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浅谈白居易的杭州为官生涯

2013-08-15 00:52左安源左宏阁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刺史白居易西湖

左安源,左宏阁

(北方民族大学 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官一生,宦海浮沉。在其治下的几个区域中,有一个地方总是令其魂牵梦绕,久久不能平息,那就是——杭州。

先看诗人著名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诗中的“江南”主要是指乐天曾经为父母官的杭州、苏州。我们看到江南尤其是杭州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亦能窥探出诗人对杭州的那份割不断的牵挂之情。杭州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诗人太多的足迹,同时作者的诗文也因这些山水而变得更加有灵气。本文试图通过白居易在杭州的为官生涯来试图进一步凸显他勤政、爱民的一面。

一、早年结缘杭州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明经及第“解褐授萧山县(今浙江萧山)尉”,[1]因此在杭州一带留有亲故。[2]当时的大唐帝国地方割据称雄,拥兵自重的节度使经常混战,白父任职的彭城就处于战祸之中。因此,白季庚为了家眷免遭战祸就把家人送到了相对安宁的江南,“少小辞乡曲,去时十一二”就这样,十二岁[3]的白居易就跟随家人来到江南,“时两河用兵,逃难于越中….”,[3]在江南漂泊了近七年,这是白居易一生三历江南的时光中最长的一段经历。从那时起,白居易即对江南的美景人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战乱之乡来到了这个风光旖旎的江南名郡,诗人的心情自然是愉悦的,很快他就被这里的文化氛围与自然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不能自已。当时的杭州刺史房孺复是位青年才俊,为人豪放,善文章。而苏州刺史韦应物更是才气逼人,两位太守经常诗酒唱和,在当地传为美谈。好山好水好风光再加上浓郁的文化氛围,甚是契合作者的心意,以至诗人立志要以房、韦二人为楷模,有朝一日能够做苏杭的刺史成为了白居易早年的理想。后来诗人在《吴郡诗石记》中写道,“时予始年十四五,旅二郡,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以当时心言,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正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白居易就已情系杭州。

二、暮年任职杭州

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被授予杭州刺史。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在天命之年来到早已心仪的杭州做地方官,诗人的心情却是复杂的。一方面,朝廷当中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朝政江河日下,生性耿介的白居易不愿意与之同流。就在这一年,白居易上《论行营状》,力陈河北用兵之策,却不被当权者采纳,“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言事,天子不能用”。[4]另一方面,好友元稹和同为平章政事的裴度,长期不和睦,彼此争斗不已。白居易又与此二人交往甚密,错综复杂的官场社会中,他进退两难。

与第一次被贬江州不同,这次是诗人主动请求外任。朝廷迅速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他派往了曾经游历过也一直向往的江南名郡杭州去做刺史。想到记忆当中杭州的山水风光、文化气息、民风习俗,“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塘”,他恨不得马上飞奔到杭州。“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这些旷达的诗句,实在是白居易亦喜亦忧的复杂心情的写照。

白到任后,依照惯例给穆宗写了一篇公文《杭州刺史谢上表》,“惟当夙兴夕惕,焦思苦心,恭守诏条,勤恤人庶,下苏凋瘵”,以此表明自己的心志,愿意以战战兢兢之姿态,夙兴夜寐,为杭州人民排忧解难,由此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济世之志并未磨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在杭州任上的表现。

1.“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极言西湖之美。然而白居易到任之前,西湖是一个令当地官民颇为头疼的“不祥”之湖。大旱之年,西湖水浅,不能灌溉,民不得其利;大涝之年,湖水又会流出湖堤,不能积蓄。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百姓的水源问题,而且还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怀着“勤恤人庶”之抱负的白居易决心筑堤捍湖。

首先,白居易治水态度坚决。他认为“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塘县官。官多假他词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失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梁之利孰多?断可知矣”。[4]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阻挠决放洪水的行为实质上就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其次,为了让这项惠民工程能够长久的发挥它的作用,白居易作《钱塘湖石记》,以便让后继者能够快速的学会放水灌田的方法与管理西湖的有关事项。第三,白居易为了百姓用水方便,减少申请、审批环节。“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所由,即日与水”。由此可见,白居易思考之周全,用心之良苦。第四,大堤建成之后,白居易仍不放心,反复叮嘱后人要“提防如法”,要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大堤防旱抗涝的功能。“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倾田无凶年矣。”[4]他反复强调防堤方法要得当,其为民谋利之心昭然可见。

对于白居易治理西湖的举措,雍正时期的《浙江通志》和光绪时期的《杭州府志》均有记载。“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6]明代王稚登在《重修白公堤疏》中说,“若夫白公堤者,据彩云之名里,实吴会之通逵,山郭近而轮鞅喧,水村深而帆樯集。买酒沽酒,行旅如云;走马呼鹰,飞尘蔽日。”显然,白公堤已经成为来来往往的一条大动脉了。就在诗人卸去杭州刺史之际,“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仍然恋恋不舍杭州西湖。

2.“渟储甘清,以变饮食”

“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宜数察而通理之。”(《钱塘湖石记》)

杭州虽三面环山,又有一湖清水,但是因为受到钱塘江咸潮的长期侵蚀,在唐代杭州居民的饮水成了一个大问题。城中居民多逐井而居,而井水却是咸苦的。前太守李泌“为杭州刺史,引湖水入城,为六井以利民,为政有风绩”。[7]白居易做杭州刺史时,六井因为年久失修,地下引水管道多已淤塞,水流不畅,严重影响城内居民的用水。于是,他主持修缮了这一利民工程。

