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对比试验初报

2013-09-06 01:29:56
四川蚕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竹片蚕种蚕茧

陈 浩

(汉源县料林乡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汉源 625300)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最优良的蔟具之一,它具有易贮藏、耐使用、易操作、吸湿性强等特点。科学、正确使用纸板方格蔟,能有效地降低黄斑、柴印、双宫等下足茧,纸板方格蔟茧的解舒好、出丝率高,缫折比普通茧低,最受缫丝行业欢迎。由于养蚕上蔟劳动强度大,随着农村劳力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养蚕多数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同时养蚕属季节性用工,在春蚕、秋蚕还与农忙逗工,蚕业生产费工费时,特别是上蔟环节,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是扩大户营养蚕规模,促进产业发展的滞后因素。改上蔟要翻蔟,为全面自动上蔟且不翻蔟仍能达到产品要求,通过试验探索创新形成一套省投入、省力、省工、省场地的自动上蔟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因此,笔者于2007年春蚕、正秋蚕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纸板方格蔟对比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种。蚕品种春季为871×872,4月16日出库;秋季为洞庭×碧波,7月23日出库;蚕种由四川省西充蚕种场提供。

1.1.2 蔟具

1.1.2.1 纸板方格蔟。按200片计,需捆扎带0.5kg或捆扎丝1kg,剪成20cm。竹片选择斑竹、黄竹、楠竹、慈竹的竹头作竹片。单片捆扎法需长70cm的竹片400片;双片捆扎法需长为130cm的竹片200片。竹片宽均为3cm。

1.1.2.2 草笼蔟。用麦草切成长16~20cm,用草绳编制而成。蔟枝排列为每33cm用草节90~100根,分布均匀。每盒蚕种准备3m长的草笼蔟45条。

1.1.3 试验设计。试验选择饲养条件基本相同,代表性、示范性强的养蚕农户4户,纸板方格蔟采用“搁挂式”捆好蔟片,以草笼蔟作对照。

1.1.4 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操作步骤及方法

1.1.4.1 蔟前准备。蔟室选择通风干燥,便于升温排湿,光线均匀,能避强光直射的房屋,并清扫消毒。搁挂式上蔟法,蔟室内用竹竿搭好两层挂蔟架,每层宽度为110cm,层间距为60cm。同时在养蚕室附近院内或林荫下搭好简易塑料棚,按不同的上蔟方式搭好相应的简易蔟架,准备室外预挂上蔟时使用。

1.1.4.2 蔟片捆扎。搁挂式上蔟法,将纸板方格蔟单片每两个按同一收拢方向,用18号捆扎丝或塑料绳把两短边相连对绑在一起,形成长方形方格呈横向的双连片,再在上下两长边各绑一根长130cm,宽3cm的竹片,分别均匀绑扎6次,这样两片方格蔟合二为一连成一个蔟具,竹片两端各伸出10cm,便于挂蔟或翻蔟。

1.1.4.3 自动上蔟法。见熟蚕时,改喂片叶,保持蚕座平整,消除蚕易结茧的空间。见熟蚕有5%时,将先熟蚕人工拾取上蔟,然后在当天傍晚6点左右添食蜕皮激素液,按每千克水中含48ml的蜕皮激素液配兑,喷洒在20kg的桑叶上,桑叶一次喂给1盒蚕种的蚕儿吃完吃尽,确保蚕儿老熟整齐。待10~12h后,即次日上午6~9h,蚕儿老熟达到80%时,拣除未熟蚕,利用熟蚕向上爬的习性,将捆扎好的双连片方格蔟具展开,像盖瓦一样重叠二分之一,直接斜放在蚕座上面,使其自动上蔟。蔟具放好后在约23℃的适温范围内20min左右,熟蚕便会自动爬到蔟片上,再将上满蚕的蔟片依次挂放在室外预先搭好的蔟架上,蔟架下面垫上草节,防止落蔟蚕摔伤,蔟片间间隔12cm。注意先放先提,剩下未入孔的零星熟蚕,人工集中上蔟,同时清除蚕沙、蚕粪和废物等。搁挂式上蔟法,约2h翻转蚕蔟1次,注意上下两层蔟片对齐。蔟片移入室内后,当天要防止强风直吹、强光直射和剧烈震动,蔟室光线均匀偏暗,门窗可适当遮光。上蔟次日,多数蚕儿入孔结茧后,拾取蔟中少数未入孔的浮蚕,用温水淘洗另行上蔟,并清理蔟中病死蚕。室外预挂上蔟,利用自然条件,空气新鲜,通风良好,能有效降低蔟中湿度,提高茧质。

1.1.4.4 蔟中保护。要发挥“室外上蔟,室内挂”的最大效能与作用,达到提高茧质的目的,蔟中保护尤为重要。蔟中保护即从上蔟到采茧这一时期的保护,蔟中保护环境与营茧状态和茧丝品质密切相关。

