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视域下的后现代社会和大众文化表征

2013-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后现代消费

林 玲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深圳 51800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的思想家们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从而形成了最早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最有成就和影响力的是法国和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的文化批判活动以及当代英国起源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化研究思潮,由此形成了著名的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理论,德国著名的以霍克海默、阿尔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他们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正面临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人民大众的文化环境处于异化的境地。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西方的经济和文化经历了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转向,文化的消费和文化的商品化成为重要的特征,在哲学上则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新的思维观念。由此,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转向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和文化开始汇聚到世界性的“全球化”潮流之中,中国产生出了前所未有、规模巨大的大众文化,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显现了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后现代”主要指“高度现代化”,“后”可以理解为积极主动地与先前的东西决裂,从陈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这其中就有创新、革新、变革的含义。这也是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必然出现的现象。

一、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人为的、人工制造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压倒自然的因素

从后现代的社会特征来看,它是指后工业化社会,就是以信息和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社会,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切东西都通过高科技的力量被符号化、信息化、复制化。如表现为:书籍可以以假乱真地被复制;声音、电影可以被符号化为各种 U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再造逼真的生活场景,而这些再造的虚拟的生活场景已广泛运用于电影和电视和摄影。美国电影大片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场景,都被高科技手段加以创新和复制。人为创造的虚拟的生活空间正在部分地取代真实的生活空间。

(二)人造性、人工性超越了自然生成性

自然生成性就是人成长的、人成才的自然历程。循序渐进的学习;多年的知识积累最终成功。人造性、人工性呢就是打造和包装成为了推新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手段。这样,人们就有了两种成才的方式:一种是自然的缓慢的历程——这种成才具有必然性。如郎朗每天练琴达十多个小时,长达二十年,才得以成功;舞蹈演员每天必须练习形体和基本动作;歌唱演员每天必须坚持练声;戏剧演员每天必须训练形体、朗诵、表情;3600万学习钢琴的孩子天天苦练十来个小时;这些人十年如一日,只很少的人能成为明星。

另一种是获得包装的机遇而成名——这种成才就具有偶然性。例如,某些著名电影演员的知名度与王宝强的知名度,就模糊化了;著名歌唱家们与小沈阳的窜红也就模糊化了。钱钟书与于丹的成功界线就模糊化了。“李宇春们”、“王宝强们”和“小沈阳们”现象充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天资、才能和长期的刻苦。

因此,成功人士之间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的界线模糊化,因果性和规律性被偶然性和机遇所取代”。相比较王宝强和小沈阳来说,机遇和包装等偶然性的因素成为他们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当下,甚至通过现代传媒和包装,就可以打造一个并没有什么学术功底的“学术明星”,这是当前中国高校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在后现代时代,由于人工性、人造性越过了自然性,机遇和偶然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后现代时代的知识特征

(一)后现代时代,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

后现代时代,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不能数字化、计算机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人文科学由于是诗性的、多义的、多解的,意义往往不确定,因此难以被数字化、符号化,也就很难被程序化,所以人文科学现在就处于被冷落的地位,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的人文学者在国外很难混饭吃;理工科的学者就业就相对容易得多。

(二)后现代社会中,一切知识全部被商品化

知识的拥有和传授衍变成了知识的生产和销售。文化知识就可以卖钱。例如,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健身班”、“培训班”都涌现出来,只要花钱,就可以学到你想学的东西。总之,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已经成为一种知识的消费过程,你有钱就可以获得各种知识。从出卖文化知识到获得文化知识,完全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这正是当前大学中“制假”泛滥的原因。有钱可以发表论文;有钱可以请枪手代笔、代考。

过去只有物质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现在精神性的东西、思维的知识,已经成为了商品。由此而来,谁掌握了信息、谁有知识,就成为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过去争夺的是物质和金钱;现在争夺的是人才和信息。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是权力,是财富。这是社会上各种公司之间人才和知识争夺战越来越激烈的原因。

三、后现代大众文化是消费性文化

90年代,20世纪初以来经久不衰的政治热情和社会关怀热情有所淡化,功利主义、

实用主义、世俗主义、物质主义、感觉主义等观念日渐成为部分市民的主导意识,导致中国城市社会以消费性、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得以迅速扩张的重要前提条件。大众文化本质上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为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大众文化商品化,生产者对最大化利润的追求是大众文化消费内涵的外现。消费的大众化就是产品的大众化;就是产品的生存之道;文化产品消费的大众化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大众化特点,大众性的文化必然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正从数量上取代过去的“政治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

