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君,刘会亮
(1.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1105)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产生发展,是大众传播的“第二次革命”,目前全世界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享受着电视传播带来的信息快餐和精神乐趣。我国是一个拥有观众10亿多人的电视大国,电视新闻从第一家电视台试播开始已有70多年了,但是它作重要传播媒介登上信息时代大舞台则是近60年来的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更是起步相对要晚些。电视新闻作为新闻媒介中的后起之秀,以视听兼备图文并茂之化势,博采众家精华之长处,展示了其独具魅力和风采,已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是最有力的大众媒介。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便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涉及电视新闻操作的各个层面与环节,研究、探讨其写作特色的工作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它随着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和报道体裁的不断演进,在指导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地位和作用日渐明显。
作者结合20年来电视新闻工作实践,仅从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方面,作一些浅层次的分析和粗略的研究。
电视新闻发展随着传输接收设备的发展而完善,其独特的视听优势日益突出,致使文稿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电视新闻是电视节目主体骨干和龙头,新闻意识已渗透于电视节目交叉之中,强化喉舌功能、传播功能、教育功能和监督功能,是电视新闻意识的具体体现,其文稿写作、画面剪辑等综合语言的表达和现代媒介意识的渗透。即: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群众需求,再现人民生活。
新闻传播语言多符号、传播技术的现代化,多种表现符号的交叉碰撞都可以激发出新的涵义,而不是简单的信息相汇叠加,从而显示出表现符号的综合优势,极大增大电视新闻传播的信息量,还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为报道形式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电视新闻也由最初的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发展到今天的影像新闻、字幕新闻、现场新闻和访谈新闻等声画结合的多样化报道格局。
(一)视听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电视传输的绝对优势。着眼于电视新闻传播特点的文稿写作成为这类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声画整体结构中解说词地位,扩大至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要素的探索研究,是摆在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这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艺术,更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字体裁,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这一点突出在“为看而写,为听而写”两个重点关键环节之上。
(二)图文并茂视听兼备是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电视新闻画面和文字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必须在服从电视新闻主题的前提下,才能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发挥图文并茂、视听兼备的整体功效。其文稿写作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和长处,这就是电视新闻的画面和文字必须服从电视新闻的主题。过去甚至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电视新闻的前期采拍和后期制作配合不默契,导致记者、编辑、播音、制作互相埋怨,出现了画面、图像和文字、声音“两张皮”的现象。没有明确电视新闻的文字、画面与主题关系,不利于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电视新闻画面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语言俗称解说词,是构成电视新闻完整性的主要部分,而不仅仅是对电视新闻画面的一种补充和说明。长期以来,电视新闻文字就象贴在电视画面上的一张皮,显示不出应有的功能,使之大为失色,随着观众对电视新闻求新求快意识的变化和增强,电视新闻语言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功能也迅速地反映和显现出来了。从电视新闻发展历史阶段来看,随着采摄设备的完善,体现电视独特性,其视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电视新闻文字在电视新闻中已构成电视新闻的基本骨架,担负起阐释电视新闻主题、揭示电视新闻内涵的重要任务,它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往往只听声音,不看画面,就能获悉一条完整的新闻信息。不可否认,文字在电视新闻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在构成电视新闻基本骨架、交待新闻背景、挖掘思想内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只有明确电视画面与文字达到完美统一,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那么在采访前期拍摄了画面之后,文字的后期写作便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为看而写,为听而写就是电视新闻文稿写作总要求。
(三)声画并重视听兼备地完成传播接收总任务。与广播、报纸、杂志不同,电视新闻文稿总是与画面一起综合表达新闻事实,因此,电视新闻文稿写作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的要求。
1.电视新闻所表达的主要新闻事实,尤其突出表现在图像新闻的写作结构上。具体有声画相配、声画合一、声画对位等三种情况,都必然导致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离不开画面语言的综合阐释,同时电视画面也决不是多余的。
2.典型电视新闻的声画组合强调不能完全脱离画面,画面也离不开声音。
