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国,张百珂,邹 倩,王 蕊,田学敏
人工晶状体前膜是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当,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1]。现将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汉防己甲素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前膜资料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7 ̄06—2012 ̄03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患者共 46例(48眼)。 其中男 28例(30眼),女 18例(18眼);年龄4~56岁,平均(35±2.15)岁。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汉防己甲素治疗组24例(25眼)和对照组22例(23眼)。手术方法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用人工晶状体为PMMA三体式、爱尔康或眼力健一体式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前膜出现时间为术后 1~14 d,平均(2.98±0.85)d。 术后常规给予典必殊滴眼液滴眼。
1.2 人工晶状体前膜分级 参照文献[2]分级方法将人工晶状体前膜分为:Ⅰ级,人工晶状体表面有少量渗出,丝状纤维膜样物;Ⅱ级,人工晶状体表面有片状严重纤维膜样物覆盖2/3以上瞳孔区。本组Ⅰ级膜19眼占40%,Ⅱ级膜29眼占60%。
1.3 人工晶状体前膜处理 对照组:①Ⅰ级:给予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并用0.5%托吡卡胺散瞳;一般给药3~5 d,1次/d;②Ⅱ级:全身加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开始为10 mg/d,3 d后改为5 mg/d,若病情好转,改为口服,10 d后停药;若前膜粘连牢固,上述药物不能拉开前膜,可用散瞳合剂 (0.5%新福林+0.4%后马托品+1%普鲁卡因等量混合液)0.1~0.2 ml结膜下注射于粘连部位。治疗组:①Ⅰ级:给予汉防己甲素60 mg口服,3次/d,并用0.5%托吡卡胺散瞳;一般给药3~7 d;②Ⅱ级:给予汉防己甲素100 mg口服,3次/d,并用0.5%托吡卡胺散瞳;若前膜粘连牢固,用上述药物不能拉开前膜可用散瞳合剂(0.5%新福林+0.4%后马托品+1%普鲁卡因等量混合液)0.1~0.2 ml结膜下注射于粘连部位。
1.4 观察指标 治疗组和对照组人工晶状体前膜消退程度、人工晶状体前膜消退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组间显著性分析前膜消退率采用χ2检验,前膜消退时间采用t检验。
前膜消退程度:治疗组有20只眼前膜消退,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18只眼前膜消退,有效率为78%。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82,P>0.05)。前膜消退时间:治疗组多于治疗后第3天开始消退,平均消退时间(5.02±1.14)d,对照组也多于治疗后3 d开始消退,平均消退时间 (5.5±1.04) d;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9,P>0.05)。
外伤性白内障是引起外伤眼视力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大多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但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作为一种严重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大大影响了患者的术后视力,甚至引起虹膜后粘连、瞳孔膜闭、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人工晶状体前膜的治疗尤其重要。文献报道,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是多因素参与或介导的结果,与术后血-房水屏障破坏、人工晶状体刺激和机体免疫反应等有关[3]。为了防治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糖皮质激素。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些人群不能适用[4]。
汉防己甲素是由防己科植物防己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其分子式为C38H42O6N2,分子量为622.73。整个分子中由2个二苯醚键组成的十八元大环,含有多个烷氧基,脂溶性高。分子中含有2个甲氧异喹啉环,并具有含活泼电子对的氮原子和氧原子,该药容易通过生物膜且排泄速度较慢,可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浓度,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细胞增生等多种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矽肺等,已取得较好疗效。眼科有报道用于治疗葡萄膜炎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但仍处于试验阶段[5]。笔者在前期工作中将汉防己甲素用于治疗兔外伤性人工晶状体前膜,结果表明汉防己甲素与地塞米松的作用相似[6]。本文中,汉防己甲素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人工晶状体前膜消退时间和消退程度均相似(P>0.05)。表明汉防己甲素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前膜的疗效与地塞米松相似,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汉防己甲素无明显不良反应[7],可以长期应用,因而汉防己甲素的应用为不能应用糖皮质类固醇的人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推测汉防己甲素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前膜的机理为:①减轻血-房水屏障破坏,抑制前房炎症反应的发生;②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抑制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反应,从而抑制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关于汉防己甲素的最佳使用剂量及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1]邵 庆,谢丽娜.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前膜临床回顾[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10):804-806.
[2]Miyake K,Maekubo K,Miyake Y,et al.Pupillary fibrin membrane.A frequent early complication after posterior chamber lens implantation in Japan[J].Ophthalmology,1989,96(8):1228-1233.
[3]Tanaka K,Kakisu K,Okabe T,et al.Calcification and membrane 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of intraocular lenses in a rabbit model[J].Curr Eye Res,2012,37(6):471-478.
[4]陈学国,赵 军,何守志,等.汉防己甲素对兔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水细胞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82-183.
[5]秦力维,陈盛举.汉防己甲素对眼科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2,22(6):426-428.
[6]陈学国,张效房,郭希让,等.汉防己甲素抑制兔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146-147.
[7]陈学国,张效房,何守志.汉防己甲素抑制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的反应[J]. 中国康复,2004,19(6):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