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吾,吴宏波
(1.湖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湖北 咸宁 437100;2.咸宁市温泉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西游记》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角色塑造、情节发展无疑是作者创造性劳动成果。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即使像《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也不例外。《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以及角色的塑造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许多重要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宗教背景,既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道教诸神,也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佛教形象。通读百回本《西游记》可以发现佛、道之间既有合作又互争正统的关系是《西游记》故事情节的主线;而且《西游记》的成书史,是一部历经千年的文化交流史,也是一部佛、道融合史。因此,《西游记》研究必须置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从宗教交流与融合的角度解读《西游记》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从本质上讲,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也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的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释迦牟尼所处的时代与我国春秋战国世代相仿佛,当时的印度思想界也正处在“百家争鸣”的时期。总的来说,当时思想界有两大潮流,一个是正统的婆罗门教思想的潮流,一个是异端的反婆罗门教思想的潮流,佛教属于后者。[1]在印度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开始完备地确立的时期,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1]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统治阶层,但是刹帝利是新兴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与处于领主地位的婆罗门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累积,直到阿育王时代之前,刹帝利种姓与婆罗门种姓相比总的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婆罗门种姓的利益争夺中,代表刹帝利种姓的思想更能引起吠舍和首陀罗的共鸣,而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刹帝利种姓。乔达摩·悉达多幼年时期,他的父王和国人曾期望他做转轮王。佛虽然舍弃了王位,但是他也推崇“转轮王”这样的理想人物。“转轮王”思想实际上反映着当时一般人要求有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来代替领主割据的愿望,这个要求和愿望必然和种姓制度发生冲突。[1]这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佛教得以超过婆罗门教而广泛传播的社会基础,也是阿育王时代大力推崇佛教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佛教在印度已经经历过由异端到正统的过程,这一过程得益于封建王权的帮助。宗教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相关,佛教如此,道教也不例外。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虽然有“全真”派和“正一”派之间的出世与入世之别,但二者在为统治阶级服务方面达成一致:全真派似乎并没有像正一派那样在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但其“长生不老”之术却为那些想要永远享受荣华富贵的统治者所用。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等世界性宗教虽然教义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过“政教合一”的历史,宗教和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当一个国家出现多种宗教的时候,各种宗教对统治者的影响力决定了该宗教在这个国家的兴衰。但是,同样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道教虽然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很少出现以本土宗教与世俗政权相结合的政教合一的政权。虽然张鲁在汉中曾经建立过政教合一的宗教社区[2],但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小说的故事情节往往随着主人公角色的塑造而展开。《西游记》虽然以唐玄奘西行取经为故事蓝本,但在《西游记》的前八回里没有唐僧的身影。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成书历经千年,在这千余年的文学演绎之后,整个西游故事以孙悟空为主线展开,其形象总的来说都比小说中描写的迂腐昏庸但佛教信仰坚定不移的玄奘法师更加吸引读者。
近些年来,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之争、人物原型研究等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在《西游记》中的角色原型研究方面既有争论,也有共识。比如唐僧的原型即唐代的玄奘法师,这一点毫无争议;而孙悟空的原型就有江淮水怪无支祁、印度神猴哈奴曼、西域僧人石磐陀等不同的意见,这些研究无疑有利于对《西游记》的全方位解读。百回本《西游记》虽然成书于明代,但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却经历了千年的文学演绎。《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最早源自于唐朝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印度取经的故事。玄奘法师取经归来以后在大慈恩寺潜心翻译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玄奘法师的弟子辩机等根据玄奘的口述记录下玄奘法师游历西域的经历和见闻,这就是《大唐西域记》。该书成书于公元646 年,其中记录的许多地名、事件在现代的考古工作中能够得到证实。所以,虽然其有一定的文学创造色彩,但《大唐西域记》只是一部纪实性质的游记。从《大唐西域记》到百回本《西游记》成书,这之间具有千年的时间跨度。在这一千年的时间范围内,中国虽然一直处于封建的社会形态,但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西游记》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既体现出佛与道融合的一面,又隐含着暗中的正统之争。