3.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中最受欢迎的常用形式。它能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现场性,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声画相互映照的传播功效。这种形式的文稿往往很简单、很零散,通常是一段电视新闻记者或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开场白后,来上一段现场采访同期声,加上一些反映新闻核心事实的音像材料,最后以记者或主持人的评述结尾,这种电视新闻文稿写作要求较高,是当前电视新闻走入大众生活的发展趋势和迫切要求。
电视新闻文稿与广播、报纸、杂志的不同,电视新闻文稿是与画面一起发挥电视新闻的综合语言的优势,因此电视新闻文稿写作有与众不同特点:一是准确;二是简炼,注重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同期声、现场音响,使之各司其职,各展所长;三是口语化。
(四)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结构和框架模式。电视新闻语言文字的魅力来自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事实的体验和感受,而不在于词汇深奥。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大师叶圣陶曾说过,“你说生动,我说不生动,人家不太懂得,为什么要用呢?你说漂亮,我说不漂亮,以为用这样的东西使文章漂亮、有文采,其实这实在不成文采;干干净净生动明亮,才叫有文采。”电视是新兴大众媒介,其短处是稍纵即逝,没有重复收视收听的余地。
具体到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三种形式上各有不同的要求和写作特色。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增进相互了解的媒介和载体,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旨在发挥电视新闻的耳目喉舌、桥梁纽带的受众窗口作用,提倡“言近而旨远,词浅而义深”,要求做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口语化、个性化。首先要克服半文半白的“八股调”。毛泽东同志曾就“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对一些爱好“八股调”的人作过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有些人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也不讲究文法和修辞,爱好一种半文半白的体裁,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洁,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的批评,虽已数十年,但其“阴魂”远没有消失,它无时无记刻不在向新闻媒介发动“冲击”和“猛攻”。于是,一些艰深晦涩的语言文字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甚至屡见不鲜、熟视无睹!这类语言文字怎么可能证人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呢?
如果我们的电视新闻语言文字不能做到通俗易懂、词浅义深,必然会妨碍与观众交流思想感情、缩短与观众的距离、起到应有、宣传效果。气势磅礴,富有诗意的画面和优美完整、入口入耳入目入心的语言文字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充分反映电视新闻的主题要旨,提示电视新闻的丰富内涵,而且能突出电视新闻的中心主题,增强电视新闻画面的综合功能。电视新闻的综合表现,需要采、摄、写、编、制、评、播等多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互为补充、整体推进综合提高才行,特别是电视新闻语言文字也必须贯穿这些环节的始终,对不同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一小点失误抑或差错,都会对电视新闻综合语言的全面表达造成始料不及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传播失败。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传播接收过程中,通过电波光纤或有线电缆传输信息和图像、文字、色彩、声音供观众收听收看。在画面基础上发挥好语言文字等多种表现元素传播信息的合力,以增强电视新闻信息量,增强可视性,同时还可以避免个别电视新闻画面的单调欠丰富,加大电视新闻的有效信息量,加深电视新闻报道的信度、力度、深度和效度。
电视新闻文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线单一、构思新颖、层次分明。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必须根植于其本身,区别于其它媒介新闻的特点之上,首先,明确实在,形象鲜明。其次,生动形象,强化视听。再次,要节奏缓慢地反复输入。这一点不同于广播新闻那么不停反复、不厌其烦,电视新闻还可领先画面图象、现场音响、字幕图表、采访音响、现场同期等新形式的综合语言来表达,加上一些必要的铺垫和过渡性字眼,便可完美地表达电视新闻的全部内容。具体到每一条电视新闻,无论是倒金字塔结构、螺旋式结构、金字塔结构还是散文式结构的,在语言文字安排和文稿写作谋篇布局上,都必须注重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几个方面协调划一、整体操作。
(一)导语电视新闻导语就是电视新闻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话,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用鲜活的新闻事实、简明生动的语言文字,概括新闻最本质的思想内容,从而吸引观众、引起观众注意。英国著名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生命所在。”美国知名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说:“选择导语是新闻写作的最重要一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彻尔认为,“好的导语应具有这样魅力,导语一唱歌,观众就跟着哼哼呀!”毛泽东曾这样说:“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由此可见导语在引导受众方面的重要作用可窥豹一斑。所以中外新闻学研究者和新闻从业人员都强调一个新闻记者在写作前,设计一条导语并不算多,应该有一半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写导语。那么如何把导语写好?国内外新闻院校新闻学教育工作者、新闻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新闻从业人员早已归纳出几个带规律的准则。
(二)主体电视新闻主体是导语之后的承接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全面展开,用有说服力的材料,进行阐述和说明全篇的中心意思,是电视新闻的主干不可缺少。主体部分能否写好,直接决定电视新闻在写作上的成败。因为电视新闻主体部分担负着阐述导语,使之具体形象化、解释说明、补充新闻事实和内容的重任,要求紧承导语,讲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选取最典型材料作为新闻事实,用来说明导语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其语言文字以及其它材料安排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表述简练,要认真消化新闻材料、提炼观点,并根据表达新闻主题的需要,按一定的新闻规律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错落有致地写作出来。