白居易这一利民工程深得人心,传为佳话,清代古吴墨浪子将其事迹写成了一篇通俗小说,“白乐天不日到了杭州,上了刺史之任,一完了许多酬应的公务,即遍访民间疾苦,方晓得李邺侯开的这六井,岁久年深,无人料理,依然湮塞,居民仍苦咸水,生聚又复萧条。乐天访察明白,因又急发人丁,重修六井,不日成功,百姓感激不尽。”[8]李商隐为白公作墓志铭写道“筑堤涵江,分杀水孔道,用肥见田。发故邺侯泌之井,渟储甘清,以变饮食。循钱塘上下民,迎祷祠神,伴侣歌舞。”[9]在国家的法律范围以内,给人民减轻一些痛苦,这种行为体现了“兼济天下”的政治思想。[10]

3.“更无一事移风俗,惟化州民解咏诗”

长庆四年,白居易杭州刺史秩满。回顾自己在杭的日日夜夜,诗人总感觉愧对杭州父老,惟一聊以自慰的就是他在杭州题咏了大量诗歌,并亲历而为促使诗歌向民间流传,为提高民众谈诗解诗的水平与促进风俗教化的清淳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普及工作。

生性喜好山水的白居易来到了“上有天堂”的人间仙境,自然会利用空余时间游山玩水,因而信笔挥毫,把杭州山水美景记录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他以诗歌为媒介,题咏山水,反映民情,传播文明,移风易俗,丰富了杭州的文化生活,发展了杭州的文化事业,使本来就秀美的西湖,更增添了几分深厚的人文蕴涵。三年之中,白居易踏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天竺桂、白公堤、钱塘江潮、西湖等景致意象无不在诗人笔下摇曳生姿。白居易在杭期间“创作了西湖诗二百余首,是历代写西湖诗最多的诗人,开启了歌咏杭州西湖的新时代。”[11]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通过白居易的带动作用,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的“诗郡”。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说,“杭州华丽虽盛于唐时,然其题咏,自白舍人、张处士之外,亦不多见”。[12]诗文文化推动方面,在历代杭州父母官中可谓是前无古人的,惟一可以“后有来者”的应该属北宋的苏东坡了。“大凡一地风物山水之美,往往总要经一些大诗人大画家的慧心独具的品评,方得以‘定格’下来,而后广为传播。”[13]对于杭州便是这样的关系。

4.“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

白居易为官一生,两袖清风,不论在贫穷还是富庶之地做官,均秉持清廉自守的风范,不贪,不占。

白居易初领杭州刺史时,家资甚少。尽管三品官的薪俸是二千石,但白本人平生乐善好施。看到平民与自己的朋友有饥寒之苦,他往往会解囊相助,“因命染人与织女,先制两裘赠二君”(《酬萧、殷二协律》)。郡中如有寺庙建设等公益事业需要捐资,白居易总是带头捐助。三年的刺史生活,白居易过得极为清寒,毫不奢华,“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官舍》)”。与那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杭州刺史届满之时,白居易凭借自己的薪俸也就刚刚能满足家中僮仆不受饥饿的最低要求。“三年清俸禄,颇有余衣食。乃至僮仆间,皆无冻馁色(《自余杭归宿淮口作》)”。堂堂一地方大员,辞官之时却仅能满足自己和家人的温饱,其清廉之风令人肃然起敬。

白居易离开杭州之时,除带走少量俸禄维持家用外,大部分工资收入留在杭州官库,以备不时之需,也为后继者施政提供了必需的启动资金。“公罢杭,俸钱多留官库,继守者公用不足,则假而复填。如是者五十余年。及黄巢至郡,文籍多焚,其俸乃亡。”[14]古来为官者能做到这一点的,实属不易。其清廉的品行,高洁的德操,一直为后人传颂不止。

三、惜别杭州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这首《别州民》作于长庆四年(824),白居易离杭之际。从诗中我们或可体会到当时的送别场面:白发长者拦住诗人的车子,百姓在路旁设饯相送,送别的人群久久不愿离去,只为依依不舍这位仁爱的白太守。

白居易到杭三年,前后不足二十个月,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做出了惊人的成绩。到郡伊始,诗人即“勤恤人庶,下苏凋瘵”并且经常“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地忘我努力工作。他修筑白堤,解决农民的农田水利问题;疏浚六井,解决城内居民的饮水问题;他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与民同乐,经常救济周边贫苦人;他诗酒唱和,在杭州大量写诗,提升杭州的知名度,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两袖清风,“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西湖留别》)”仅仅三年,似乎太短,可是皇命难违,不得不离去。离别之时,诗人内心愧疚,哀民生之多艰。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称赞诗人,“白傅之诚心直道,故白公所至皆有慧政,苏杭二郡至今尸而祝之”[15]。由此可见其政绩之一斑。

白居易自诩为“儒家子”,不论为官何方,皆有慧政,自然会得到属郡百姓爱戴。尽管诗人仕途上一波三折,但他勤政爱民的情怀却是有增无减,具体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作为白居易生命历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地方,在诗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诗人爱杭州,杭州也爱诗人,两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共同演绎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1]蹇长春.白居易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拾遗.白居易评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3]朱金城.白居易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后晋)刘昫.旧唐书·白居易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施奠东.西湖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宋祁,欧阳修.新唐书·白居易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宋)周淙.乾道临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清)西湖墨浪子.西湖佳话古今遗迹[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9]董诰,阮元,等.全唐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0]彭安湘.白居易研究新探[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宋传水.杭州历代文人[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12]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3]周维强.文化名人与杭州·白居易在杭州[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14]王谠.唐语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猜你喜欢
刺史白居易西湖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ART IN THE FIELD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早冬
早春(节选)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