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番
(长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自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以来,青年志愿者活动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生机勃勃的闪烁着人性光芒的伟大事业。但是随着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一些问题日益暴露,且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实证方式对长江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整合统计,了解志愿者活动现状并分析出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最后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问卷对象分布在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分别占15%、70%、12%和3%。问卷从参与志愿活动的现状、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对志愿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在参与调查的100名大学生中,68人参加过志愿活动,占68%。这些学生中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原因有: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增加个人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和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等。32%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不了解志愿者活动(42%);工作学习忙(22%);没有考虑到做志愿者(10%);认为浪费时间,没有必要(8%);其他(18%)。
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倾向于做社区服务,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活动,占到总数的72%;其次选择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和各种赛事、大会志愿者,占20%;选择扶贫和环保公益的人比较少,仅占8%。这一方面表明大学生社会公益心强和支教热情高,另一方面说明大家的扶贫和环保意识薄弱。
32%的大学生没参加过志愿者活动;25%的大学生半年参加一次;16%的同学一周参加一次,这个数据说明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恒心;有 14%和 13%的大学生分别是一个月做一次和三个月做一次。总的来说,大学生们的参与频率还是较高的。
在参加志愿服务渠道的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是通过学校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是通过社团组织和自己学院组织参加,占总数的78%;其次就是在朋友、同学处听说而自愿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占16%;通过社会志愿服务机构和其他途径的很少,仅占6%。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学院及社团组织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渠道比较狭窄。
目前我国开展的大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较低,运用所学知识少,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服务方式创新不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还主要停留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普法宣传、政策宣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传统内容上,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志愿服务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拓展。
由于社会对于志愿精神、志愿文化的宣传不够,广大民众对于志愿者事业的缺乏了解,就形成许多偏见和误解,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在大学里,很多人认为志愿者是“出风头”、“做秀”,另外,还有很多人误解志愿者是“廉价劳动力”和“免费劳动力”,这些都让满怀爱心与热情的志愿者们大受打击。
志愿者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对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志愿者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是不以索取报酬为目标的,这也是志愿精神、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这些提供无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来说,他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渴望自己能有更大的收获和更好的发展。而目前,志愿者的成长需求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考核机制和发展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对志愿者自身合法权益缺乏保障机制等问题,影响了志愿者的健康成长,也使得志愿服务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社会中流传的误解是“志愿者是奉献爱心的,就不可能需要资源支持”;“志愿者是无偿服务的,为什么需要资源支持”。有些志愿者做好事的时候不断奉献,竭尽全力,往往最后身心疲惫,难以坚持。社会各界支持不足、群众缺乏认识、缺乏政府重视是阻碍志愿者事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另外,资金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帮助社会和他人时,也发生一些权益受到损害的事情,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就可能挫伤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大学生志愿组织缺乏经费,很多时候无法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志愿者服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难以改变,这势必影响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效果。
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引导学生体悟活动中蕴含着的道德意义。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倾注感情和精力的事业,没有志愿者的热情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只能是一种梦想。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各种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晚会、演讲比赛、报告会、话剧表演、主题团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将志愿者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艺术的形式生动而形象地宣传志愿服务,进而引导青年志愿者从道德层面,深层次地去正确认识志愿者活动,正确认识到“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认识到“志愿者既是奉献又是受益者”。从而将志愿服务内化为自觉行为,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志愿者活动的持久性,真正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心认同感和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目的是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舞台,而社会的需要多种多样。因此,应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渠道,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因此高校一方面要主动协调民政部门、学生志愿者服务站,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站为依托,鼓励大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参与形式多样的民间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学校应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服务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将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又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特长的志愿者活动的内容确立下来,逐步推广,不断深化。
针对部分高校志愿者活动定位不准、盲目开展活动较多、系统长效管理较少,使得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便缺乏激情,对志愿活动的热情也急剧降温,最终导致志愿者队伍缺乏稳定性,造成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结构失衡的情况,高校和志愿组织可以通过推进有效的评估和激励制度建设,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并及时表彰;对那些参与次数多、服务态度好、并取得良好服务效果的志愿者给予及时肯定和谈心,动员留任,鼓励继续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营造内部良好的交流氛围,吸引那些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志愿者留任队伍,结不同程度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
[1]刘俊彦.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2]陈柏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EB/OL].民心网,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