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习
(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大名 056900)
羔羊肠炎型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幼羔,患羊以剧烈腹泻为特征。阴冷潮湿、气候多变的季节该病发病率较高。病初羊体温升高(达40.3~41℃),很快开始腹泻,出现腹泻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39.5℃),若不及时治疗,患羊常在发病24~36h内因脱水而亡。
某养殖户饲养的7日龄内的羔羊突然出现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其所饲养的10只羔羊中,有4只腹泻,其余的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顿,食欲减退,不爱活动。
病羊被毛脏污,弓背,畏寒、怕冷,卧地不起,体温达40.8℃,皮肤干燥;排糊状的灰黄色粪便,病重的排含气泡的稀便,粪中混有黏液,其肛门周围潮湿,后肢被粪便污染,有的后躯形成粪痂,并散发恶臭;患羊脉弱,最后脱水,衰竭而死。
病羊肌肉干瘪、无弹性,皮肤紧贴肌肉;瘤胃和网胃黏膜脱落,真胃及肠内容物呈灰黄色、糊状,真胃、十二指肠及小肠中段严重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脑膜充血。
无菌采取病死羔羊肝、脾、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见革兰氏阴性、无芽孢、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取病死羔羊肝脏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普通肉汤,pH值7.3条件下37℃培养24h后,普通肉汤培养基混浊,形成浅灰色的沉淀,并散发特殊的粪臭味;普通琼脂上,形成稍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中等大小的菌落,继续培养24 h,形成边缘不齐的大菌落,镜检,得到与肝、脾、心血涂片相同的结果。
进行生化试验,该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鼠李糖、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V-P反应阴性、枸橼酸试验阴性、硫化氢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
羔羊肠炎型大肠杆菌病与羔羊痢疾的鉴别:
羔羊肠炎型大肠杆菌病导致的病变在真胃、十二指肠、小肠中段及肠系膜,羔羊痢疾导致的主要病变在小肠,尤其是回肠。羔羊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导致羔羊痢疾的病原为型魏氏梭菌。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本例为羔羊肠炎型大肠杆菌病。
发病羔羊内服敏感抗生素严重脱水的灌服补液盐,每次30 mL,2次/d,脱水轻微的灌服米汤,50mL/次,2 次/d。
羔羊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病死率为15%~75%,其严重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为减少本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妊娠母羊和初生羔羊的饲养管理,同时保持圈舍干燥和清洁。
7.1 通过给母羊接种本地流行的大肠杆菌多价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可使羔羊及早获得被动免疫力。
7.2 母羊临产前用温肥皂水洗除乳房及其周围的污物,再用淡盐水清洗乳房并擦干。羔羊出生后尽早让其吃上初乳,吃奶前应挤出最初的几滴奶扔掉,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母羊乳头后再行哺乳。
7.3 加强环境及用具消毒;合理通风,保持圈内干燥,温度适宜防止羔羊饮脏水;发现病羔及早进行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