(三)背景电视新闻背景它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对新闻事件发生或新闻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的解释,在写作上占有重要比例和地位,需花力气去研究突破。因为电视新闻需要交待背景,电视新闻报道在于把新闻事件的不凡之点、独特之处揭示出来,这得依靠背景材料的交待。通常只处于从属地位,为新闻主体服务。但也有在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情节性、故事性比较浓厚的电视新闻中,背景材料比重较大,甚到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新闻主体的主要部分,其表达的新闻主题思想本身就是新闻背景和新近发生新闻事实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交待新闻事件或客观事物产生的根源、说明其发展的具体条件、明确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阐明其客观实质意义,使电视新闻内涵更为明了,向观众传播知识、增强报道的可视性、可听性,同时赋予“旧闻”以“新意”。
新闻背景材料是为新闻主体服务的,需要根据表达需要来确定。所以,在电视新闻文稿写作时,一定要考虑新闻主体的需要,从不同需要实际出发,抓住电视新闻中需要解释的关键问题交待背景材料,根据表达新闻主题的需要,遵循电视新闻传播要求、传播规律及观众兴趣。电视新闻背景材料按其功能可分:解释性、对比性、说明性材料等3种,可按直接带进、穿插交叉等方式交待出来。
(四)结尾这是我们研究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最后环节,古时作文有“龙头凤尾猪肚子”之说,可见一条写得较好的电视新闻,不仅应有一个较好的导语开头,而且也应有一个比较俏皮的结尾部分,才能使电视新闻在形式上更为突出全面,可使电视新闻主题得到进一步提示和深化,增强感染力,引起观众共鸣与思索;无怪乎元代散曲家乔梦府在总结乐府诗写作方法时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意即文章结尾应象豹尾那样强悍有力,使人掩卷深思回味无穷,兴味悠然萦绕长远。具体写作形式有总结式、评述式、启发式、趋向式、含蓄式、引语式、背景式、进行式、自然式等9种。当然绝对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表达报道的主题来确定。籍此,电视新闻结尾部分应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杜绝空泛议论,要紧扣主题中心,深化升华新闻核心,应当自然贴切水到渠成,切忌仓促唐突、生硬跑题、公式化概念化,否则语言文字组织得再好,图表制作、字幕排版、编排设计得再花哨,也可能因欠佳的结尾,导致电视新闻写作的全部失败,在整个新闻大战最后决胜时刻全军覆没。
在今天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电视新闻要保持其优势地位,必须注重声画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综合效能,对声音而言应改善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真正使文字承担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确保电视新闻声画双重体传播优势的发挥。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起步虽最晚、发展却最快,这正是其视听结合声画兼备的综合传播优势所决定的,通常有画面语言、文字语言、图表语言和音乐语言,即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两大类,相互融会、科学整合、协调一致、有机和谐地发挥了电视新闻的诸多语言符号要素的最大综合传播效应。电视新闻这种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的传播形式,使之在众多传播媒介中力挫折群芳,脱颖而出,而且后来居上,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开发前景憧憬怡人。
“三网合一”的互联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数字压缩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电视新闻传播和电视新闻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更大更难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电视新闻改革,在完善电视新闻拍摄制作、包装传播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加强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等基本功训练,全面贯彻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更好地按新闻规律办事,使电视新闻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沟通党群、干群和各个阶层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年轻新兴的电视新闻事业还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电视新闻界同仁和电视新闻学理论研究者都在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新闻学进行着不懈努力和创新探索,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的日臻完美的重要源泉和根本保证。
[1]余奇敏.论电视新闻的形象价值[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3).
[2]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石义彬.论新闻语言的本质特性[J].武汉大学学报,2000,(2).
[4]张昆.毛泽东新闻思想体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强月新.造势借势应对危局[J].新闻与写作,2009,(5).
[6]吴廷俊.互联网络成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环境[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2).
[7]程道才.信息技术进步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9).
[8]石义彬.媒介效果[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钟瑛.新闻传播媒体演进的文化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4).
[10]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6).
[11]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