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英
(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 成都 610072)
1.1 生理因素 幼兔机体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4周龄仔兔体重可达初生时的8~9倍,所以其对日粮的营养需求高。
幼兔肠道相对较长,50日龄时,其肠道总长度约为396 cm,体长与肠道的长度比为1∶14.1,而成年兔体长与肠道长度之比为1∶10,幼兔肠道黏膜的分泌力与吸收面积比成年兔强大。断奶幼兔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积较小,且发育不完全,其肠上皮细胞之间的连结没有成年兔紧密,所以肠壁特别薄。幼兔肠壁比成年兔通透性高,细菌、毒素、消化不全的产物及未被消化吸收的胆汁等易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和损坏上皮细胞而造成肠黏膜通透性加大。肠黏膜发生炎症时,肠道通透性进一步加大,肠道内的毒素和消化不全的产物大量被吸收入血液可导致中毒。幼龄兔消化道症状特别严重时,常出现中毒症状,且死亡率高。
幼兔消化道中的消化酶的组成与成年兔不同,幼兔断奶前乳糖酶的活性很强,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的分泌量较少,淀粉酶分泌量也不足,断奶前幼兔消化道内的其他酶(如胰蛋白酶等)的含量通常少于成年兔。断奶幼兔由吃母乳转为自行采食,其消化系统一时难以适应,同时由于饲料中乳糖含量少,导致乳酸产量下降而使胃内总酸度降低。饲料中的一些蛋白质及无机阳离子也会与胃酸结合而导致断奶幼兔对蛋白质的消化出现障碍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而破坏断奶幼兔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平衡,这是造成断奶幼兔腹泻的重要因素。
另外,断奶幼兔易受冷热刺激的影响,这也可导致腹泻发生。
1.2 免疫因素 仔兔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是从初乳、母乳中获得的,断奶后的两周内是幼兔免疫水平最低的时期。由于母源抗体的缺失及幼兔自身还不能产生抗体,故其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特别是胃肠道疾病。
此外,在仔兔断奶前注射大肠杆菌疫苗或魏氏梭菌等疫苗时,仔兔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腹泻等反应。
1.3 气候因素 断奶幼兔体温调节能力差,断奶阶段,幼兔舍的舍温过高或过低将导致幼兔免疫力降低,免疫力下降的兔易腹泻(排胶冻样粪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1.4 营养因素 断奶幼兔易受断奶、更换饲料等因素的影响。幼兔断奶后1~2d采食量下降或拒食,2~3d后其又由于饥饿而大量进食,其食入的大量营养物质短时间内在消化道内难以消化。未消化的养分,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易发酵,其可导致胃肠道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导致幼兔腹泻。
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也是造成幼兔腹泻的重要原因。断奶幼兔只具有很低的水解日粮蛋白质的能力,其消化道发育不健全,故对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有限。
蛋白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抗原物质,其进入消化道后,会造成局部反应而导致消化道损伤。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超过25%时将导致幼兔严重腹泻,一般幼兔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不宜超过20%。
日粮中的消化能过高也易导致腹泻。断奶幼兔胃肠道中的淀粉酶以及麦芽糖酶、蛋白酶和蔗糖酶等分泌不足时,饲料中过高的消化能会造成碳水化合物在胃肠内发酵、酸败,进而引起腹泻。饲料中的消化能超过15MJ时,能引起幼兔严重腹泻。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要适宜,在日粮中添加优质易消化的干草粉,对促进断奶幼兔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及维持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有重要作用。
适量的粗纤维可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通过胃肠道的时间缩短,可减少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内的发酵时间。应引起注意的是幼兔消化粗纤维的能力没有成年兔强,劣质、过量的纤维素同样会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导致腹泻。
饲料霉变,采食冰冻饲料、露水草,饲料中的脂肪氧化酸败及各种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等)也会导致幼兔腹泻。
幼兔饲养期间,滥用抗菌药物,尤其是滥服抗菌药物会破坏幼兔消化道内的菌群平衡,这增加了腹泻发生的可能。