上蔟环境是影响茧质的关键阶段。上蔟初期温度略高,保持在24.5~25.5℃之间,结茧后期偏低,保持23~24℃,蔟中湿度以干湿差3~4℃为宜,防止温度过高、过低和湿度过大。蔟中光线均匀,以自然的分散光为好,防止偏光或强光直射。

1.1.4.5 适时采茧。采茧时间依季节与天气情况确定,春蚕9d,正秋蚕8d。严禁采毛脚茧和嫩蛹茧。采茧时,将蔟片从上蔟架上取下。先清除蔟片上的杂物和血茧,再把蔟片放置于干燥、清洁的蚕箔内,用左手提起方格蔟一边的小竹片,右手五指弓形窜击方格小孔,将蚕茧窜击出方格小孔,即可采下蚕茧。采茧过程中动物要轻、准,防止将蔟片损坏或蛹体损伤,同时要根据上蔟时间,做到先上先采,分批采茧,同时要做到正茧、双宫茧、黄斑茧、血茧分类堆放,分级售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以蔟草笼作对照,对使用不同蔟具的投资、投劳及茧质成绩作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

2.1 上蔟投工、投劳用工费比较

从表1看出,1盒蚕种用常规草笼上蔟,打草笼2个工,捉熟蚕2个工,采茧1个工,共需5个工。而方格蔟自动上蔟不打草笼,不捉熟蚕,捆绑蔟片、上蔟、采茧极为方便,只需2.2个工,盒种省劳力2.8个,每个工按60元计,盒种省用工费168元,节省56%;方格蔟自动上蔟省工时70%。

2.2 蔟具投资比较

从表1看出,方格蔟一次性投资大,但能多次使用,使用有效期5年以上。一般盒种需方格蔟150片,一次性投资180元,使用5年20次,每次盒种投资12元;草笼蔟使用1次,盒种投资145元,故方格蔟与草笼蔟相比,每次盒种节省投资133元,节资91.7%。

2.3 蚕茧外观质量比较

从表2、表3看出,本试验采用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室外预挂技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上蔟工效,而且还能有效提高蚕茧品质,茧形整齐,茧色洁白,无柴印茧、畸形茧,双宫茧、黄斑茧等下脚茧少,可减少下脚茧10%左右,茧层厚薄均匀,上车率97.4% ~98.6%,比草笼高出9~10个百分点。上茧率、解舒率高,极大地改善了缫丝原料茧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方格蔟自动上蔟室外预挂,蔟室湿度降低,污染减轻,空气流畅,通风排湿良好,操作便捷,有利于加强蔟中保护,蚕儿吐丝营茧速度快,茧衣蓬松,茧色洁白,无柴印茧、畸形茧,黄斑茧、双宫茧等下脚茧比例控制在2%以内,大大改善了蚕茧的外观质量。

2.4 蚕茧内在质量比较

从表3看出,方格蔟上蔟,50g样茧颗粒数为24~26粒,比草笼上蔟少1粒,干壳量为10.4~10.7g,比草笼上蔟重0.5g,即茧形大,茧层厚。方格蔟全部结横营茧,茧层厚薄均匀,解舒良好,解舒率71.6%~73.4%,比使用草笼上蔟解舒率63.4%~64.3%,提高约8个百分点。同一蚕品种使用相同蔟具上蔟,上蔟环境不同,茧丝质成绩差异很大。在不通风的环境条件下,结茧率、茧色、上车率、解舒率、鲜茧出丝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茧质迅速下降。同一蚕品种在上蔟环境相同下使用不同的蔟具,使用方格蔟的蚕茧茧色更白,干壳量高,茧丝长长,蚕茧含水率低,结茧率、上车率、解舒率、上茧率较高。

2.5 蚕茧收入比较

方格蔟综合均价比草笼蔟每千克提高2.50~3.00元,提高12.8% ~14.3%,蚕农盒种收入增加127.90~252.10元。

通过试验证明,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具有技术优势、经济优势、节本降耗优势。一是节省空间。方格蔟自动上蔟,饲养与上蔟配套操作,上蔟占地少,可比草笼上蔟节省三分之一面积。二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方格蔟自动上蔟操作简单,易学易做,蚕农一听就懂,一看就会,易于接受,极易推广使用。三是成本低,效益高。方格蔟虽一次性投资大,但能多年使用。一般使用有效期5年以上,每次盒种比使用草笼节省投资91.7%。四是方格蔟具有折叠性,用时展开,不用时折叠,收藏方便,便于保管。

表1 不同蔟具上蔟投资、投劳调查

表2 不同蔟具上蔟茧质成绩对比调查

表3 不同上蔟环境对茧丝质成绩影响调查

猜你喜欢
竹片蚕种蚕茧
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林业科学(2022年6期)2022-10-15 08:37:02
咬破死亡的蚕茧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8:50
蚕茧与飞蝶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06-11 05:42:12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2
册,典
做竹简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广西蚕业(2016年4期)2016-06-23 08:50:58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广西蚕业(2016年3期)2016-06-23 08:50:43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广西蚕业(2016年2期)2016-06-23 08: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