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手术治疗

2013-08-15 00:43李广贤苏建敏侯江伟李中心程慎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李广贤 苏建敏 侯江伟 李中心 程慎杰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 郑州 450004

髋关节置换术可以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广泛开展,术后感染是髋关节置换的严重并发症,常被称为“灾难性并发症”[1],往往给患者精神上、经济上造成重大负担,同时给医生也造成很大压力,曾一度成为关节外科学上的难题,其治疗相当棘手。但是,随着对其认识的增加、治疗方法的改进,现在治疗效果明显较前提高。2008-01—2012-07,我院采用I期假体取出、抗菌素骨水泥临时支架旷置、II期假体翻修术方法治疗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8髋。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4.5(25~76)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本院感染病例1例,收治外院感染病例7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疼痛为主,有2例为术后7 d内,余6例为1年内出现疼痛,1例切口处有窦道形成。其中3例患者体温较高,白细胞计数相应增高,余5例计数在正常范围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oss-reacting protein,CR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所有病例均行关节腔穿刺并作细菌培养及药敏,X线显示有骨溶解现象。

1.2 方法 治疗分为两期,I期取出原来假体,彻底清创,自制抗菌素骨水泥临时支架旷置,术后放置引流管,敏感抗生素应用,待引流液清晰、体温下降,ESR、CRP降至正常时拔除引流管。术后6~12个月左右,各种化验结果正常后行II期翻修术。手术方法: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沿原切口显露髋关节,常规在关节腔内不同部位取3~5个病变组织标本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彻底切除关节囊取出假体,清除骨水泥、远端塞、坏死组织、肉芽组织与异物,取出原有人工假体,尽量保留骨质,避免骨折,用双氧水、等渗盐水反复冲洗,再用碘伏浸泡5~10 min。然后用加有敏感抗菌素的骨水泥和2.0克氏针自制临时支架旷置,放置灌注冲洗管,术后灌注冲洗3~6周,使用庆大霉素或敏感抗菌素灌注冲洗,停止冲洗前连续进行3次冲洗液培养,如果培养阴性且体温、ESR、CRP降至正常则拔管,否则则延长冲冼及拔管时间。

术后至少间隔6个月再行II期翻修,两次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7.5(6~12)个月。翻修指征为:局部无症状,ESR、CRP正常;术中再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如果平均每个高倍视野中性粒细胞数小于5,则进行翻修。II期翻修采用原切口暴露,取出自制旷置抗菌素骨水泥支架,因II期手术骨质破坏较重,一般选用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中加入适量万古霉素。术后常规关节腔内引流2~4 d,静滴抗生素2~4周,同时给以抗凝治疗,防止反复手术造成下肢血栓形成,继续口服抗生素3~8周,期间适度加强患者功能锻炼。

1.3 随访 术后1、3、6、12个月随访,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及髋关节X线,进行Harris评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69分为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将术前、术后随访时的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平均22.5个月(5~52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皆恢复正常,局部无红肿压痛,7例患者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患者关节活动稍受限但不影响日常行走。疗效按Harris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Harris评分由术前(30.18 ±6.0)分提高到术后(87.5 ±3.5)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X线片示假体固定可靠,无骨溶解现象。

3 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比较困难,目前尚无统一标准[2]。对于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持续性静息性疼痛的患者,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特别是术后早期出现疼痛应高度怀疑关节感染[3-4]。晚期慢性感染出现下列情况亦可考虑感染:(1)术后功能已恢复正常的髋关节,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及关节功能减退;(2)术后ESR、CRP恢复至正常后再次升高,或ESR、CRP一直未降至正常;(3)X线显示有假体旁骨质有溶解现象。髋关节术后感染的诊断需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穿刺培养及术中病灶组织涂片及培养的结果,避免漏诊、误诊。

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I期清创旷置,感染控制后6~12个月,II期翻修是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最佳方法[5]。本组病例均I期清创后用自制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临时占位器旷置,其优点:(1)含有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可以长久维持假体周围稳定的抗生素浓度,发挥局部抗感染作用,同时维持患肢的长度、保持软组织张力、减少骨关节瘢痕形成、减少术后功能损失[6];(2)髋关节功能保持良好,II期翻修时,出血少,操作容易,手术时间短;(3)自制骨水泥假体占位器容易获取,可以根据患肢具体情况塑形匹配较好,并且价格低廉,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II期翻修时间的选择,我们多在I期旷置6~12个月后施行,时间过短增加再次手术感染的几率,时间过长髋关节功能丧失较多不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翻修时,患者伤口必须一期愈合,ESR和CRP均达到正常范围。鉴于多次手术患肢骨质破坏较重血运较差,II期翻修时多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股骨假体选用加长柄并采用远端生物固定,术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加用抗凝药物防止下肢血栓形成。术后逐渐加强功能锻炼,3个月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术后疼痛指数、Harris评分、关节活动范围均有明显改善。术后0.5、1年,X线片示假体固定可靠,无骨溶解现象。该组病例末次随访时平均Harris评分(87.5±3.5)分,满意率达到92%以上。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只要诊断明确,处理得当,经严格的I期清创后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临时支架旷置,II期清创、关节置换,可获得满意疗效。

[1] Haddad FS,Muirhead- Allwood SK,Manktelow AR,et a1.Two-stage uncemented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 for infection[J].J Bone Joint Surg(Br),2000,82(5):689 -694.

[2]周玉林,胡懿邻,祝天经,等.II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5):316 -318.

[3]王岩,郝立波,周勇刚,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经验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 313 -1 316.

[4]李军,朱天岳,文立成,等.髋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1):674 -678.

[5] English H,Timperley AJ,Dunlop D,et a1.Impaction grafting of the femur in two-stage revision for infected total hip replacement[J].J Bone Joint Surg Br,2002,84(5):700 - 705 .

[6] Schmalzried TP.The infected hip:telltale signs and treatment options[J].J Arthroplasty,2006,21(4):97 -100.

猜你喜欢
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髋关节活动范围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