1.5 环境因素 母仔隔离及分群操作易使断奶幼兔产生恐慌感,恐慌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免疫力下降。观察表明,有10%~30%的断奶幼兔在母仔分离、进入新圈舍后的12h出现拒食、拒饮或采食、饮水量明显下降的现象,80%的幼兔需4~5 d才能适应新环境,完全适应新的环境需7d时间。
环境的改变导致幼兔消化能力下降,其腹泻的发生率比居于原圈舍时高20%左右。另外,幼兔舍消毒不严或不定期消毒也会引起断奶幼兔腹泻。
1.6 疾病因素 兔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沙门氏菌病以及轮状病毒感染均会引起幼兔腹泻。寄生虫感染,如球虫感染,也会引起幼兔腹泻与死亡。
腹泻可导致幼兔机体脱水。脱水过多、脱水时间过久对机体有较大的影响,其可引起幼兔出现脱水热、酸中毒及自体中毒等。
脱水热、酸中毒、自体中毒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引起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机能紊乱,此时幼兔常出现运动失调、昏迷甚至死亡等症状。
3.1 加强饲养管理 应根据幼兔断奶前后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合理配制饲料,要求饲料营养全面、比例协调,同时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添加。
3.1.1 科学选择日粮原料及保持日粮合理的蛋白含量、消化能水平,应优先添加动物蛋白饲料,如优质鱼粉、DPS(肠膜蛋白粉)、乳清粉、代乳粉、膨化豆粕等,将饲料蛋白质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注意蛋白质、粗纤维之间的平衡,钙和磷之间的平衡,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平衡,饲料中酸碱度的平衡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平衡。
3.1.2 在幼兔饲料中添加适量酸化剂可缓解幼兔胃酸分泌的不足。适当添加外源酶,如蛋白酶、纤维素酶、萄聚酶等复合酶制剂,有助于兔对饲粮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消化。适当添加饲用免疫增强剂,如寡核苷酸、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微生态添加剂及中药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等,可提高家兔的免疫力。
3.1.3 注意预防应激因素引起腹泻。仔兔的补料时间应根据品种、季节作适当调整。一般炎夏可提前补料,冬季天气寒冷,可适当推迟补料。补料可使仔兔消化系统在断奶前得到锻炼,以促进相关消化酶的分泌,增强其对饲料蛋白,尤其是植物蛋白的耐受性,以适应断奶后的采食,这是减少断奶幼兔腹泻的重要一环。
为防止断奶及分群导致的应激,应逐渐断奶,并减少分群。为避免产生应激,应保持舍内有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夏季注意防暑舍温不超过30℃,冬季注意保温,舍温不低于15℃,兔舍湿度应保持在60%~70%之间。为降低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添加剂,如电解多维、有机铬、谷氨酰胺等。
另外,幼兔断奶时应保持原饲料配方不变、饲喂方式不变、原窝原笼不变,并供给幼兔充足清洁的饮水,以免其发生腹泻。
3.2 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 产前15 d怀孕母兔接种大肠杆菌疫苗、魏氏梭菌疫苗等可使所产仔兔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仔兔25日龄可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和魏氏梭菌疫苗。
对病毒性腹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投服收敛止泻剂鞣酸蛋白等及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对细菌引起的腹泻,可在药敏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防病菌产生耐药性。对于寄生虫感染,如球虫引起的腹泻,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如氯苯胍、地克珠利、克球粉等,抗球虫药物应交替使用。
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施以辅助治疗,如口服补液盐,防止腹泻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并补充葡萄糖、维生素C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断奶幼兔发育尚不完全,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较敏感,许多不良因素都会导致腹泻。
防治幼兔腹泻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导致断奶幼兔腹泻的许多因素都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全面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并规范断奶幼兔的日常管理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