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伟,位思荣,侯鲁强,迟 强
在腹部血管介入治疗中,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解剖上前后重叠严重,不能提供完整的空间结构信息,为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治疗中靶血管的选择和定位增加了很多难度。旋转DSA(rotational DSA,RDSA)三维血管成像是利用血管造影机C型臂快速旋转过程中行靶区DSA的新技术,可多方位显示血管解剖,比常规DSA二维血管造影能提供更加精确详细的解剖信息,有助于在随后的血管治疗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该技术在腹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2005 ̄09—2011 ̄10笔者所在医院的781例腹部DSA检查者中,68例因病变血管迂曲重叠、空间结构显示不清行RDSA三维血管成像。68例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28~76岁,平均52岁。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肝血管瘤3例,移植肾2例,子宫肌瘤8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1.2 使用设备 GE Advantex Lcv pl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GE AW 4.2三维处理影像工作站,美国Angomat illumena 高压注射器,欧乃派克造影剂(I)300 mg/ml。
1.3 方法 应用数字减影机的RDSA功能,机架旋转角度为左前斜位 15°至右前斜位 75°,旋转速度为 12.1°/s,摄影速度为2.5帧/s,每帧相差4.8°,透视下定位,调整血管造影床位置,使动态旋转视野范围准确包括病变区域,造影剂总量30 ml,注射速度 5 ml/s,压力 300 PSi(1 PSi=6.89476 kPa),造影前向患者说明过程,指导其屏气方法,使屏气时间达到15秒以上。嘱患者屏气后开始造影,机架首次旋转摄取蒙片,再次旋转的同时高压注射器开始注药,所采集数据传送至影像工作站,经过三维重建和后处理技术获得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含对比剂减影的多维空间对比像。
68例行RDSA三维血管成像患者中,经系列血管动态图像回放及分析,64例造影图像避开了前后多支血管的相互重叠,清晰显示了相关血管的来源及走向,其中2例移植肾患者清晰显示了肾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5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充分显示了曲张静脉血管团的形态大小、血管重叠情况、分支情况及脾肾分流等方面的情况;6例肝癌患者直接观察到瘘口和瘘口喷流征象,明确了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短路的存在,确定了最适宜的介入治疗方案;4例患者因腹部呼吸运动及肠蠕动的影响所产生的移动伪影,显示效果不理想,未较常规正位DSA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腹部血管解剖分支复杂,走行迂曲,常规DSA表现为多支血管重叠,病变供血动脉起源及走行显示不清,难以辨认。在介入治疗中为了寻找病变血管常采用多次超选择插管,依次造影证实,既增加了曝光量和造影剂的使用量,又易导致血管损伤。RDSA三维血管成像可以只需一次旋转即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多维空间造影图像,增加了影像观察角度,能够从最佳角度观察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提高病变血管和小病灶的显示率[1],能够为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加丰富有用的信息[2]。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能直接观察到瘘口和瘘口喷流征象,明确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短路的存在,在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中,能够充分显示曲张静脉血管团的形态大小、血管重叠情况、分支情况及脾肾分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分析RDSA影像,有利于医师及时准确的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避免异位栓塞的发生,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照射剂量[3]。
RDSA三维血管成像虽然在腹部疾病介入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但其成像质量易受腹部呼吸运动及肠蠕动的影响,同一部位蒙片与造影影像容易产生位置差别而产生移动伪影,同时因成像时间过长,延长了患者屏气时间,老年体弱患者常难以屏气,肠蠕动也随之增加,在临床使用时应耐心训练患者平静屏气,必要时可在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内分别给予山莨菪碱5mg,减少伪影产生[4]。
[1]李文化,穆 民,刘 晓.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性杂志,2005,14:119-121.
[2]周 石,于 雷,陈旭光,等.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与常规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92-96..
[3]Abe T,Hirohata M,Tanaka N,et al.Clinical benefits of rotational 3D angiography i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J].AJNR,2002,23:686-688.
[4]李京雨,张 强,徐力扬,等.RDSA在节段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