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机制惠蚕农 强化服务促发展——绵阳市涪城区蚕桑产业发展典型经验

2013-08-15 00:43:18颜永生
四川蚕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天虹蚕农绵阳

颜永生

(绵阳市蚕业管理站,四川 绵阳 621000)

绵阳市涪城区地处绵阳城市近郊区,以服务城市为特色的经济作物发展迅速,蚕桑产业曾经被认为是“夕阳产业”。当丝绸行业大滑坡时,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和蚕农没有放弃,积极探索建立了“公司+共育户连农户”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力发展高标准蚕桑产业基地,提高蚕业科技水平,使蚕茧质量、农民养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蚕茧收购市场井然有序,涪城被誉为四川的“精品蚕桑基地”。

1 蚕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1 蚕桑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养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成立时,全区投产桑园面积仅有334hm2,年养蚕发种1.2万张,蚕茧产量不到40万kg,农民养蚕收入仅有300多万元。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全区建成了7个蚕桑基地乡镇,桑树面积达到1533.33hm2,带动农户1万户,年养蚕发种3.8万张,生产蚕茧150万kg,农民养蚕收入达到5400余万元,户平养蚕收入7200元,养蚕在蚕农家庭纯收入中的比重占到20%以上,养蚕经济效益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0%以上。在涪城区石洞、杨家、玉皇等乡镇,以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了两个“万亩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区”,标准化桑园集中成片,农民依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

1.2 蚕茧品牌响亮,竞争优势明显

企业管理高效,服务蚕农,优良蚕桑品种、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养蚕设施和蚕茧加工设备不断改善,打造出了“七彩之虹”品牌优质蚕茧:平均茧丝长1100多m,解舒率在60%以上,是丝绸厂家用来缫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销售价格高出市场均价20%以上,在行业内享有盛名。

2 蚕桑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2.1 以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的蚕业技术服务体系

龙头企业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一心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公司的蚕桑技术人员为骨干,加上全区200多个小蚕共育户兼蚕桑技术员,成立了区蚕业技术协会,各乡镇成立了分会,编织了一张组织严密的蚕业技术服务网,将技物配套服务延伸到每户养蚕农户。

2.2 建立“公司+共育户连农户”经营新机制,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涪城区小蚕共育达100%,是养蚕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共育户不仅要为农民共育小蚕,还要指导他所负责的养蚕农户技术。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蚕茧,从加工销售的利润中提取一定资金扶持基地建设,给农民返利。公司根据共育户的共育质量,农民单产高低,交售的蚕茧数量给共育户结算费用。在“公司+共育户连农户”新型组织结构和利益机制下,各方都有利,各方都有积极性:公司是龙头,虽然为基地建设和服务“买了单”,但收到了优质蚕茧,得到了回报;共育户发挥了连接农户的关键作用,为农民养“商品蚕”得到了实惠;农民依靠公司,生产有了保障,养蚕单产质量高,收入稳定,效益好。这种模式使企业和农民建立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生产保障机制,蚕茧优质、高产,农民高收、企业高效,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

2.3 增加投入发展基地,科技养蚕提高效益

2.3.1 积极争取对蚕桑基地建设的投入。一是各蚕桑基地乡镇抓住“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发展蚕桑,桑树有种苗和粮食补贴,养蚕成本低,稳得住、能赚钱。二是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8年共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扶持农民新建蚕桑基地,改善养蚕基础设施。公司在石洞乡投资建设的“生态蚕业科技园区”成为规模化、标准化栽桑养蚕的示范亮点。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涪城区桑园面积由334hm2发展到1533.33hm2。

2.3.2 走“高产、优质、高效”蚕业发展道路。农民在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的统一要求和技术指导下,采取集中成片建标准桑园,高起点建共育室和养蚕房,全面推广优良蔟具。农民建标准桑园、小蚕共育室、改良蔟具,公司负责规划指导,补贴资金。由于优良蚕桑新品种、实用新技术和现代化养蚕设施推广应用到位,实现了养蚕“优质、高产、高效”。通过推行“仪评收茧”,使蚕茧收购“公开、公平、公正”,人为误差减少,好茧能卖好价,促进了蚕茧质量的不断提高。

2.4 探索桑枝食用菌、果桑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面对劳动力外出务工、城市建设蚕食基地,果蔬菜产业发展冲击等现实问题,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提高蚕农收入途径,争取把农民留在行业,保住基地。一是投入补贴,指导技术,带动蚕农发展桑枝食用菌,二是新建果桑基地。开发的“桑之玉”桑枝食用菌、桑果口感好、品质优,在绵阳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2.5 企业诚信经营,注重保护农民利益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在蚕茧收购和经营方面非常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坚持由市场主导价格,依靠科技提高蚕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而不是采取压级压价、“杀鸡取卵”的办法来获取超额利润。在行情不好时,通过加强管理,降低费用,保护价收购,保护农民利益,稳住蚕桑基地。在行情好时,公司没有忘记“养蚕人”,从经营收益中提取费用,激励扶持农民改造养蚕基础设施,注重长线利益。公司为了降低蚕茧收购环节经营收益的比重,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投资控股丰谷丝绸厂,利用优质蚕茧加工高品位生丝,探索发展丝绵被加工、丝绸饰品生产、“蜀绣”等产业,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涪城蚕桑业发展模式是以企业为龙头与蚕农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千方百计提高蚕农收入,实现企业不断壮大,产业不断发展,对四川蚕桑业转变经营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天虹蚕农绵阳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8:32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高速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配置和管理
科学家(2022年4期)2022-05-10 02:10:11
四川绵阳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2
躲雨
派出所工作(2019年5期)2019-09-10 07:22:44
四川绵阳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0
本刊特邀编委风采
给你一个岛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源流(2015年8期)2015-09-16 17:59:28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