域每hm2有662个鼢鼠土堆,危害十分严重[33]。

据梁海红的调查(2006),甘肃省甘南州中华鼢鼠是对草场危害最大的优势鼠种,年均危害面积达到2.414×105hm2,占草场面积的8.8%。危害严重区域,每hm2平均有22只中华鼢鼠,每公顷被中华鼢鼠破坏的草地有2 372 m2,致使每公顷鲜草产量下降809 kg,降低15.8%[17]。

甘肃省临潭县的情况更严重,草场受危害面积为全县草场面积的62%,鼢鼠种群数量达到110只·hm-2,牧草产量和1960年代比,下降了33%,盖度下降了30%[34]。

2 参与危害的鼢鼠种类较多

我国有5种鼢鼠分布,参与危害的有东北鼢鼠、草原鼢鼠、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有危害的区域包括青海、宁夏、西藏、四川、云南、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吉林、黑龙江、河北、安徽、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3 鼢鼠和草原生态系统

鼢鼠和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方面,有如下研究结果。

对于过牧型退化草地而言,高原鼢鼠的造丘活动在停止放牧扰动后,在植被高度、植被组成和草产量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6]。随着时间的推移,鼢鼠破坏后土壤全氮含量呈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速效氮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全磷和速效磷呈下降趋势[8]。

4 鼢鼠防治研究

近15年来,鼢鼠防治研究的论文有24 篇,但一部分是综述性文章,真正开展防治实验和研究的文章只有15 篇。其中,涉及防治指标研究的两篇[35,36];用鼢鼠灵(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为主剂)、C 型肉毒梭菌毒素、D 型肉毒梭菌毒素防治鼢鼠的 有4 篇[2、37];用 弓 箭 法 防 治 鼢 鼠 的 有3篇[2、3、37];用溴代毒鼠灵防治鼢鼠的有两篇[38];用溴敌隆防治鼢鼠的有1 篇[37];用毒鼠灵、敌鼠钠盐防治鼢鼠的1 篇[39];用磷化锌做过实验的有1 篇[38];用人用避孕药(甲基雌炔酮)防治鼢鼠的有两篇[38、39];用灭鼠雷和灭鼠弹防治鼢鼠的有1 篇。在综述文章中,推荐杀灭鼢鼠方法较多的有弓箭法、C型肉毒梭菌毒素、鼢鼠灵、溴敌隆等[1、5、37、40~43]。从我国已经开展的实践来看,鼢鼠防治方法非常单一,方法不多,药物种类很少,主要是弓箭法、C 型肉毒梭菌毒素和鼢鼠灵等。这3种方法灭效均较高,一般在80%以上,且对环境较友好,是值得推荐和肯定的方法;有些还实验了磷化锌,磷化锌是我国应用最早和最广的灭鼠药之一,但是它的2次中毒危险性高,对环境污染风险大,应该在野外禁止使用。

5 总结与建议

我国鼢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危害比较严重,但近15年来,我国在鼢鼠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深度也不够。无论对鼢鼠的危害机理、生态还是防治指标和防治措施都有待深入。有效的防治方法总结起来也只有弓箭射杀、C 型肉毒梭菌毒素和鼢鼠灵(溴敌隆制剂)毒杀等几种。

建议加大对鼢鼠的生态学和危害机理研究。在药物方面,鉴于醇类不育剂在高原鼠兔防治中已有很好的应用,所以应该加大醇类不育剂对高原鼢鼠防治效果的研究。

[1]杨廷勇,周俗,阮芳泽,等.鼢鼠灵防治高原鼢鼠的试验研究[J].四川草原,2005(11):35~36.

[2]王兰英,唐忠民,梁海红,等.甘南高寒草原高原鼢鼠防治技术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9(10):28~31.

[3]唐忠民,杨晓军.人工弓箭捕捉法防治高原鼢鼠的利弊及应对措施分析[J].吉林农业,2010(8):227.

[4]张霞,马彦彪,王俊梅,等.对药物防治中华鼢鼠效果及剂量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1):52~53.

[5]王兰英,尚小生,梁海红,等.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的分布及其防治技术[J].甘肃农业,2011(9).

[6]张卫国,江小蕾,王树茂,等.鼢鼠的造丘活动及不同休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J].西 北 植 物 学 报,2004,24(10):1882~1887.

[7]刘锦上.高原鼢鼠的洞道空间对高寒草甸植被性状的影响[D].兰州:兰州大学,2009.

[8]赵云,张鹤山,张德罡.鼢鼠破坏对天祝高寒草地土壤营养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9(5).