为什么这样讲呢?人们掏钱进行文化消费,总是选取自己爱好的,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过去,曾经有这种消费模式,就是由单位组织人们观看某些文艺节目,由单位组织,人们自己掏钱,现在这种消费形式几乎不存在。现在人们的文化消费是自由的、个性化的、更多是为了休闲的需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消费兴趣,“休闲和消费决定了文化生产;娱乐和游戏取代了规则化和组织化的活动,生活形式日渐多元化”。消费就是为商品买单。消费就要有商品,商品就要由工厂制造,文化产品就要由文化产品生产商来生产。生产了以后我就要消费,通过消费,一切精神的、物质的文化产品都变为了金钱。那么,我的钱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人们的思想逻辑是:我们看什么,选择什么,在于我们,我凭什么要看你那个,也就是消费者有了自主权。消费者一旦有了自主权以后,他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去消费?我的消费满足我的什么样的需求?在高度紧张的,高度繁忙的生活当中,我要求宣泄情感,我要求休闲娱乐,我要求调剂精神。我再也不会在休闲状态中,去接受什么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的信条了,我拒绝这个观点,我就是为了审美,就是为了开心,为了找乐!只要能开心,能逗乐,我就买单,我的消费就满足了我逗乐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成为文化商品的主体。在这一点上,他就对传统的美学理论,文学理论所强调的什么“文艺的教育作用”、“文艺的认识作用”、“文艺的审美作用”等,都撂在一边了。这样,不仅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美学理论,乃至我们生活中日常审美的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开心、逗乐、娱乐性和狂欢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色。由此,铺天盖地的大众化娱乐节目成为迅猛的文化潮流,对传统的文化和精英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文化艺术作为商品,它们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降到了最低点。艺术再也不是教育人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中的道德和政治含量非常低,而娱乐、开心、狂欢化则成为主要成分。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传统的关于文学艺术的本质的学说。这是后现代大众文化的革新性的表现。

四、后现代文化的特征

后现代文化的特征是,故意颠覆文化原有的定义,反对传统的文化价值标准(如文学中曾流行一时的“身体写作”、“性意识流”等),反对原有的各种文化的创作原则,抛弃传统的语言结构,改变语言的传统意义(如粉丝、酷、秀、晕等),颠覆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女子十二乐坊”的站立式歌舞式演奏),颠覆传统的道德原则(如接吻比赛)。这些文化行为使传统文化走向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思想深度。大众文化更是追求用各手段和眩目的符号去逗乐、去满足感官的刺激。后现代电影以绚丽的色彩、简单而离奇的情节、逼真的有刺激性的音响效果、华丽的场面、最走红的明星来表演等,一切都以最吸引人眼球的方式,来达到最优化的视觉效果。例如,电影《让子弹飞》、《人在囧途之泰囧》等,所以,有的人指责当下的大众文化低俗、庸俗、浅薄不是没有道理的。

五、后现代社会以审丑替代审美,扩大了传统美学的范围

传统的审美观念受到了挑战,传统的习惯带来了严重的“审美的疲劳”;从对“芙蓉姐姐”到对“犀利哥”的欣赏都说明了这一点。以性感文字出名的“木子美”,一脱成名的“流氓燕”到极度自恋的“芙蓉姐姐”都要表现出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对抗和反叛。以个性化特征为美、以丑为美成为一种审美时尚。国际名模吕燕的大红大紫,正说明了审美趋向的改变,从而带来了对传统审美趣味、审美观念的反叛和偏离。

后现代社会和大众文化上述五个方面的特征,是全世界范围内大众文化的普遍性的特征。后现代社会是多元化并存和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社会。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恰当地使政治文化起规范和主导作用;精英文化起着引领作用,大众文化起到活跃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创新作用。

[1]高宣扬. 后现代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童庆炳. 文化与诗学(第五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周宪.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 田晓菲,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美]约翰·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M]. 王晓珏,宋伟杰,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后现代消费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90后现代病症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40年消费流变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