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栏目主持人:王治河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主持人语:发端于18世纪后半叶欧洲的以极度崇尚器物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繁荣的同时,也正在把人类带上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黑色文明”,因为按照联合国副秘书长斯特朗的说法,正是该文明把人类的未来引向没有生存希望的“一片黑暗”。道义的匮乏是该文明的短板,这致使它在态度上是霸道的,在本质上是不厚道的,对他人如此,对自然也如是。后现代就是对这种现代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就是对这种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视阈对当代文明对话进行审视,就显得很有必要,也注定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不管各式各样的排他主义者和极端爱国主义者高兴与否,时至今日,全球化已日益将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面对各种严峻的全球问题,各种文明之间需要同舟共济,共赴时艰。本期所刊发的4篇论文,就是体现了这样一种努力。
在当代人类面临的所有危机中,最严重的则非生态危机莫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头等大事,环境保护是最大的政治。在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看来,生态危机要比核屠杀更为严重。因为核屠杀只是人们发动了核战争的后果,如果核战争不发生,就不会有核屠杀。而对生态危机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不需要任何人特意去做什么事情就能终结我们人类的文明。换言之,“若生态危机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将在全球如火如荼追求现代性的‘一切照旧’中走向终结。”是什么阻止了人们的生态觉醒呢?格里芬的研究表明,现代虚无主义和超自然主义这两种世界观,对于今日的生态危机难辞其咎。他同时相信,如果中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联手作战,中国则有望实现生态文明,挽救人类文明。
两位挪威学者“循环经济学——基于有机世界观的人类生态学形象”一文批判了基于机械世界观的主流经济学对世界和人的生态形象的排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建立在个人、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波兰学者帕罗夫斯基的“可持续发展革命”一文使我们了解了欧洲在走向生态文明方面的诸多努力。其中包括波兰1997年就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写进该国宪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由于没有一种文明拥有解决生态危机的理想方案,因此文明之间的对话便显得至关重要。樊美筠、王治河的分析表明,作为西方中心主义独奏的第一次启蒙是一种“没有他者的启蒙”,在这种启蒙的氛围下,文明之间真正平等的对话是不可能的。而以尊重他者为核心价值观的第二次启蒙则是众多文明共同谱写的交响曲,它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清除中西文明对话之路上的重重障碍,深化文明对话,而且因着它对生态启蒙的标举特别是第二次启蒙思想家将生态意识和全球责任意识自觉引入当代文明对话中,有助于我们发展一种共情主义的普世情感,在此基础上建设一种共情的生态文明,从而将地球和人类从生态危机中解救出来,这应是文明对话在后现代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新使命。