[9]杨莹博,辛小娟,艾得协措,等.鼢鼠土丘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J].草业学报,2010,19(1):14~20.

[10]李春鸣,张凯,徐长林,等.高寒草甸鼢鼠新旧鼠丘中种子数量特征[J].草原与草坪,2011,31(6).

[11]韩学明.化隆县草地鼠虫危害调查[J].草业学报,2000,14(7):27~28.

[12]李春涛,曹永林,王树青,等.甘肃天祝啮齿动物区系调查[J].草业科学,2001,18(1):30~33.

[13]马德寿.都兰县鼠虫害及毒草调查报告[J].青海草业,2002,11(4):39~41.

[14]达海兰,李晓明,拉玛才让,等.海西地区草地鼠虫害调查报告[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34(3):27~28.

[15]王子成,祁向前,马志贵.河南县草原鼠虫害现状调查[J].青海草业,2004,13(4):52~54.

[16]缪国银.环县啮齿动物区系调查[J].甘肃畜牧兽医,2008,38(6).

[17]梁海红.甘南州鼠害与天敌调查报告[J].草业与畜牧,2006(11):44~47.

[18]韩文祥.民和县草地鼠害防治项目调查及效益分析[J].青海草业,2010,19(3):43~45.

[19]张显理.宁夏草原害鼠及鼠害控制对策[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18~21.

[20]刘少英.四川草原害兽危害概况及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6):17~21.

[21]施大钊,郭永旺.我国农牧业鼠害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J].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2006(期缺失):215~217.

[22]李广忠.草原鼠害对草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07(4).

[23]贝世鹏,郑金艳,李处义.东北鼢鼠的发生与危害特点[J].养殖技术顾问,2009(8):38.

[24]张德勇.高原鼢鼠的危害与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1,28(7):42~43.

[25]赵玉波.草原鼢鼠的驯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0,3(5):36.

[26]张湘昭.中华地羊的开发利用与养殖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01,1.

[27]李莲香,索南吉,索南措,等.同仁县退化草地的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5,35(6):12~14.

[28]曲哲夫.一泻江河任平川--记乔继华和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饲料广角,2005(19):42~44.

[29]李莲香.同仁县草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调查及效益分析[J].草业与畜牧,2007(12):38~41.

[30]唐川江,周俗,谢红旗,等.川西北草原鼠虫发生、危害趋势分析[J].草业与畜牧,2007(6):44~49.

[31]郑金艳,朱翔宇,张少敏.齐齐哈尔市鼢鼠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4):127~128.

[32]张生合,任程,陈国民,等.青海省草地鼠害防治及今后设想[J].青海草业,2001,10(2):22~24.

[33]张桂芳.青海省农田鼠害综合防治方法[J].青海农技推广,2003(3):36~37.

[34]彭世荣.临潭县草原鼠害防治的现状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4).

[35]余晓华,刘荣堂.高原鼢鼠的经济损害和经济阈值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2(3):36~37.

[36]马隆喜,曹国顺,郭宏伟,等.人工捕捉及不同药物对高原鼢鼠的防治试验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7(2):28~33.

[37]于明,李竞,孙春富,等.溴代毒鼠磷防治草原鼢鼠[J].中国森林病虫,2001(20):13~15.

[38]张鹏,姚圣忠,赵秀英,等.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草原鼢鼠危害及防控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0,(2):35~40.

[39]张显理,唐伟,顾真云,等.不育剂甲基炔诺酮对宁夏南部山区甘肃鼢鼠种群控制试验[J].农业科学研究,2005,26(1):37~39.

[40]赵彩兰.不育剂饵料对地下鼠生育和种群控制试验[J].草业与畜牧,2012(4):22~23.

[41]马明继,侯秀敏,等.青海省海北州高原鼢鼠危害的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1):54.

[42]祁晓梅,邱丽华,王军,等.肃南县高原鼢鼠灭治试验[J].草原与草坪,2010,30(3):84~86.

[43]赫磊.中华鼢鼠对山西省草地的危害及防治[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4):361~363.

猜你喜欢
鼢鼠鼠害草业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青海草业
青海草业(2022年1期)2022-04-27 06:02:48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南方农业(2021年30期)2021-12-25 17:11:41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兽医导刊(2020年3期)2020-12-30 09:05:46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防护林科技(2019年7期)2019-03-25 10:59:43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草业科学(2017年1期)2017-03-14 05:38:41
巴里坤县草原鼠害防治现状与对策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