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来自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灵石。“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论,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犀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3]因此,孙悟空的出身充分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只生于“东胜神洲”的石猴的第一任师傅是菩提祖师,在《西游记》文本中,菩提祖师被描写为一个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他法力高深,弟子众多,教化广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师不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方法给广大的民众。但是菩提祖师究竟属于道教还是佛教呢?《西游记》文本中并没有明确的交代。在佛教诸神中菩提祖师,只有禅宗的菩提达摩与菩提祖师比较近似,[4]而道教神仙里并没有菩提祖师。但是,根据《西游记》文本中的描述,菩提祖师却有比较典型的道家色彩,比如曾经自吟“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3]在教给孙悟空的口诀中,有“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3]这其中提到的“金丹”是典型的道教词汇,而且“玉兔”、“龟蛇”等也显然是源自于中国本土宗教的原始图腾。菩提祖师在教给孙悟空的口诀的最后一句:“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提到了佛和仙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菩提祖师显然道教色彩更为浓厚一些。因此,孙悟空在被如来佛祖制服并认唐僧为师、皈依佛门之前是道家弟子,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其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的本领也许不是道家弟子所独有(筋斗云无非就是腾云驾雾的一种而已),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却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练就的。
孙悟空虽为道家弟子,却成为道家的反叛者。值得深思的是道家几乎举全教之力制服不了的一个石猴子却被如来佛祖轻易镇压,不得不拜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为师,最终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在佛教教义中,任何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人都可以称为菩萨,但成“佛”在佛教里意味着不再进入轮回,是佛教修炼中高于菩萨的、最高的果位,这就意味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所催生的孙悟空最终达到了佛教的最高境界。《西游记》小说中的孙悟空生于自然,师于道而反道,最终佛教帮助道教镇压了道教的这个反叛者。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将佛、道之间的微妙关系凝练于一身,不但包含了佛教与道教的双重特点,而且是唐玄奘西行取经故事在千年的文学演绎过程中道与佛关系发展的真实写照。
东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老子入夷狄”的说法,随后“老子化胡”说逐渐流行。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都有较大发展。为了取得各自的社会优势,双方在“化胡”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与僧人帛远争论的过程中,为抬高道教,贬抑佛教,根据东汉以来种种老子化胡的传说,造《老子化胡经》,据称老子西出阳谷关之后,经西域到达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隋唐时,化胡之争仍在进行。公元583 年(隋开皇三年),彦琮撰写了《辩教论》反驳老子化胡说,其后佛、道两教的弟子关于《老子化胡经》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元代佛、道之间关于化胡之说的争论达到高潮,佛道的弟子信众多次辩论《老子化胡经》的真伪,到公元1281 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朝廷诏令销毁除《道德经》外的所有道家典籍,其中《老子化胡经》首当其冲。佛、道两教关于老子化胡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老子化胡”说虽然有宣传佛、道同源论的作用,但其起因无疑是佛、道二教的正统之争。佛教在其诞生地受到印度教的排挤而长时间销声匿迹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充分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不间断并且在现代社会中重铸辉煌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从东汉后期到元世祖时代,关于老子化胡说的争论持续了上千年;而从《大唐西域记》到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也经历了上千年,但从时间上看二者并不完全同步。
佛、道之间这种既相互合作又暗争正统的微妙关系在《西游记》里面也有生动的体现,其中生于道却终成佛的孙悟空就是《西游记》在其千年成书史中佛、道关系的典型代表。“老子化胡说”的产生、发展在总体上客观地反映了佛、道之间影响力的消长。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至唐玄奘西行取经的年代,佛教在中国的影响逐步扩大。佛教在中土大唐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曾经借助中国传统信仰的力量,比如自附于黄帝、老子,其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传播,所以佛教一度被视为黄老神仙术的一种。随着佛教的影响力的增加,佛道之间的正统之争自然会愈演愈烈。
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道教与佛教之间处于一种既相互依存又暗争正统的微妙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在元代统治者的干预下一度有所变化,但始终没有完全停止,贯穿于从佛教传入中原之后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在中国历史上道教与佛教之间虽然暗争正统,但很少出现尖锐的对抗性矛盾,二者的关系长期以来处于相互合作、暗争正统的微妙状态,而且相互合作、互相融合是二者关系的主流。这与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影响密不可分。因为所谓的正统之争,无非是要争取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并在为统治者所用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而且长期以来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正统地位,所以佛、道二家只能选择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寻求最大的发展空间。也正因为如此,释、儒、道三家在中国历史上呈现出相互融合与包容的总体趋势。因此,《西游记》中的宗教关系须置于宗教传播的历史背景下解读;从宗教交流与融合的角度解读《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典型角色,对于我们解读《西游记》的历史文化密码、充分发掘其现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游建西.道家道教史略论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3]吴承恩.西游记[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4]刘秋霖,刘健,沈烨等.中华神仙图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